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屯市文化体育广播旅游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随其后。塑造文化自信、积极推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各地都在积极开展基层群众运动,可如何就从本地出发,因地制宜,并能采取创新的方式,真正有效推动基层群众文化运动,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以此为初衷,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内涵入手,再谈及其重要性,之后从当前现状出发,提出几点既具有创新性而又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基层群众文化运动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基层群众在社会中自发组织的社会文化运动称之为基层群众文化,其具有自发性强、随意性大及开展形式多样为特征。在如今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当下,吃穿用度已经不是我们唯一的追求,人们开始追求多样、丰富的精神世界,在这样的情形下,加大力度以创新的方式开展基层群众运动不仅是响应号召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及文化强国战略,更是满足人民需求的最佳方式。笔者看来,开展积极有效的基层群众运动有以下几点重要性。第一,有利于在国家号召的形势下创造出更多百姓喜闻乐见的基层活动,既能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同时利用好这一平台,推广本地特色的文化活动,又能提升当地人对于本地特色文化的铭记与发扬。第二,通过多种文化活动,对于增强当地居民的凝聚力与文化自信,大有稗益。第三,通过这种形式,对于基层人才的挖掘与培养也有着极大的重要性,对于本地的文化工作输入新鲜血液提升创新活力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基层群众文化运动开展面临的现状
1.从事基层群众运动的人才缺乏。对于从事基层群众文化运动的优质人才来说,对其本身的专业性及职业素养要求极高,除此之外,当局还要对其进行专业的辅导与培训,这样才能把握基层群众运动建设方向,才能为基层文化建设提供专业性的服务。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也加剧了专业性人才的流失。这势必会影响到开展基层群众运动的创新性及实施的效率问题。同时,人才缺失也会造成上层与主体群众沟通的桥梁的丧失,便不能以民出发,创造出弘扬本地文化的活动。2.主体群众思想落后。因为基层群众运动开展面临的主体是广大群众,而群众的整体认知水平良莠不齐,再加之对于很大一部分群众而言,思想水平较低,对于当局开展的一些活动参与性与积极性不高,这便给广泛普及积极有效的群众运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采用有效方式改变人们的思想刻不容缓。
3.缺乏创新机制。对于目前开展的大多数运动,都存在着一个内核的巨大问题。有些活动形式单一,种类落后,甚至有个别活动具有形式主义,便不能真的关注到人们的需求,不能真正有效实施。活动形式机制久未得到更新,对于挫伤人们参与的积极性有着极大的影响,长此以往,便会脱离群众的实际,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
三、关于创新有效地举办基层活动的几点建议
1.人才的积极作用。针对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当地应推出有效地奖励机制,加大对人才的引进,注重对人才团队的培养与重视。通过对人才的培养,以他们为桥梁,真正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诉求,征求群众的意见与想法,并发挥他们的专业才能与群众进行交流,提升群众落后的思想,既能推陈出新,又能积极地深入基层,提高群众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并就基于他们的专业素养,真正举办一些能弘扬本地文化的活动。通过人才“引进来”,达到文化“走出去”。2.利用自媒体,创新活动方式。在自媒体发展的时代,没有一根无形的电线传递不了的消息。先是需要利用好本地传统的媒介,例如广播、报纸,积极有效的弘扬本地文化,利用这些宣传手段,使群众认识到基层群众运动开展的进程与发展,使他们自发的参与进来,营造强有效的文化氛围,以此达到提升群众精神生活的目的。再之,利用网络,例如直播带货,积极宣传本地的文化产品,不仅使本地人对自己生长的这片土地拥有文化自信,更重要的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真正响应党的号召,实现文化强国。同时,还可以就本地所有的文化遗产,名人事迹,风景名胜,拍摄系列纪录片,邀请当地群众出演,真正打造出一张属于奎屯的文化名片。
3.更新基层活动设施,整合资源。加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从思想、活动方式上实现创新,还有实现硬件设施的创新。基础设施是开展群众运动的载体,首先在本地政府的支持下,取得基础设施的资金。然后整合相关资源,了解群众意愿,设置较为齐全的体育设施,以此来满足不同群众的不同需求。相关管理部门,也要定期维修设施,并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
开展积极有效地,并能创新地基层群众运动,不仅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团队,也要定期与群众沟通,创新活动方式,满足群众需求。同时利用好自媒体的相关媒介也至关重要,利用这一平台,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使得文化走出去;除此之外,不能忽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文化产业的宣传,这样才能在信息时代跟上时代的潮流,真正有效地推动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