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以提升群众素养为导向普及书法艺术的相关建议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8433
陈奎英

  邢台市信都区文化馆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不再需要大规模的书写,但书法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必须得到继承和延续。研究书法,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陶冶人们的情操,领略书法的思想内涵。普及书法艺术,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才能建设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的社会。

一、坚持以群众素养为导向是书法创作的精神所在

我国政府在2015年10月份颁布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在其中明确地指出当前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从文艺与民族、文艺与社会、文艺与军事、文艺与个人等多个角度,对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理论进行了全新的阐述。在当前社会,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表现主体,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唯一服务对象,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终极的评判者和创作主体,而且人民在书法创作过程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在书法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需要坚持以群众素养为导向。在书法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坚持以群众素养为导向,就可以使书法作品凝聚当前文艺淳朴的社会风气,满足人民对文艺的基本需求,进而保障人民文艺权益更好地实现。

二、普及书法艺术对提升群众素养的重要性

书法艺术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其往往与诗歌、绘画联系在一起,在书法艺术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领略各种书法风格魅力,也能对古典文学产生一定认识。群众可以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感受楷书的端庄大气、隶书的中正厚重、草书的潇洒飘逸,领略其中所蕴含的美感,从而提升群众的审美水平,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在群众中普及书法,可以让群众了解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在群众中普及书法,还可以使群众提高自身素养,譬如柳公权所倡导的心正则笔正,就是勉励书法学习者不仅要提升书法造诣,还要培养良好的思想境界及道德素养。

三、以提升群众素养为导向普及书法艺术的具体措施

1.在书法创作上与服务人民的精神相吻合。群众的书法创作观念是创作的基础,是党领导创作的有机统一。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积极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对社会主义文学的价值观,保证党的思想和群众的统一,使书法创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体现党的价值和宗旨;使社会各阶层的人都能团结起来,支持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自觉抵制低俗文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广大底层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着同等的现实意义。书法创作必须充分规范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用书法创作作为载体,有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是衡量中国共产党能否成为好的执政党的重要标志。同时,在书法创作中,我们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让我们党的文艺方针得到真正贯彻和全面贯彻。在工作中,我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书法艺术引领、带动作用,积极组织书法艺术下乡镇、进社区、到企业、入校园等活动,创建了广大群众研习书法浓厚氛围,尤其是带动广大妇女同胞习练书法精进技艺,大力弘扬了国萃书法艺术。

  2.在书法创作上与当前现实生活相贴近。在书法创作机制上,书法艺术观念应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全部来源于生活,书法在创作过程中,如果与群众的现实生活脱节,它便成为文艺创作者的娱乐消遣工具,从而使书法艺术缺乏生命力。因此,在书法创作中,要把书法观念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只有深入基层,以人为师,才能创作出具有持久艺术生命力的优秀书法作品,体现文艺工作者的劳动价值。此外,还要倡导书法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与群众深度融合,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书法创作活动,将其有效地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文艺工作者才能在创作中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这既是一个坚持以群众为本的创作理念的问题,也是一个在社会主义文艺制度下进行文艺创作的基本前提。工作之余,我积极投身基层公益活动。积极参加“书法进万家”、“书法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开展“双百文化下基层”活动、“公益讲座”、“公益服务活动”等,受益群众上万人,效果明显,营造了全民习书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3.在书法创作上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就创作内容而言,书法作品还必须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国发展过程中软实力的核心,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终体现。就书法而言,文艺工作者必须将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文化中的正确价值观引入到文学艺术中。创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通过书法作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在创作过程中树立包容、开放的思想,使书法创作与中国优秀文化成果充分融合,摒弃与我国社会主义国情和中华民族价值观不符的文化,使之与我国社会主义国情和民族发展相适应,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经过长期发展,书法艺术已然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还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内涵。与此同时,在群众中普及书法,还能促进群众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的提高,从而构建更加文明、更加和谐的社会。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