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龙塔实验学校
作为班主任,责任是重大的,其工作内容也是多样化的。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管理者,也是一名教师,教师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而作为班主任教师与学生的相处时间是比较多的,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着小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习惯。所以,班主任不仅要完成自身的教育任务还要当好小学生的引导者,让小学生不仅能够快速掌握所学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制定各种有利于学生成长与学习的班级活动,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一、新时期下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
通过对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实地走访和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小学班主任在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管理思想落后。大多数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思想,往往以自我主观意识去“主导”班级工作,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呈现出班主任“管的累”、学生“体验差”等现象,不利于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和发展理念。第二,管理方法较为单一。管理方法的有效实施,不仅能有效帮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还使学生在管理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改正和提升自己。但在当前的管理实施中,大多数班主任对管理方法的运用较为单一,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能从学生的发展本质出发去了解和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导致学生的整体水平发展不足。第三,家庭教育引导不足。大多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缺乏对学生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导致学生在基础发展中存在不稳定因素,进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二、新时期下提升小学班主任管理的具体策略
1.班主任需做到以身作则。
小学班主任在实际工作时,除了关注学生的成绩以外,还应做到以身作则,如,要求自己准时到班级、行为举止文明有礼、仪表得体等等,这样才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出表率,以此成为学生心目中学习的榜样,使学生向班主任学习,做到不迟到、文明有礼、勤俭朴素、助人为乐,使学生做到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因此,班主任在平时工作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应意识到言传不如身教,明确这一点以后,班主任应利用自己规范的行为举止和文明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言行,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做到言语文明、落落大方、仪表整洁得体,班主任对于学生良好的行为和良好的品格要予以鼓励,能够激发学生更加主动向班主任学习良好的习惯和文明的举止,并且,学生的内心深处将班主任作为学习的榜样,进而向榜样学习,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班主任做到以身作则,有利于推动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2.实现班干部的全员轮换管理制度。
班干部作为班级管理的骨干,可以帮助班主任完成班级管理事务,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架设起沟通的桥梁,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但是在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少数学生长期担任班干部,导致他们产生了骄傲情绪,逐渐与同学相脱离,以学生干部自居。这种现象的发生为我们班级管理敲响了警钟,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让更多学生轮流担任班干部,以让他们都能获得锻炼的机会呢?我们运用班干部的全员轮换管理制度,使每名学生都有机会担任班干部,促使他们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具体来说,我们在实际的班干部任用工作中,通过对学生特点的考量,让不同特点的学生轮流担任适合他们各自能力的班干部,让班级全体学生都能够有机会担任班干部、培养自身的管理能力,从而形成了班干部全员轮换管理制度。我们的轮换制度以每个月为时间节点,让符合某一班干部岗位的学生轮流担任班干部。这样既防止了少数学生长期担任班干部产生骄傲情绪,又让大多数学生在担任班干部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可谓一举两得。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使学生健康成长。
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部分学生的家庭,因父母关系紧张,使得学生从小就缺少关爱而内心变得极度敏感,不太擅长沟通;部分家庭父母因工作忙碌,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逐渐形成不求上进、自暴自弃的现象;部分家庭因为过分的溺爱,使得学生表现极为自私、我行我素等。家庭的因素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班主任首先要充分的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传输正确的驾驭观念,挣取得到家长的支持,共同研究使学生健康成长的方法。班主任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一方面利用家长会的方式,就共同的问题与家长进行双向的交流,达到相互之间的配合;另一方面,针对问题较为特殊的学生,班主任要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找出学生出现问题的隐形因素,共同努力改善。实现与记账密切的沟通,才能减少教育的盲目性,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效率。三、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思想道德品行的塑造至关重要,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与班主任老师的高效管理工作密不可分。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老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增加教师与家长的双向交流以及健全管理制度等方面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率,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