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以《红楼梦》第六回的两个译本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5237
孟金珊

  新疆大学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小说整体情节引人入胜,人物众多,鲜活饱满,涉及政治、宗教、习俗等内容及文化负载词。《红楼梦》第六回是整部小说很关键的一回,小说中的关键人物登场,刘姥姥的女婿王狗儿为某京官孙辈,而其祖曾和王熙凤王家有一段联宗的关系,由于王狗儿这一辈沦落乡间,成了穷庄稼汉,于是欲去荣国府寻求接济。由此,荣府兴衰的见证人刘姥姥与荣府家族的弄权者王熙凤初次“会面”。这一回的场景中涉及众多人物的语言描写,包含了极有研究价值的文化负载词,而目的语读者对这些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接受程度是译文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之一。根据《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部分内容,本文分别选取了杨宪益,戴乃迭和英国汉学家及翻译家戴维·霍克斯对这部分所翻译出的不同译文进行分析。由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持有不同翻译目的和文化取向,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也各不相同,因此二者的译文也各不相同,但都受到了来自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在翻译过程中,霍克斯较尊重目标语及其文化,针对文化负载词的译法,采用了交际翻译为主的翻译策略,杨宪益则尊重源语文化和原作者,坚持翻译策略的选择以语义翻译为主。

一、纽马克的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

在《翻译初探》(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 中,英国当代翻译家彼得·纽马克提出了交际和语义翻译这两个理论的概念。他指出:“交际翻译是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产生的效果要类似于原文对其读者产生的效果。而语义翻译是强调试图传达原作的较为确切的上下文意义,但是要在译入语语义句法结构允许范围内。”(Newmark, 2001)纽马克认为语义翻译重客观,讲究准确性,屈从于原作者和源语文化,注重信息的内容,细节翻译处理方式也有异化策略的性质;而交际翻译重主观,及译文读者反应,更为注重信息所传达的效果,屈从于目标语和目标语文化,细节翻译处理方式有归化策略的性质。

  但是总的来说,在对文化负载词所进行的翻译中,语义翻译策略会更注重采取客观准确的处理方法,虽然按照源语文化来翻译,会让目的语读者困惑、难以理解,但是对于那些对异国文化有所期待和兴趣的读者来说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而由于在处理文化负载词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缺乏相应表达的内容,交际翻译策略则会使源语屈从于目的语文化,运用改写的方式来避免目的语文本读者在理解上的困惑,译文也更加简易易懂,符合目的语文本读者的阅读习惯。本文将以纽马克所提出两种翻译策略为出发点,对《红楼梦》第六回所选内容的两版译本的文化负载词翻译作相应对比和分析。

二、文化负载词

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精神文化及思维模式等因素,生活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带有的思维也就相应反映了文化传统的不同。而这种文化传统的不同若出现在词汇系统里面而反映出来的话,就会被称为“文化负载词”(魏榕,2014)。这些词除了对民族传统社会文化发展有一定反映,还蕴含着各民族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该语言民族文化特征。因此,对这些词的翻译和处理——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各民族文化与跨文化交流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深蕴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本文以《红楼梦》第六回中“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这一部分的选段为分析内容,对其中的文化负载词分类,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物质文化类;第二、制度文化类;第三、精神文化类。下面就这三类文化负载词来对该古典小说第六回选段中的文化负载词以作分类,并将两个译本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及方法的分析和归纳。

三、杨、霍两译本的文化负载词翻译对比

1.关于物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对于物质文化的定义,如服饰,饮食,交通或者建筑风格等物质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就属于物质文化(张吉,2020),换句话是,也是指为提高人们精神需求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追求而反映出的其文化内涵本质。由于身处的地域不同,人们生活所依赖的物质文化自然会有所不同。《红楼梦》小说中包含大量的物质文化负载词,被誉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翻译中需特殊译法处理,以下内容以杨宪益戴乃迭和霍克斯所译的两个版本为例,对该小说第六回中的涉及物质文化的文化负载词以作分析。例如:

  例1:“‘你老只会炕头儿上混说,难道叫我打劫偷去不成?’”。

  霍的译文:“‘It’s easy for you to sit on your backside and talk,’ said Gou-er rudely, ‘but what do you expect me to do? Go out and rob?’”

  杨的译文:“‘It’s easy for you to jabber away on the kang,’ Gouer retorted. ‘Do you want me to go out and steal? To rob someone?’”

  这里是刘姥姥劝女婿狗儿量入为出,狗儿反驳她的一句话。两个译文对“炕头儿”一词有不同的处理策略。“炕”是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物质文化,是住宅里一种可以烧火取暖的床,在英语文化中并没有对应的词,属于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零对应问题。在原文中这一文化负载词属于典型的口语化语言,意思是狗儿抱怨刘姥姥只会坐在炕头上空讲道理,不求实际。对于“炕头儿”这一物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两个版本的译文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霍克斯的译文以交际翻译策略为主,由于西方文化中并没有相应的对应词,于是对“炕头儿”这一文化负载词进行了归化处理,经过省译和意译的方法,将“炕头儿上浑说”译为“sit on your backside and talk”,将实质意思翻译出来了,指的是悠闲地坐着谈论这件事,表现出了英语口语化表达的地道流畅,回避了富含中国本土文化的“炕头儿”这一词的翻译,因此避免了目的语读者对这一词在理解上的困惑,使得目的语文本读者直观了解到狗儿的话语意图,译文也显得流畅地道,简明易懂。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把“炕头儿”直接音译为“kang”,以语义翻译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为主,屈从于源语文化,并对这一源语文化做了异化处理,经过音译的方法翻译出来,再现了原文这一文化负载词的原汁原味,对于那些对异国文化有阅读期待的外国读者来说,这一翻译策略及处理方式也有助于满足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传播中国文化。

2.关于制度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制度文化指的是由思想、价值、观念、习俗和制度以及物质构成的。《红楼梦》的小说背景为封建社会时期,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传统封建制度风俗,官场礼节,称呼用语等内容的文化负载词,最能突出当时的社会背景,官场制度及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下面分析霍克斯的译本和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中对于制度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例2:“如今王府虽升了边任,只怕这二姑太太还认得咱们。”

  霍的译文:“ Her brother has been promoted; but I shouldn’t be surprised if she at least didn’t still remember us.”

