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市蛟湖初级中学
培养学生们对学习的热爱之情和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要从基础教育做起,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可能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因此从小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群文阅读的观察式教学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对于教师来说,每个学生都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闪光点和过人之处,他们的知识水平,写作风格,阅读能力都是不尽相同的,这时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了解自己的学生都有哪些优缺点后对症治疗。比如以“故事性拟人化”为主题进行素材的收集和描写而进行的群文阅读,在课文《棉花姑娘》一文中教师可以问学生们自己心目中的棉花姑娘是什么样的,而在课文《红马的故事》中又可以问学生们觉得红马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在相似的主题中通过不同的提问,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们对之后课文中发生的故事的延展性进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们对故事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棉花姑娘》和《红马的故事》都紧扣故事性和拟人化的主题,不仅会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还会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特别是举行群文阅读的活动时,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们了解到课文的知识点,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在举办群文阅读活动时应该紧紧把握“故事性拟人化”这一主题,教师要学会整合课本资源,重点引导学生们进行知识化教育,可以从外貌、神态、心理多方面展开分析,让学生们流露真情实感,从生活中寻找阅读灵感,最终将阅读灵感服务于生活。
二、群文阅读的写作式教程
教师不仅要重视小学教育更要重视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热爱阅读从小学生开始培养,为之后的写作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阅读多篇阅读素材总结其中的重难点和异同点,从而积累写作素材和优美句段,提高描写和写作的手法。比如教师在讲述《青蛙写诗》、《比尾巴》、《影子》这些课本知识点的时候,可以通过导入对话的方式进行发问,教师可以问:“同学们,这三篇文章中,你们最喜欢哪篇文章呀?说明喜欢的理由并进行大声的朗读。”这时同学们就会积极的进行思考和踊跃的举手回答,教师可以接着发问:“同学们,你们从自己喜欢的课文中学到了什么?在朗诵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学生们会七嘴八舌的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时教师要学会审时度势,适当夸奖学生们给予一定的鼓励,可以说:“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接着教师们可以通过导入谈话的模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阅读兴趣,让学生们总结不同课文相似主题的异同点,甚至可以引导学生们自己做出此类课文风格的写作特色,比如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丰富奇特的想象力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最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问:“本次知识点的学习同学们都有深切的了解吗?剩下的时间同学们自己讨论交流一下吧。”这时还可以让学生们写相关的读书感受。
三、群文阅读的素材式积累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发挥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枢纽作用,通过引导的方式将课堂交给学生们管理和自行交流。在课堂之前教师还需要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加工,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对群文阅读的兴趣感和积极性,达到爱上语文课堂,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在课本《四个太阳》和《彩虹》的描写中都流露出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感激之情,热爱自然爱护自然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两篇课文的作者都以满怀童真的眼睛和写作手法去观察世界的角落和身边美好的事情。教师可以向同学们提问:“同学们,你们先一起讨论一下太阳和彩虹的异同点,和本次的主题有什么关联之处。”学生甲可能会说:“老师我认为太阳和彩虹的区别有颜色和大小以及形状的不同。”学生乙会说:“老师我认为太阳和彩虹的共同之处是都是大自然的产物,两篇课文共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发挥职业专属的监督作用,引导学生们去积极交流讨论和主动举手发言,可以多让学生们与周围的同学进行交流讨论,互相探讨这两篇课文中令自己最感动和最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或者一段文字,也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讨论对自然界的看法,对万物生生不息的看法,引导学生们有感情的朗读,通过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真正让学生们去理解大自然的奥妙和美好。
不仅教师,各个阶层的家长、老师、学生都开始关注小学生的群文阅读情况,为此还作出了一些研究和较好的成果。从小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实施群文阅读模式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和熟悉知识点,在今后的学习和阅读过程中也会更加轻松和优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