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给语文教学策略带来的变革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4558
李国永

  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高级实验中学

  语文是一项基础学科,在核心素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视域下,语文教学策略与以往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多个方面,认知这些变化,有利于语文教师教学思路与教学方式跳出以往“包围圈”,对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水准提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由此可见,针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给语文教学策略带来的变革展开深入思考,十分有必要。

一、教学重点发生偏移,教学方法得以转变

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教学策略最大的变革在于教学重点发生了偏移,已经从单一的从只注重学生知识、成绩层面,过渡到了更为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品质这一层面,教学重点的偏移,使得教师的教学思维、教学观念发生了本质性转变,此外,也使得课堂教学方法发生了颠覆性转变。

  简单来说,以往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主要为口头式教学,且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学生的学习感受、学习能力、学习体验等被严重忽略,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十分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效率提升,长远来看,严重阻碍学生成为国家和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而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更加突出和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更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彰显创造了诸多契机,如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全新的教学方法,也更注重学生学习体验、尊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感受,学生的学习潜力可以得到充分挖掘、学生聪明才智可得到更多机会锻炼和展示,总之,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更具有效性,利于学生真正成才。

二、结合学科特点,专注培养学生对应能力

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教师培养学生能力的方向和出发点,主要基于学科特点,切实做到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紧密贴合,利于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利于学生借助各项能力高效学习学科知识,好处不言而喻。

  就语文学科而言,由诸多文章、诗词组成,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人文性和思想性、开放性和多样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且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近,可结合这些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审美能力、搜集资料能力、探究能力等等,这些能力与语文学科关系甚是紧密,学生如若可以掌握这些能力,便具备高效学习语文的可能性,除了让教师减轻较大教学压力外,学生也可尝到学习能力支持下的各种甜头。

  就专注培养学生与学科特点对应的能力这一点,就与以往的教学策略截然不同,以往语文课堂教学只看中学生知识是否掌握,且居于表面化,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及能力应用不关注,这是于教学策略上的较大转变,转变后的教学策略更利于学生扎实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能力和更好生活,该项变革意义深远。

三、注重学生课堂参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在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学生成为重要的存在,学生能否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衡量教学水准的一个重要指向标,诸多教师都在尽可能的创造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除了可以彰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此外,也对升温课堂环境、助力学生有效学习起到积极作用和影响,这也是教师的用意之一,于课堂上开展各项活动,成为当前教师的主要教学手段,有利于放开对学生的束缚并保障学生全身心、大规模的参与课堂教学,这与以往教学策略形成了鲜明对比。

  此外,核心素养主题的语文课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成为最迫切的教学任务,只因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且无法撼动,再以过往的高高在上姿态进行交流、展开教学,显然不合适,为此,需要教师认准自身与学生地位后,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达成平等对话,有助于学生于课堂上萌生学习主人翁意识,并真真正正将自己视为课堂的主体,便可更好的利用手头权利和自由投身学习,对更好的获取教师的启迪、帮助,也有一定好处。

四、教学目标得到升华,注重文化传承与发扬

以往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往往围绕教学任务完成、学生学习成绩提高而制定,目标不仅单一,且目标没有较大的发展性。与这类教学目标不同的是,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文教师,会更多的站在学生发展角度思量教学目标,并制定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教学目标,也可能制定出“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教学目标,诸如此类的目标还有很多,与以往教学目标做对比中发现,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目标得到了升华,也正是这份升华目标,促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无限可能。

  很显然的是,升华目标的背后蕴含诸多涵义、包裹更多创新行动,注重并有意识的于课堂中传承文化、发扬文化,即是最大的变革表现,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崇高抱负,切实让学生在文化中沉淀自身内涵、切实让学生在文化中积累素养,便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五、结束语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教学策略发生了本质上的变革,使得以往教学策略与当前教学策略形成鲜明对比,语文教师需要对这些变革进行研究、展开探索,只有如此,才可更好的把握现代化课堂教学标准与原则,有利于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有利于育人水准不断提升,方可保障学生成为有用之人!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