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4880
彭明光

  宜春市袁州区寨下中学

  道德与法治教育应逐步成为重点教学内容,很多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枯燥,道德与法治教育存在较多理解困难的内容,该学科的教学陷入两难。所以教师应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相关联,从而使学生对课堂知识有更为深入理解,修正学生的错误认知。

一、应用社会时事,引导学科认知

目前,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很多社交平台都有着海量的信息被分享出来,这其中有很多的违法信息,这些信息受到了广泛讨论。但是由于初中生社会实践比较少,如果直接接触这些信息会出现判断不准确的情况,甚至被谣言误导,或者在虚荣心的诱惑下发布不真实信息,所以教师应在课堂进行正确指导。

  例如在《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引述网络当中影响比较广的案件,让学生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犯罪者李某生活失意,由于工作不顺心再加上与女友分手,他一个人在家里感到空虚寂寞。这时在网络当中出现了信息,有小学生在学校被体罚,学生满身是血。他感觉家人渲染得还不够,转发了该文章的内容,并在称自己是该学校老师,这个老师这么做主要因为老师的儿子也在这个学校。老师的儿子考试没有考到第一名,所以对考到第一名的女生进行了体罚。李某转发后对内容很满意,三个小时以后,他留言的内容已经得到近一万的转发量,人们有对信息质疑的,但是也有更多人相信该信息,并对学校教师进行了攻击。终于在事件澄清后发现,该体罚事件是家长使用红墨水染校服造谣,李某的造谣使得事件进一步恶化。最终造谣的学生家长和李某都受到了法律的惩罚,所以学生应该通过该事件深刻理解,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上网的同时要具有规则意识,能够规范自己的言行。

二、拓展实践方法,树立正确理念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只应用课件进行教学,初始阶段学生对这种教学形式感受到新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教学形式使很多学生感到枯燥,教学效果也逐渐下滑。所以教师要将社会实践知识应用各种方法与教学内容结合,这样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达到该学科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个人与集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梁启超作为开启中国现代思维的人物,没有如同他师傅一样将全部身心投身于革命,而是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不断修正个人的行为。他将自己的住所改为“饮冰室”,就是为了时刻警醒自己,能够保持政治的高度敏感,不能投身于个人的享乐,而是要将自己的未来与国家的未来捆绑在一起。这样的故事引述,能够让学生理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个人只有不断修炼自己的能力,才能够在集体当中有更好的表现。如果个人思想不端正,或者个人的懒惰,也会造成集体受到牵连。教师同时也可以讲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展现了一个不能团结合作的集体的负面作用。实践故事引导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课程内容,可以在两方面辩证看待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主观上更容易接受,有利于该课程教学成效的提高。

三、创建实践课堂,普及法治知识

道德与法治教学师生互动比较少,由于很多人认为该课程本身存在较多的说教,课堂互动的意义不是很大。但是只有通过更多的互动才能够使学生有参与感,能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不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论知识,而是能够与日常实践相结合。

  例如在《追求民主价值》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实际体验下我国选举制度的过程,能够对民主的意义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虽然我国的选举制度不是全民选举,但是中国的选举方式更加科学,能够实现高效的决策。学生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可以通过探讨选择小组中可以代表全组人员意见的代表。教师再进一步将这些代表组织起来,让这些代表推选出适合当课代表的候选人。候选人确定以后,所有的小组代表进行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选择课代表人选,读票后确定课代表,实现民主选举的全部过程。学生能够在该实践活动当中感受到民主,并且能够认识到中国民主选举的运行方式,对中国的民主道路更加认可,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有信息。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在生活中的价值,同时可以了解我国的政治生态,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教学中融入社会实践内容,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验更加深刻,学生可以加强自我约束的意识,高校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建设和谐校园有重要意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