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新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不仅要具有创新精神,更要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总书记提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要求,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所有课程都要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创新创业基础作为我校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教师应该明白哪些是思政元素,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涉及到哪些思政元素?如何将这些“课程思政”有效植入该课程,而不显得牵强?这是每一个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 课程思政的内涵及意义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达到价值引领功效。2015年在《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中,首次提出“课程思政”这一新的教育理念。[1]“课程思政”指以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蕴含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各个环节,实现课程与思政的有机融合,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协同育人新格局。课程思政实质上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富有创新创业思维的大学生,激励他们开启创业理想、开展创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都是育人,把“课程思政”元素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符合未来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内在要求。在“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我们不断去进行教学改革创新,重构课堂教学设计,培养政治素养高,道德品质优、大胆挑战、勇于突破的创新型人才。
二、教师思政育人能力是课程思政的关键
总书记指出,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这对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管理者,也是推进和落实“课程思政”的总设计师,教师是否具有“以德施教”的信念,影响着能否实现“三全育人”的预期效果。在创新创业基础中开展好课程思政,需要创新创业教师具备较强的政治素养和思政知识储备。教师需要植根中国文化,关心国家大事,认真研究思政相关的文件政策,结合专业知识中的重点问题,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双创课堂真正需要老师有能力恰到好处地将思政无痕无迹嵌入创新创业课堂,保障学生既掌握专业技能,又吸收正确的思想意识。三、创新创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及嵌入模块
通过对创新创业教材分析及各类育人素材的挖掘,创新与创业基础课程中的育人素材的挖掘可以从家国情怀,诚信教育、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等6个方面展开。1.家国情怀国际视野。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再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国际视野指人们能从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评价本国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国际交往中有恰当的行为与态度。在项目一初始创新创业,创新创业老师们帮助学生认识创新及意义,传授国家政策和时事热点,让学生了解当前世界的变化与格局,知晓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中国具备哪些优势和弱势,通过对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创新理念及举措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到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鼓励学生搜集身边的创新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为了建设新时代创新型国家,我们大学生能够做些什么,需要做些什么?2.责任教育。
社会责任是指组织承担的高于组织自己目标的社会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组织所要求的义务,社会责任是组织管理道德的要求,完全是组织出于义务的自愿行为。责任不仅有对个体成长发展的负责,更有对家庭、社会及国家的担当。项目一认识创新创业章节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创业?为什么要创办公司?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创业的意义,学生会有一些答案,比如,挣钱,让家人经济宽裕点。比如不想打工,平凡过一辈子,想要创造点什么;比如,通过创业成为一名企业家,不仅实现个人价值,而且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比如,以创业带动就业,帮助解决就业问题。老师在学生答案上进行总结,创业帮助我们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更是一种对国家和社会责任感。3.工匠精神教育。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及创新等方面。工匠们专注提高自身技术,不断改善工艺,他们对细节要求较高,会认真雕琢自己的每一件产品,力争将其打造为高精尖的产品。在项目三“培养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技法”中,教师可以播放短视频港珠澳大桥:超级工程背后的创新故事”,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中国能够建成这样一条海底超级公路。教师总结的关键词都跟工匠精神及其理念息息相关,任课教师稍作总结就水到渠成地对学生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教育,学生也意识到只要有工匠精神,不断摸索,每个人才能实现更大的价值,国家才能长足发展。在二旧化一新方法讲授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运用二旧化一新方法进行创意,学生头脑风暴过程中,一遍遍去筛选,剔除旧的想法,又生成新的亮点,这样反复雕琢的过程就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体现。4.坚韧不拔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在项目四培养创新精神章节,教师可以结合中国中兴事件,帮助学生清晰认识到中国在高端技术的短板,也让学生明白“不创新,就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现实。同时也借用华为915事件,华为人不怕打击,坚韧不拔,依然潜心研发自己的海思芯片,让学生明白华为文化的核心是永不言败,坚持开放与创新。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未来创新的重担在谁身上?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去培养创新能力?5.团队意识。
团队合作是指团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某件事情,团队合作能力强弱影响着团队是否能够高效地实现团队目标。一树不成林,当今世界创业仅仅靠自身单打独斗,是不可能做大做强,在创业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那么团队合作就非常重要,如何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呢?在项目五“组建创业团队”章节中,通过新东方三驾马车,腾讯五虎、小米八大金刚等案例,告诉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合作非常重要,如何开展有效的合作分工?同时也要呈现企业发展过程中因为成员意见不一致,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导致团队分崩离析的案例,让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团队成员离队对整个公司影响?如何进行科学利益分配?如何高效地管理团队?6.诚信教育。
在项目六“培养创业素质”章节中,引导学生分享创业者成功案例,分析这些创业者身上具备什么的素质,这些素质到底有多重要,引导学生讨论关于诚信品质的关键词,包括“信守承诺”、“言行一致”、“童叟无欺”、“人无信不立”、“信誉是金”、“诚信赢天下”、“言必信,行必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等,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诚信在创业过程中的意义,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讨论进行课堂总结,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诚信不仅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更是经商之魂,在创业经商过程中,诚信是第一,它是创业者的金字招牌。四、总结
创新创业课程思政不局限于形式主义,真正让创新创业课程思政落地生根,普惠学生,不仅需要老师认真研究教材、学生,掌握丰富思政元素,恰到好处地将思政元素无痕迹植入课堂,更需要从机制创新、部门协调、学科建设、组织落实等关键环节入手。要从战略高度统筹思政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建设发展相统一,形成思政工作强大合力;要在各个环节实现思政教育的相通与相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帮助专业教师迅速成长,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道德水准高,专业素质强的创新创业人才。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