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提高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2662
林宝燕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土湖小学

  小学是学生开启终身学习的第一站,也是他们情感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承担着规范学生行为,塑造学生良好品行的德育重任。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相较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渐渐摆脱了对教师、对家长的全面依赖,自我意识渐渐觉醒,渴望能够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志成长。这对小学高年级班主任而言,无疑是德育工作中的一个挑战。所以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如何抓准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越来越成为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的一大疑问。就着这个问题,我依着教育经验,分析了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并对保障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小学高年级班主任提供更多的德育教育思路。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

1.德育重视度日趋提高。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落实,国家对于教育的财政支出日趋上升,学校德育活动开展越来越频繁。我们都不难以看出,整个社会以及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是愈发重视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班主任也正在提升小学生德育的道路上积极探索着、创新着,越来越多的德育方法与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实,最终目的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

2.班主任德育工作素养不高。

虽然德育在小学教育中已经被提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少班主任也意识到了其重要性,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还是存在德育工作素质不高的现象。在组织班会、谈话、德育课程等形式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时,经常会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讲授内容假大空。尤其是对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会更加反感这些充斥着形式主义的内容,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无法实现德育的效果。

3.班主任整合德育能力较弱。

德育教育散落在小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班主任对德育的整合没有很高的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没有体系化的目标与规划。班级内的每一位教师都根据他们的教学安排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但这些内容都是相对碎片化的,无法对学生形成强烈的冲击及有效的教育。

二、提高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1.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作为一个班主任,了解班级里面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是最基本的义务。同一班级里面的学生有着各自的特征与个性,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自卑心理、心理负担过重、偏激、嫉妒……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也是班主任德育的一大难点,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问题,拥有足够的耐心与信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例如,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如果某位老师点到这位同学回答问题时,不管他回不回答的上来,只要是点到他名字,他就会出现浑身发冷汗、呼吸急促的情况。我知道这是孩子的胆怯心加自尊心在作祟。因为这位同学无论是平时表现还是考试成绩,在班里都是名列前茅,所以平常很注重自己的言行,怕自己犯错了成为同学们的笑话。这种状况,在与他相处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他多鼓励,同时也提醒他生活中要直面挫折。

2.重视学生的自身感悟。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所有的事情几乎都有了自己的看法,所以班主任不能再像低年级时将眼前的这群学生看成是长不大的孩子。在这一时期,一味地照本宣科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发扬学生的智慧,充分相信学生,重视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例如,在去年对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德育教育时,我一开始并没有告诉学生他们应该怎样做,而是设计了以下的活动:

  (1)播放视频,观看并了解日本的垃圾分类与垃圾处理。

  (2)展示垃圾填埋场的图片。经过这两个步骤,几乎不需要我再多做说明,学生就已经了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接下来我还为学生播放了鲸搁浅后科学家从它的胃中取出大量塑料制品的视频,学生也纷纷表示我们应该妥善处理垃圾,不能随意丢弃。

3.保持与家长的互动。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面临小升初压力,不少家长也出现了焦虑的现象。这时,班主任应该保持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家长提供一些孩子升学前的指导,缓解家长的焦虑。同时与家长交流教育方式,帮助孩子疏解心理压力。不少家长在课后为孩子报了大量的培训班,导致孩子的课后时间被严重压缩,学习压力很大。班主任也应该对家长的此类行为作出指导,帮助学生减负,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健康地成长。

三、结语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德育工作复杂却意义深远。班主任应该主动学习,积极挑战,承担起学生的德育重任,帮助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