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民族文化语境下韦努蒂的异化观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1848
高保欣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交流空前,日益频繁,与之相称的语言类事业也蓬勃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掌握外语,翻译对于世人早已不是很多年前的神秘职业,伴随着国与国的沟通,对于双语的翻译也是要求越来越高的,耳熟能详的晚清时期翻译家严复的“信达雅”等等,而语言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一些翻译工作者、翻译家会遇到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归化翻译”以及“异化翻译”,提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翻译策略,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1995年韦努蒂出版的《译者的隐形—翻译史论》详细的介绍了这两种翻译策略归化的翻译(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和异化的翻译(foreignizing translation。时间往后倒退182年,来到1813年的德国,当时的德国在语言、哲学、文学等很多方面面都想邯郸学步一样处处模仿法国,法国当时处于繁盛时期,在欧洲经济、军视、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施莱尔马赫,德国哲学家,翻译家,于这一年参加了普鲁士反对拿破仑的战争,并于同年宣读论文《论翻译的方法》,他在文中首次提出了异化翻译的观点,并强调翻译过程要正确理解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弄清楚语言同思维的辩证关系,论文的核心内容在于施莱尔马赫提出的两种翻译方法:“译者不打扰作者,读者走进译者”;“要么是译者不打扰读者,作者走进读者”。

一、异化翻译的渊源

施莱尔马赫的“异化”翻译策略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水滴穿石,并非一日之功。”在施的同时代,他受到了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的影响,二人身处同一时代,对于文化、社会发展的桎梏十分清楚,二人的思想与语言观也十分相似,洪堡特认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精神所在,语言差异根本在于民族世界观的差异,施认为伟大的作家其语言特点应深受母语影响,翻译不应该将读者的背景文化强加于译作之上,既然无法让作者走近读者的世界,那么可行的翻译方法便是使读者走进作者,后者便是熟知的“异化翻译观”。

  在《论翻译的不同方向》中,施强调两种翻译方法必须二者居其一,没有第三条出路,并且他强调翻译的源语是希腊语和拉丁语,德意志民族自认为是古希腊精神的继承人,在欧洲每当提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德国人便会精神焕发,而施作为柏拉图作品的译者,他对于此更是深信不疑,崇拜古希腊的同时保留其异质性。

  韦努蒂对于施的“异化翻译观”的目的抱有怀疑的态度。1995年《译者的隐形—翻译史论》一书出版,韦努蒂在书中,明确提出了翻译的两个方法:归化翻译(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和异化翻译(foreignizing translation),虽然韦努蒂和施都推崇“异化翻译”,但二者目的大相径庭,韦努蒂企图通过“异化”来打破欧美文化霸权,而施则是希望通过“异化”来推动民族的发展。

  韦努蒂在施的理论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批判和发展,进一步的完善了自己的“异化翻译”理论,他在选择翻译文本的时候有以下考虑,第一他会选择主流文化排斥的文本,以期对外国文学经典进行重构,第二,他反对透明话语,第三,在《译者的隐形》一书中,韦努蒂提到了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的诗歌《华夏集》中对于诗歌的翻译,庞德采取了一种背离译入语的翻译方法,他重视原诗歌所要传达的效果、节奏与意象,虽然庞德时期,施的“异化翻译观”尚未提出,但实则庞德采用的是“让读者走进作者”的翻译方法。

二、“异化观”的发展

在异化翻译观的指导下,德意志民族文化迅速发展,文化强国的目的逐渐达到,国力逐渐增强,德国逐渐将自己的文化输出到世界其他国家,文化强盛,统治者的目的逐渐明晰,侵略的野心逐渐暴露,德国法西斯势力在欧洲逐渐成型,对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国家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时间来到20世纪后半叶,这个时候全球环境稳定,和平成了各国发展的关键词,此时异化翻译理论已经走过了100多个年头,即将迈入200年发展大关,在这样的时代下,国内异化翻译观迎来了发展。1987年,刘英凯在《归化—翻译的歧路》中批判了归化翻译,提倡在翻译的时候使用异化翻译策略,并且他在区分归化和异化翻译在中国的翻译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在西方,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1995年出版《译者的隐形》一书,在书中他继1813年施提出翻译理论观后,又一次将异化翻译理论提到了风口浪尖,而其实早在1992年,韦努蒂在其论文集《反思翻译》中便有了异化翻译的雏形,在论文的序言中,他并没有直接提及异化翻译,而是使用了“归化”,在论文集中他提出了抵抗式翻译策略,而他则将此定义为抵制目标语中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反对为归化翻译而盲目追求的通顺,韦努蒂表示,抵抗式翻译策略有助于保留原文中语言和文化差异、生成陌生化的译本,表示出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边界,且组织这些价值对文化他者进行帝国主义的归化。

  进入21世纪,异化翻译观迎来了200年的发展大关,2009年韦努蒂在著作《走向一种翻译文化》中提出了自己对于翻译事业的愿景,他强调了翻译理论在翻译文化转向中的重要性,翻译深化了世界文学的概念,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内涵,将世界文学引入翻译理论之中,则是进一步扩大了翻译研究的内容。

三、结语

200年前施所在的德国在“异化观”的指导下,逐渐发展强大,以至于20世纪初期忽视了世界发展的规律挑起战争,这对于当今世界发展都是一个警示,民族的发展以“异化”为目标虽好,但是忽视客观发展规律,企图一家独大是行不通的,当今环境下,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地位,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发展特色,对于本民族是有利的,而不是囫囵吞枣般的照搬或者推崇其他民族文化,而忽视了自己民族文化的优势。

  通过异化翻译观,国内的翻译家、学者应该更好的将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取长补短,通过译介外国作品,拓展国民的视野,丰富和发展中国的民族文化,另外通过把中国作品译成外语,扩大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使我们在国际文化论坛上有更多的话语权。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