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0186
徐 娟

  邯郸冀南新区马选学校

  就目前来讲,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只要不断提升造句、组词、识字能力即可学好语文,提升语文成绩。而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将以学生为主,更加注重对学生整体素养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选择都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准则,对应的教学活动也将会围绕学生而展开。力求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发展其个性,培养其独特思维能力、合作精神,使其突破传统学习条框,通过合作,深入领悟博大精深的语文知识,为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一、合作学习的应用优势

第一,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令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良好培养。应用合作学习之前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在小组中需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完成其能力范围之内的学习任务,然后将所有学生负责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就完成了一次合作学习。而学生在合作过程中需要和小组成员保持良好沟通,共同为完成学习任务而努力,这样学生通过合作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今后会更主动地和与同学进行合作。第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组完成以后,教师需为学生布置合作学习任务,而当学生通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时,教师一般不需要过多介入,只是在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才提供帮助,这样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现状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缺乏沟通和互动。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可以有效调整课堂气氛,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然而,合作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缺乏实际的应用经验,因此在申请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合作学习方法缺乏有效的学习小组划分。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其中一个原因是分组学生是最重要的一步。但大多数教师在分组时都有明显的缺点。其次,合作学习方法的形式和内容并不完善。在应用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以交互式沟通为主要应用模式,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相对简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尚未真正动员起来。最后,合作学习缺乏健全的评估机制。大多数教师没有及时评估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的结果。一些教师采用了评估,但评估方法侧重于结果而忽略了讨论过程。极大的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发展。

三、小学语文教学对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

1.注重小组分配的合理性。

对合作学习模式而言,学习小组是其重要的基础组成单位,唯有注重小组分配的合理性,方能使教学效果更加理想。故此,在展开合作学习活动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实际情况(如:引导能力、兴趣、语文学科水平)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并据此为其分配合适的小组,继而在发挥小组监督作用的同时,使学生们相互激励,有效提升其学习积极性。实践教学中,对于小组的分配一般可参考多种因素,通常可依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化优势来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2.创设有趣的合作情境。

众所周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他们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为此,在应用合作学习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创设出生动有趣的合作情境,促使学生快速进行合作状态,提升合作交流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观潮》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生活中,钱塘江大潮的真实情景,让学生尤如真正来到了钱塘江畔,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波澜壮阔,体会为什么会被称作“天下奇观”,从而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欲望,使合作学习得以顺利进行。

3.完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在应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想实现对教学效果的不断优化,就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定期开展相应的检验工作和评价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可以对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充分了解,从而在保证改进问题及时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教师就必须要结合实际需求对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进行改进与完善,并将其合理的应用在合作学习的评价系统中,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的整体评价,对表现较好、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进行奖励,从而在为其提供学习动力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自信心。

四、结束语

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了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及应用的一种教学和学习模式,在此模式的应用下,学生不仅能够通过与其他学生间的有效合作,共同对相关语文知识进行学习与解决,也能够提升其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与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情况下,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不仅得到了改善与调整,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高效性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从而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