  杨的译文:“ Her brother has been promoted to some post at the frontier, but I’m sure this Lady Wang would remember us.”

  两个译文对于“升了边任”的翻译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升了边任”包含了两层信息,一是指升了官职,二是对这一官职做了一个进一步的说明,指的是这个官职是边任。而对于“升了边任”的翻译,霍克斯的译法为强调第一层信息,而杨宪益和戴乃迭的译法则是兼顾两层信息。由于“边任”一词指的是中国封建制度下官职的一种,指的是边境地区的官职,西方的古代官职制度大多以爵位制为主,所以出现来文化的空缺。对这词的译法,霍克斯采用的策略是以交际翻译为主,只是将第一层的信息译出,即“升了官职”“be promoted”,但是并没有确切翻译出升任的具体官职,而是将“边任”这一词所包含的文化信息进行了一个归化和省译的处理,因为目的语读者对“边任”这一官职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背景知识,而且省去这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并不会给下文造成理解的困惑,所以为了符合口语化语言简明易懂的特点,不给读者造成晦涩疑点,所以省去不翻。相比之下,杨、戴夫妇采取了以语义翻译为主的翻译策略以翻译这一词的文化信息,将“升了边任”中包含的两层信息尽数译出,既点明了升职之意,也点明了具体的职位,即将“边任”这一文化负载词理解为“边境地区的官职”,译为“some post at the frontier”。对目的语读者来说,这种表达保持原作内容的原汁原味,满足了对异国文化有所期待的目的语读者。

3.精神文化负载词。

精神文化指的是包含审美观、思维逻辑以及价值观等概念,而且它反映社会主流文化,社会文化和人们日常生活状态等内容(刘足,2013),其中也包括哲学、宗教等思想挂念。由于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在社会发展与演变中会形成不同的社会文化。如佛家、儒家和道家思想就属于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领域的重要内容。《红楼梦》中也包含很多相关的精神文化方面的负载词,以下内容通过霍译本和杨译本来分析两个译本对精神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例3:听得说,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

  霍的译文:They say that now she’s getting on in years she’s grown even more charitable and given to good works than she was as a girl.

  杨的译文:I hear she’s grown even more charitable and is always setting aside rice and money to give alms to Buddhists and Taoists.

  这里是刘姥姥评价王夫人慷慨仁慈的一句话。其中的“斋僧敬道”一词指的是施斋食给僧人,尊重道士,以追求庇佑,是中国古代上流社会的常态,《红楼梦》通篇的宗教文化,既有佛道儒三教的文化场景,又涉及佛道儒三教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当时社会的佛教文化与道教文化盛行之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与社会文化。

  对于“斋僧敬道”一词的翻译,霍克斯与杨、戴出于不同的文化取向,对两个译文选择了不同的翻译策略。由于原句的大致意思是指王夫人上了年纪越来越慷慨仁慈,而她慷慨仁慈的表现是:越来越怜悯贫穷的人,体恤老人,喜爱斋僧敬道,常常施舍舍粮食和钱财。霍克斯的翻译策略以交际翻译为主,将“斋僧敬道”等表现王夫人慷慨仁慈的行为进行了归化意译的处理,将整句话加以总结,意为她越发慷慨仁慈,常行善举,省译了其中“斋僧敬道”等文化意象,因为这一文化负载词对于缺少源语文本文化背景知识的目的语读者来说是陌生的,所以霍克斯较为注重目标语文化,在面对信息的内容和效果所产生矛盾时,更为偏重目的语读者的反应。而杨、戴夫妇主要引用语义翻译策略,将该词译为“give alms to Buddhists and Taoists”,意为“施斋食给僧人和道士”,译文依照源语所包含的意义,保留源语本身蕴含文化的完整,面对信息的内容和效果之间的矛盾,杨、戴重忠实传达内容,试图为目的语文本读者展现出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

  通过以上分析,在翻译带有文化内涵的负载词时,译者会出于不同的文化取向和翻译目的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霍克斯的译文采取交际翻译为主的翻译策略,为目的语文本读者呈现出通俗易懂的译文,使得读者能够轻松地阅读译文。杨宪益和戴乃迭的译文则主要以语义翻译为主要翻译策略,遵从于源语文化,保留其文化色彩,虽然给目的语文本读者带来了理解上的困扰,但是满足了这些读者对异国文化的期待和兴趣,使他们对中国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霍克斯和杨仙逸戴乃迭针对《红楼梦》第六回的部分内容所翻译的两个译本在处理文化负载词方面都最大限度地呈现了原作的内容。由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迥异,带有独特汉文化的负载词很难在目的语,如英语中找到完全对应且一致的表达,在此情况下,要根据译者的翻译目的和文化取向来选择相应的策略。通过对比《红楼梦》第六回部分内容的两版译本,进而分析同一文化负载词的不同译法,发现纽马克的两种翻译策略理论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有积极有益的指导作用,比如要考虑由于要遵从于源语文化,再现原文的风貌而运用语义翻译策略,或是要考虑到只重读者反应以及目标文化,选择交际翻译策略。因此,在翻译带有中国文化的词时,要注重翻译的目的好文化之间的取向,由此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及方法。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