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京极夏彦推理小说《狂骨之梦》中的空间叙事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5006
李祥云

  曲阜师范大学

  京极夏彦是日本的妖怪研究家、小说家。他打破了传统推理小说重理性逻辑的束缚,引入离奇神秘的妖怪元素,创造出极具日本特色的妖怪推理小说,成为日本新本格派的代表人物。在小说领域,京极夏彦笔下有两大系列作品,分别是百鬼夜行系列与巷说百物语系列,其中百鬼夜行长篇系列即“京极堂”系列最具影响力,本文所要探讨的《狂骨之梦》就是这一系列作品中的第三部。“京极堂”系列从1994年改编自漫画故事的处女作《姑获鸟之夏》开始连载至今,已经推出8部长篇,其内容和风格有着很强的统一性。

  京极堂系列小说以空间推动情节的发展,赋予空间意象隐喻现实的意义,兼顾现实性的同时增强了推理小说的趣味性和文学性。方英在其文章中指出文学叙事中的空间主要可以分为物质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三大类。本文立足于空间叙事理论,详细分析京极夏彦推理小说《狂骨之梦》中的空间元素与建谜、解谜的关系,探讨文本空间的多维意义指涉,揭示京极夏彦对于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一、谜题建立:错乱的心理空间

“心理空间是一个内部的、主观的空间,是人的知觉、情感和意识对外部世界染色、过滤、变形、编辑后所建构的空间,也是人的内心对外部世界的投射。”作者通过深邃恐怖的大海空间使得宇多川朱美无法区分梦境与现实,以此完成了宇多川朱美心理空间错乱的不可靠叙述者形象塑造。作者通过人物的不可靠叙述在读者心理空间留下一系列疑问,从而成功建立谜题。

  在第一章中,作者以有限视野的宇多川朱美的视角描述了其对于大海的恐惧。“脚下空空如也,永无止境往下掉的恐惧感,有比这更令人畏惧的事吗?没有结束,没有对岸,也没有底。讨厌海。恐惧。”宇多川朱美曾因坠海失忆,为宇多川崇所救并在其帮助下建构起朱美的身份认同。朱美本应从小生活在山村,然而源源不断的海涛声不断地刺激着她做有关渔村生活以及自己变成骷髅在井中浮起的梦境。人的“主体性”或“自我”不仅源自于自身,还产生于身体与空间的互动作用。大海空间的不稳定性带给宇多川朱美强烈的不安与压迫感,造成她的心理空间失衡,进而导致她自我认同受挫,对自我的身份产生怀疑。宇多川朱美错乱的心理空间与恐怖危险的大海空间相互呼应,增强了小说悬疑与恐怖氛围。梦中渔村生活的真切体验以及渔村地点的真实存在使得她开始无法区分现实记忆和梦境幻想。宇多川朱美开始相信魂灵的存在,无比真实的渔村生活梦境被她理解为前世的记忆。小说在第三章中向读者讲述了宇多川朱美在基督教教堂告白的内容。在她的自述中,前夫申义三度死而复生出现在她的面前,惊慌之下的宇多川朱美每次都将其杀死。

  经典修辞叙事学代表人物布斯最先提出“不可靠叙述”这一术语,后经典修辞叙事学代表人物詹姆斯·费伦在以布斯为代表的经典修辞学不可靠叙述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从叙述的距离和修辞效果两个角度讨论了不可靠叙述的类型。他在叙述距离层面提出不可靠叙述的六种类型,“即发生在事实和事件轴上的误报和不充分报道,发生在知识和感知轴上的误读和不充分解读,发生在伦理和评价轴上的误评和不充分评价。”小说文本往往通过塑造某种不可靠叙述者形象来实现叙述的不可靠性。在《狂骨之梦》中,作者通过宇多川朱美心理空间错乱的设定,导致其对事件的感知出现偏差,得出“三次杀害死而复活的前夫”这一不可思议的判断。“在费伦修辞叙事学中‘讲述’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叙述者向叙述读者讲故事;二是‘隐含作者’向‘作者的读者’讲述叙述者的讲述。”小说中的“隐含作者”一直在向读者传达世上并没有不可思议之事的观点,由此观之叙述者宇多川朱美的讲述明显地背离了隐含作者的讲述,成为一种不可靠叙述。案件本身的真实性在读者心理空间遭到质疑,谜题由此得以成功建立。

二、谜题铺展:复杂的社会空间

京极夏彦通过人物错乱的心理空间设定成功建立谜题,并通过心理空间所反映的外部世界建构起纷繁庞杂的社会空间。“社会空间是人际空间,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构与结构化。”作者在小说中主要采用了不定式内聚焦进行叙述,交织呈现了以“骷髅”为中心,有着众多人物参与的三条支线情节脉络。作者通过复权、复神以及尽孝等支线情节的发展呈现了错综复杂的人际空间,宇多川朱美这一案件谜题得以全面铺展开来。

  热奈特提出内聚焦视角可分为固定式、不定式以及多重式三类,不定内聚焦即作者采用多个人物视角叙述不同的事件。小说中宇多川朱美、精神分析医师降旗弘以及牧师白丘所做的骷髅梦境正是对现实社会空间的投射。作者通过焦点人物的变动叙述了围绕着骷髅发生的三条支线情节,以此串联起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一系列案件。

