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1224
杨 敏

  贵州省安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坪中学

  语文是学生一直以来学习中的重中之重,阅读更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就像是一把可以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通过不同的文章、书籍的阅读,学生能够在优美的字里行间感受不同的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与此同时,一篇优秀的佳作对于学生的身心成长也有着积极的引导意义,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总结了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教学建议,希望以此帮助各位教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分析

1.教师备课环节缺乏精心设计。众所周知的是,要为学生呈现一堂精彩而又高效的课,教师就要在课前的备课环节就必须下足功夫。但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不少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思路,慢慢地这些教师也就忽视了课前备课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完全依靠的是基于教学经验的临场发挥,使学生感到课堂松散,没有学习与阅读的灵魂。还有的教师在备课前只是一味地使用教材来进行课程设计,没有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充满了盲目性,学生也不能得到有效地提升。

  2.阅读教学中忽视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每个人对同一篇文章能够有着不同的解读,但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往往只重视为学生传递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而忽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在阅读过程中只强调学生知识的习得与考试中阅读技巧的训练,没有为学生留足够的时间使他们对文章产生自己的见解,也没有为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行构造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阅读能力都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3.阅读教学不够深入。不少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还是放在了文章字词句的梳理上,课堂时间也用于帮助学生划分文章结构,理解修辞方法与文章写作技巧,向学生讲解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以及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的阅读课程对于学生而言是稍显枯燥的,他们难以与文章中的主人公或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呼应,对文章的理解流于文字表面,对学生的阅读兴趣也造成了打击。

二、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充分准备,精心设计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前,首先要重视自己对文章的研究与理解,只有教师深刻领会了文章要义,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深度的解读,才能够将文章立体地呈现在课堂中,带给学生情感态度的升华。其次,教师还要对班上学生的学情进行具体的分析,任何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够奏效。在分析班级学情时,既要考虑全班同学的平均水平,也要考虑优等生、学困生等不同同学的学习需求,结合分层次教学方法,力求在课堂中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2.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授人鱼,不如授之于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活动只能对学生起到示范与引导作用,更重要的应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一篇文章展开探索的思维方式。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各自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让学生说一说是哪些与老师相处的细节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优秀品质?

  课堂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连接,能有效帮助学生在日后的阅读中形成阅读联系生活的思维,让学生在阅读后对自己的现实生活产生更多的思考。

  第一遍阅读:速读并解决问题——在这样一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主要描述了一段怎样的经历?

  第二遍阅读:深入阅读——感受藤野先生的形象。作者是符合描述藤野先生的外表?作者又通过哪几个事件描绘出藤野先生的品质?你能感受到藤野先生具备哪些优秀品质?

  第三遍阅读:升华理解与情感——文章题目为《藤野先生》,但其实文章中描写藤野先生的篇幅并不多,谈一谈你对与藤野先生没有直接关联片段的理解?说一说你喜欢的文章段落?

  重要阅读方法指导:文章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所以在阅读中感受作者精妙文笔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文章写作背景,这样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情感。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开启一篇新文章或一本新书的阅读时,每一阶段的阅读都应该做些什么?又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阅读方法,才能够在每一次的阅读中都有所收获。

  3.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求知欲。古人之所以会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正是因为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文章中蕴藏着无尽的知识值得我们不断深入挖掘与探索。例如在带领学生进行《鱼我所欲也》这篇古文阅读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分析作者是怎样用不同的论证方式对其论点进行有条理的论述,从而感受“舍身取义”作为人之本心的善意,感受作者对见利忘义者的批判。让学生在对古人智慧产生钦佩的同时思考孟子思想在当下世界的实际意义。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初中阶段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正在经历青春期,这一阶段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未知与好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初中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不断优化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学习的积极性。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