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慧仁学校
“小组合作学习”是近年来教育教学过程中新兴的教学手段,它通过划分小组的形式,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分组探究。小学阶段是英语起点阶段,作为语言类学科,语法、单词的记忆与使用稍显枯燥,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思想活跃,喜欢团体玩耍而不愿独立行事,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为了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一、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意义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及团结互助的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任务是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协作推动下完成的,一个环节的疏漏将会导致整个小组无法顺利完成任务,因此小组成员都将全力以赴,相互团结,为小组学习提升出一份力。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合作就是一个有效沟通和协调的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需要不断地沟通、质疑、探究、创新,不断的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思维火花,使学生逐步提升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小组合作模式意味着有不同的分工,不同的责任,学生组建小组势必会结合自己的个性化特点选择合适的角色或任务,在最大限度的学习模式下发挥自己的个性化特点。
二、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与实践
1.合理建组,各层次学生全覆盖。
学习小组的组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它需要结合不同能力、不同性格的学生特点,开展合理的搭配,使得每个小组几乎是同质的,这样才能够在合作中促进小组的全面提升。因此教师在组建小组时,应当考虑到各个层次的学生的能力以及他们的个性化特点,按照优中差合理组合的形式,让优等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让能力稍差的学生能够得到鼓励和进步,合理建组,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够促进班级整体英语水平的提升。例如四年级下册《Don’t feed the fish!》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让按照分层型分组的方式,将学生按学习能力水平分为不同的小组,对每个小组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学困生小组可以着重探究单元词汇、语法、教材用语等因素,加强原文理解,而学优生小组可以设置深层的探究任务,注重举一反三的发散性思维,引导他们灵活运用语法并实践。此外,在学习教材场景时,还可以采用灵活分组的方式,由学生按照喜好与习惯自由搭配,让学生更积极的在分组合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激起学习兴趣,逐步提升各个层次学生的英语能力。
2.探究实践,合作自主能力拓展。
有效的探究路径设置将引导学生更加合理地开展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学生盲目的针对一个问题开展探究,而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相应的路径,针对不同问题沿着不同路径开展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实践。因此教师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应当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和实践,合理地设置探究主题和方法,帮助学生在合作中提升学习兴趣,在自主实践中拓展自主学习能力。以《She went into a shop.》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按照组别分别给小组布置学习任务,对课程重点单词、句式等进行探究,提前熟悉和了解需要学习的内容,而后在课堂上以小组形式展开分工合作,分配角色和分工,然后将课程的场景通过小组编排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每个小组展现各自不同的特点,在情境模拟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已预习知识的理解程度,还在实践探究中了解语法、句式的应用,并在小组合作的不同分工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化特点,通过主动的思考、集体的讨论、共同的磨合,逐步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3.科学评价,组内组外多元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不能虎头蛇尾。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和成果的有效测定方法,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知到学习结果的不足,还能够帮助学生调整合作过程,完善小组合作中的短板,让学生更加有效地推动后续的小组合作学习。因此教师应当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适时地设置评价环节,通过多模式的评价方式,组内组外多元评价,全方位地测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同样以《She went into a shop.》教学为例,在学生分组情景模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将评价贯穿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在情景模拟结束,学生各组进行总结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组与组之间相互评价,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其他的创意思想和实践能力,还可以实施组内成员的相互评价,组员是最了解小组内部的人员,由他们实施个人评价将具有一定的可参考性,同时教师也需关注各个小组全程的实践过程,并给予公平合理的评价,全方位立体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是十分有效的英语学习模式,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深入研究合作学习的方式与方法,结合不同的学生特点,科学合理的开展探究实践活动,并全程科学性评价,让学生在公正客观积极的环境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逐步提升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