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西关校区
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而采取合作的方式进行。随着新课改的开展,语文学习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不能再向传统教学那样只给学生灌输文化知识,而忽略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拓展。合作学习以学生群体为单位,在这个单位之中,学生更敢于吐露自己的心声,有利于他们思维和想象力上的发散,而这也正是他们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内容。有鉴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了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合理分组,学生通力合作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他们喜欢与同伴进行接触,对集体活动充满了兴趣。如果要开展合作学习这项活力,合理分组是重要的前提。只有让学生处于一个恰当的小组当中,他们才会与同伴积极交流、学习,深受同伴的积极影响。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指定一名小组长,负责统筹小组之内的学习任务,安排好小组成员的任务,发挥好带头作用,这也是锻炼学生管理、协调能力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可以实施合理分组,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性格特征等条件的基础之上,确保学生能够通力合作。首先,教师可以了解班内学生以往的语文成绩,以此作为划分小组的依据之一。教师要将各个小组内的成员协调起来,既有优等生,也要有学困生,这样才能让一方向另一方学习,达成积极的、正面的景象,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其次,教师要尝试着了解学生的个人性格,将内向与外向的学生融合在一个小组当中,确保小组学习氛围上的融洽。最后,教师还可以综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作为分组的依据,既让学生交流学习,也能交流生活。这样一来,通过综合多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合理分组,有利于学生达成通力合作。
二、营造情境,创造阅读氛围
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情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优美的、有力的文字能够给读者营造一种场景,让他们仿佛置身其中,进行探索和遨游。这其实就是在无形之中营造除了一种“情境”,以此来增强文字本身的感染力,带给读者更多的体会与感受。综合以往的教学经验不难发现,在情境的烘托下,学生的注意力更高,学习节奏也更好,这满足了小学生的心理诉求,能够带给他们新奇的感觉。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营造情境,创造阅读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来营造学习情境。“草船借箭”出自《三国演义》的片段,其精彩之处通过影视资料能够更加突显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这一场景,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片段,使学生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以及人物的形象特征。紧接着,再让学生结合课本上的文字来研读,他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这样一来,通过营造阅读情境,有利于创造阅读氛围,给学生带来更加良好的学习体验。
三、互动交流,提高阅读素养
在合作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式就是“互动交流”,在现代小学语文课堂当中,强调了“师生交互”“学生互动”的重要性,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再是两个割裂的部分,而是一个整体,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因此,教师可以组织互动交流,让学生对于自己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疑惑之处进行解决,并且按时完成教师教给的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为了确保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可以给他们留下阅读的问题,比如“在作者的笔下,闰土少年时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描述其人物特征?”等等。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参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之中,给与他们更多的启示。这样一来,通过组织互动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四、结语
综合上文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应该更加深入,而合作学习的应用为他们的延伸提供了可能。首先,教师可以将班内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间的水平差不多一致,每个小组内的水平有所差异,确保学生通力合作,相互学习。其次,教师可以营造教学情境,通过教室内的条件,比如信息技术手段,以此来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就阅读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就情感、主题进行分析,以此让学生得到更多锻炼,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