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可行性探讨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4633
田 颖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是根据我国不断发展的经济而作出的重要举措,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当今的学生身心发展带来焕然一新的生活学习体验。而教师应当充分调研当代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结合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爱国情怀、奋斗精神来指引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塑造健康的人格。因此文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让现当代文学作品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重新焕发生机为当前的年轻人起到的德育、文化、品行的先锋指引作用。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于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较少,学生缺少浓厚的文学阅读兴趣。

由于当今高校的教育教学策略更加注重教师的文学研究成果,而忽视对学生的文学教学效果,致使大部分的教师忽视对学生的现当代文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由于学校对于文学课程的课时分配较少、教师的课程设计过于简单,导致学生的文学学习效果十分堪忧。另外机械式文学教学模式,让学生对于文学课程的兴趣大幅降低,长此以往学生对于经典的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量屈指可数,最终将严重影响文学课堂教学效果。因此院校管理层应当及时转变传统的文学教学管理模式,以激发教师的改革动力。

2.现当代文学教学重理论轻阅读、重考试轻体会错误教学观念盛行。

文学理论性知识的固然不可或缺,但是在教学中加入过多的理论知识教学,很容易让课堂的教学内容中理论知识与阅读环节的时间比例失衡,这对于学生的文学学习而言十分危险。因为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当于让学生掌握了文学作品的题材、文章的修辞以及表现手法,而文本细读则相当于文学的实践环节,如果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阅读,则很容易让学生养成眼高手低的坏习惯。同时无法让文学中的创作背景、作者的思想情感有效传递给学生,更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当代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指引。

3.文学教师没有及时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课堂教学缺少互动交流。

文学教学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会,让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来掌握文化学习的方法。同时有助于学生学会反思式学习,让其更好的理解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所展现精神,并培养自身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现实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仍旧采取传统的单向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创新式学习思维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灌输式教学模式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教师沉浸在自己的教学世界内,缺乏与学生的文学讨论交流,让文学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创新策略

1.实施多元化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文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体会,只有让学生深刻领会文学中的人文情怀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一方面现当代文学理论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讨论式、交流式互动教学方式,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深层次意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降低文学学习难度。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化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置身于现当代文学创作背景之中,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并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2.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模式,设置情境化现当代文学教学环境。

中国现当代文学由于其写作背景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如果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情境化的教学环境,则很难让他们快速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内在精神含义。因此文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其喜闻乐见的情景式故事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现当代文学中的角色更加生动形象、让其时代带入感更加贴切。另外教师应当给学生设计微课式课前文学背景导学案,让学生在课外对现当代文学的作品背景、作者生平、时代潮流有更为全面系统的认识。这样才能确保文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3.以问题导入式、课堂质疑式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学习。

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概念灌输,而应当是围绕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疑惑和不解来设计生动、精确的问题,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科学引导其对文学进行合理、感性化的体会。同时根据文学作品的写作特点、精神内涵与创作背景,激发学生探讨的热情,营造互动式质疑式的课堂教学氛围。例如教师以文章作者的生平经历为问题导向,让学生跟随问题去理解作品的写作特点、文章的强烈情感,并用反思质疑的思维去思考文学本身给自己带来的心灵冲击。

三、结语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学校管理层与教室应当及时转变观念,践行生本教育思想。同时多元化文学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探索式、反思式学习理解现当代文学知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