  作者首先以警察木场修太郎的视角交代现实世界发生的案件,留下故事悬念。由降旗弘视角下有关神秘仪式的梦境引出关东地震时二子山法界髅仪式的事件,这些人仪式失败而集体自杀,即为木场所说的“二子山集体自杀事件”。作者以钓鱼店老板伊左间引出立川流宗教,以此交代了“二子山集体自杀事件”主人公的身份以及原因。组织这些人进行仪式的是宇多川朱美所工作的鸭田酒造的老板鸭田周三。鸭田周三原名鹭宫周三,是后醍醐天皇未被正史记载流落民间的直系后裔。立川流集大成者文观僧正曾是后醍醐帝的护持僧,于是鹭宫周三与文观僧正的子孙文觉联合,企图通过神秘仪式复活立川流骷髅本尊而获得光复南朝正统的神启。二子山众人失败之后,活下来的鹭宫周三在鸭田酒造隐藏身份,暗自培养下一代的仪式执行者。宇多川朱美之所以经常做有关骷髅的梦境,就是因为她是鹭宫周三培养的仪式执行者之一,其真实姓名为宗象民江。作者以此引出因抢夺南方朱美家世代守护的“金色骷髅”而引发的南方朱美家发生火灾、佐田申义与南方朱美结婚、申义被杀后头颅消失、宗像民江与南方朱美坠海的一系列事件。宗像民江与南方朱美两人因抢夺骷髅时掉入海中,金色骷髅飘流进神奈川后也就是“神奈川金色骷髅”事件。由牧师白丘的骷髅梦境引出为复活主神“武御方名神”而寻找骷髅多年的神主一行人,由此解释了佐田申义头颅消失的原因。作者以小说家关口巽的视角讲述了两个女孩坠海被他人救起后的故事以及新案件的发生,即宇多川朱美的丈夫被杀事件。

  作者以不同人物视角阐明了三人骷髅梦境所关联的鹭宫周三、佐田申义以及神主抢夺“金色骷髅”的三条情节支脉,从而将现实社会发生的案件串联起来。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以及新案件的发生,使得小说谜题更加曲折离奇。

三、谜题解答:巧妙的物质空间

“物质空间是以物质形态呈现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物体,也包括作为物质存在的人本身。”作者通过人物居住空间完全相同的设定以及战后返乡服这一特定服装的运用,埋下了暗示案件真相的伏笔。在满足推理小说需向读者公开展示推理线索这一条件的同时,表现了作者对于人类异常心理的关注与反思。

  小说中宇多川朱美和南方朱美同居住在海边一个名为“脑髓屋舍”的房屋里。两间屋舍从格局到摆设,完全相同。两间房子虽然相邻,但是由中间山壁隔开,互相看不到彼此。山道就像胼胝体,连接着左右屋舍。完全相似的居住空间设定,向读者暗示两个朱美的存在的同时也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当民江的哥哥宗像贤造从南方朱美的来信中知晓了八年前父母遇难,妹妹背负杀人嫌疑后下落不明的事情,于是他愤懑而来找南方朱美为妹妹讨回公道。不幸的是,多年离家的他不知道南方朱美的长相,也忘记了从小离散的妹妹的容貌。由于两个朱美居住空间的特殊性,山道将贤造指引到了以朱美身份艰难活着的妹妹身边。在监视妹妹的过程中,意外目睹了她掐死穿着战后返乡服的鹭宫邦贵的全过程。民江疯狂残忍的举动使得贤造更加确定了她是陷害妹妹的罪魁祸首。贤造下定决心复仇,由于他发现了民江对于战后返乡服所产生的独特反应,于是他雇佣穿有返乡服的男人来到民江住所来实验她的行为规律,并最终引导她杀死了深爱自己的丈夫宇多川崇。

  京极夏彦的推理小说兼具本格派推理重逻辑解谜与社会派推理重批判现实的特点。《狂骨之梦》中,京极夏彦通过一系列特殊物质空间推动巧合情节的发生,为人物的行为提供了合理的推理逻辑。京极夏彦的推理小说淡化了人物的犯案动机,着重呈现的是人物心理空间的变化。小说主人公民江连续犯下案件的直接原因是其兄贤造发现并利用了她对战后返乡服所产生的固定行为程式,而其行为程式的形成与其过往经历密切相关。作者在小说中以相当大的篇幅描写了鹭宫周三、佐田申义以及神主等人异化的欲望空间,正是因为他们的执念引发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事件,造成了民江对于战后返乡服的异常反应。不同于一般推理小说中金钱或情感等世俗动机的描写,京极夏彦在作品中通过没有明显动机的荒诞案件,表现的是人类异常心理空间的可怖。

四、结语

京极夏彦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步入文坛,在他的创作中有着明显的后现代元素。小说中纷繁复杂的故事情节不再遵循时间的线性时序,突出了空间的叙事作用。尤其是在《狂骨之梦》中,错乱的心理空间、庞杂的社会空间与精妙的物质空间设定使得案件迷雾丛生,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推理趣味。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