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在高职百万扩招中的教学实践探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8200
张培儒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深厚力量。中国要屹立于世界之林,必须要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许多高职院校已通过多种方式、途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进校园,举办多种多样活动,以此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校园的路径,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百万扩招学生作为新加入高职院校的重要成员,在文化育人方面不能缺失。

一、高职百万扩招学生分析

1.百万扩招的定义。

近年来,“百万扩招”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在2019 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的《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扩招方案》)其中提到“扩大服务面向,面向高中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开展高职扩招的补报名工作。”由此可以看出,在百万扩招教学中主要针对哪些教学对象进行教育教学。

2.百万扩招学生的特点。

因百万扩招生源结构复杂,相较于普通学生在很多方有不同。首先教育背景有差异,文化程度有高有低,社会经验不一,年龄上有很大差距,对知识的接收、理解、吸收有所不同。其次,由于百万扩招的学生大多都是在社会中工作一段时间后,重返校园学习,会格外珍惜学习机会,学习意愿较强,纪律性较强,但学习能力较弱在信息化教学软件、平台的操作上不熟悉。

二、《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在百万扩招中开设的必要性

以笔者所在院校招收的百万扩招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年龄比一般在校生都大,有70 后、80 后及90 后。从日常教学活动中可看出,学生的思想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十分深刻,在尊师重教、感念师恩等方面表现出的行为值得肯定、称赞。在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方面,部分学生在历史内容上有较多知识输出,但在许多文化知识上没有受到专业教育,没有系统知识体系,很多内容只知浅层意思,不知其是如何演变与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个体价值取向,提高人文素养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在百万扩招学生中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不仅能拓展其知识面,丰富个人内心,还能提升自身修养,净化心灵。

三、《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在百万扩招中的教学实践

1.确定课程目标。

《中华传统文化》是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针对百万扩招学生的特点,在教育教学上遵循《扩招方案》中明确规定的“‘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原则,坚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通过学习本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解读传统文化的精髓,引领学生收获全面的知识体系、正确的价值取向。

2.设计教学内容。

百万扩招学生在学习上会采用不同学制、方式,针对不同情况要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但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因材施教。百万扩招的生源主体虽层次多,但其中大部分学生已参加过工作,他们希望通过此次机会丰富学识,提高自身学历。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不能为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深而选取高难度教学内容,学生会认为教学没有满足自身需求,无法掌握教学内容,对自身提高没有实际性作用,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按照专题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可针对某一文化知识进行深入地探究与学习,不能将文化知识的讲解停留在表面,要引导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最好能将内容与家庭关系、家庭教育、工作结合,更深层次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步在线上学习平台上传日常教学资料及拓展内容,为学生提供课下学习平台。

  (2)坚持“理论+体验”教学模式,增添课堂乐趣。理论知识的教学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体验教学则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教学对象在学习能力、文化程度等方面本来有差异,将理论教学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剪纸为例,剪纸作为我国的民间艺术,看似简单,但能考验人的耐心。将“理论+体验”教学相结合能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无限乐趣,让学生在中华传统文化氛围中锻炼品质。

3.实施灵活考核。

针对百万扩招的学生,考核应适应不同群体的特点以及需求。考核方式可采取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日常教学中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课堂中设置诗歌朗诵、体验课作品创作等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最终结果性评价可采取线上、线下考试方式测试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反思

“百万扩招”政策从实施至今,很多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中华传统文化走进百万扩招,能为学生的思想上给予精神给养,提供体验古今的创作平台,让学生感受到教育教学的变化,文化的变化。时代在变,学生需求也在变,教师不能再以从前的条件要求自己,要提升综合素质,组建教学团队,集思广益,精心为学生服务。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现实文化相结合,积极承担起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重任。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