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4811
李佳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中学校

  阅读作为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的重难点,是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根本,也是帮助学生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国家教育部门在新课程改革和纲要中都提出要重视初中语文阅读部分的教学,老师更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深入阅读,精细化分析课文的深层意义,让学生体会到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感受课文的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一、加强文本朗诵阅读,获得初步感知

在传统的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的常用技巧是先让学生预习课文,对课文产生一个整体的大致的认知,包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情节和主题思想等。之后,部分有经验的语文老师会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通过阅读的方式将学生投入到课文的情景之中,让学生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多加朗读课文和多浏览课文,可以帮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想要传递的情感和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所以,对于初中语文老师来说,在教授阅读相关技巧的时候,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文本阅读,让学生大声朗诵,这样对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大有裨益。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现代散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诵课文,在朗诵的过程中,使学生自发地领悟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感情,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文形成初步的印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课堂的活跃度和趣味性,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自行分组,对文章进行角色扮演朗读,还可以准备道具,由学生自行编排舞台剧,通过这样的方式增进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必要的时候,语文老师也可以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进行,通过这样的良性引导,使学生再度体会课文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获得阅读文本的初步感知和情感体验。

二、注重文本语言,理解语文创作

初中语文老师教学的重难点就是提升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感知力,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语言能力。人类的任何经典著作都是由语言文字构成,语言文字是深刻思想的物质载体,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这个关键的时期,要尽全力拓宽学生的基础文学知识,并弄懂弄通文字堆砌和语言形成的内在逻辑。(有些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只注重拔高,而忽略最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的教学是万不可取的,是本末倒置的。所以,注重语文老师的教学,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之上,这才是学生精读文章的基础。比如,老师在讲解《紫藤萝瀑布》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更要要求学生认识文章中的优美语句。在让学生记忆一些优美的句子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真正明白这些优美的句子“美”在何处,深切理解优美语句的形成特点,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创造、掌握行文方法。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语文创作的基本。

三、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

当完成文章的朗读之后,学生基本上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老师学生进一步的指导,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研读,包括对文章中的句式、词语的运用、比喻的恰当性以及文章整体的段落安排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读。总结出作者的行文特征,感受作者的文风和个人魅力。在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研读的过程中,老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对文章中的重点段落、重点句式进行划分,这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文风的有效途径。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海伦凯勒《在塑生命》一文中,作者在文章的开篇,就提到“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就是安妮老师来到我身边的那一天”。文章的展开显而易见就是时间上的顺序,之后由第一天的见面到第二天和之后的教学,让学生先入为主地理解清楚文章的叙述方法。接着,语文老师可以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在遇到安妮老师之前作者对于生活的感受,以及安妮老师来了之后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怎么样的变化这个逻辑出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前后的对比性,通过前后比较了解安妮老师对海伦凯勒的影响。然后语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段落的重点词汇和句子,通过对文本关键性词句的深入体会,让学生领悟到作者情感的变化。最后,老师可以让学生闭着眼睛捂住耳朵,假如自己的双眼看不见了,生活会成为什么样子,自己是否会自暴自弃,自己是否会像海伦凯勒这样勇敢地面对生活。语文老师在文本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更加有助于学生阅读和思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感知力。

四、结语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文本细读法”,可以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机融合,不仅能掌握文章的整体内容,也能把握文章的深刻内涵以及作者文风的精妙,更好地感悟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之巧妙,掌握语言文字辞藻之精美。在文本细读教学中,还需要我广大语文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推陈出新,这样才能使使“文本细读”教学法助力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走向高效发展的道路。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