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运用数字教材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7012
韩 莉

  沈丘县第一初级中学

  在网络时代,互联网和人们生活出现了充分融合,让教和学的方式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数字教材的支持下,学生能利用计算机等设备,对数字教材进行阅读并做批注,使其数学学习得到了充分便利。教师要能对现代化工具灵活运用,让教学的效率效果得以不断提高。

一、数字教材的应用意义

数字教材和传统的纸质教材存在明显区别,它依托于互联网而生,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对传统教材做的数字化处理,让传统教材可以变成能适用于电子终端,互动性明显的一类教材。[1]在数字教材的支持下,教学可以变得更为现代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数字教材内的具体内容,且教材十分“轻便”,学生通过对电子设备的操作,便能完成教材阅读、记笔记等活动。而该类教材也能在师生、生生间进行交流,为其良好的互动打好基础。

二、以数字教材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的教学策略

1.利用数字教材指导学生预习。

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对其数学思维的发展十分有益,为此,在数字教材的支持下,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数字教材、匹配的微课课件、预习问题等等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后时间进行预习,通过更生动的学习方法,主动对教学的大致内容有所了解,为针对性教学打好基础。而为让学生的预习更适应学生,满足其能力发展的需求,教师可以制作分层式的数字资源,鼓励学生按照不同的能力层次,选择有所差异的数字资源完成预习,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

  比如,在“有理数”教学前,要让初中生完成自主预学,教师便要对其有效指导。因此,在数字教材提供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再提供和有理数相关的微课视频,对预习任务合理设计,设计预习的作业以及笔记要求,要求学生利用笔记的记录,梳理微课内的知识点,再利用预习作业,对个人对有理数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测。教师可以围绕“有理数是什么?哪些数是有理数?”等问题,引导学生对有理数进行充分的自学,使其对有理数知识有所了解。而在此过程内,学生便能充分发展数学思维,使其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2.通过数字教材组织实践活动。

在自主预学后,一些学习内容会被前置,此时,实际课堂会节约出一定时间。[2]由认知心理学可知,问题属于思维活动的牵引力、原动力,问题合理的设计,将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着一定影响。要对其数学思维进行培养,便要让学生能学会思考还有质疑,使其能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为此,在课堂内,教师应该利用科学的问题、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发展数学思维,让数学课堂的效果得以保障。

  比如,在“数轴”一课中,当学生通过之前的预习,已经对数轴内容有所了解,此时,教师应该在课堂内设计丰富的实践探究活动,让课堂教学保障教学。教师可以展示给学生一个数轴,使其基于此前对数字教材的了解,正确利用数轴内的点,对所给有理数进行表示,或者能根据数轴内具体的点,读出已经表示的各个有理数。在此环节内,学生可以对他们数字教材的阅读经验进行交流,合作思考数轴内数的具体表示,在对问题的分析、解决中,使其数学思维得以充分培养。

3.通过数字教材指导学生交流。

课前预学属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表现,他们的自学状况也因其能力影响,会有着一些差异性,应该在课堂做好反馈。[3]在数字教材中,它存在笔记流转等的功能,因此学生可以为教师推送笔记,让教师在梳理提炼之后,将笔记给其他同学分享,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需求,对学习资源收集且做好整理,利用笔记归档等方式,构建专属学习档案,为课堂内师生的预学交流打好充分的基础。在此模式中,学生可以不断发展自主学习的个人能力,使其数学思维得以有效培养。

  比如,在“相反数”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数字教材内笔记流转这一功能,对学生状况进行整体把握。在此过程内,教师会发现在学生各个预习笔记内,他们都会提到相反数的判断内容,但他们的笔记往往没有较高的完整性。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思维进行呈现,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并邀请学生进行知识补充,促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碰撞,使其能不断达成对知识的共识。在此过程内,学生能总结出相反数的主要知识点,也能总结预习的正确方式,在他们的思维活动、不断交流中,更多学生的数学思维便能得到充分发展,使得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结束语

数学思维属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能力,是新时代对学生素质能力提出的要求,属于让学生适应新时代的重要能力,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应该在教学活动内充分落实。为此,在数学课堂内,教师要对数字教材等先进资源灵活运用,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数学思维发展的优质环境,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思考中发展能力,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及理解,促进数学教育的成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