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的冶山之缘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2218
成泽宪

  南京市江北新区作协

  在我所住的N 城东北方向,有一大片隆起的山丘,那里的景色荒芜、苍凉,附近老乡都称它为“野山”。

  地面上萧瑟无奇,地层中却丰饶多姿。在那片黄褐色的土地下面,蕴藏着丰富的铜铁等金属矿产。相传早在西周年间,聪明勤劳的祖先就在这儿开始了冶炼历史,史册上还记载了西汉的吴王刘濞曾在这儿炼铜铸钱。解放后,政府正式命名这儿叫冶山,人们称它为中华冶炼肇始地,地质学家誉它为“开创中华冶炼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57 年的春天,大跃进号角吹响了冶山大规模开采铁矿石的征程。工人们把采出来的矿石装上小火车;小火车满载矿石,喷吐出浓浓的白烟,绕过N 城,在农村田野上欢快的奔跑。一直开到40 公里外D 镇的N 钢铁厂。卸下矿石后,小火车又带上挖掘工具和材料,一路吼叫着奔回冶山。

  少年时,我对冶山没有任何印象,只经常于清晨朦胧中,睡在床上,聆听远处传来小火车的“喔喔”鸣叫声。那声音短促有力,渐行渐远,直至气若游丝,我的思绪却被它带向远方。电影上经常看见火车,风驰电挚的气势给我强烈的感官刺激,而小火车行驶的模样,我却只能从睡梦里猜想。

  看不到小火车,我无法对冶山产生进一步兴趣。况且,在我好奇的心灵里,冶山没有名胜古迹,没有神奇的故事,只有矿石,可它和我风马牛毫不相关啊。故尔,很长时间内,冶山仅仅作为一个地名存在于我的意识中。

  长大后,一次母亲无意的说话,谈到了父亲当年经历,让我忽然产生了某种复杂的情绪。原来,我和冶山在很久以前就有了某种关联。

  那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冶山铁矿刚刚建成,父亲从县工业局被调去那儿工作,担任矿山的领导。那一年的春天,父亲骑着自行车带我去冶山。那时候县城和乡镇不通公共汽车。我坐在自行车后架上,见到的只是一片荒凉;原野的绿色遮不住贫瘠的土地,崎岖的路面又让我尝尽了颠簸的滋味。

  1984 年下半年,全国开展了大规模报废机电产品工作,我所在的金属公司负责这项工作。又仿佛冥冥之中有所安排一样,我被任命为这项任务的具体执行人。

  所谓报废机电产品,就是让全县各个厂矿,把仓库里过时或不用的机电产品全部淘汰掉,并以实际金额对冲银行里贷款的数额。这对企业是个大利好,既减轻了库存负担,又可以重新获得资金补充。

  冶山铁矿属于J 省国营企业,但它的行政区域在N 县境内,所以,回收事宜仍归所在地金属公司管辖,也就是由我去接受那些堆放在仓库里,崭新但已经不再使用的机电产品。

  一个秋天的早晨,我登上解放牌卡车,心情忐忑。沿着公路两边,田里的稻子已经收割完毕,只剩下一蔟簇黄色的稻茬;远处的山丘上,绿色树木依然郁郁葱葱。

  一个小时后,穿过不长、静静的冶山街道,我终于又一次来到了冶山铁矿。我贪婪的看着眼前每一处景物,试图把幼年的记忆叠印在现实中。

  接待我的是矿山仓库主任,一位年近50 的壮汉,枣红色面孔,操着苏北口音,一双细长的眼睛,让人感到温和可亲。当我一项项核对报表上实物时,卢主任显得很尽职,他跟在我身旁,几乎是寸步不离,这让我产生了类似“接收大员”的感觉。

  中午,卢主任非常热情,在矿山食堂招待了我。由于货物较多,下午验收完毕后,卢主任又极力挽留我入住当地招待所,我婉言谢绝了。其实,我心里对这个地方还是有点儿顾忌。

  三天后,终于完成了所有货物的回收工作,我感到浑身轻松。这次卢主任的物资和报表上不尽相同,价格也明显偏高,其中的猫腻,我心知肚明,没有为难他。我以为,对这块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应该有一点感情。再加上出了那么一档子事,给他们一点点方便,也是人之常情。这样,有意无意,为父亲,也为我自己,完成了有些迟到的救赎。

  时光飞逝,一转眼,又是30 多年过去了。春节期间,在无锡的内弟来到我家,他想去看看电视剧《大江大河》的拍摄外景地。于是,我和家人又陪同去了趟冶山。

  正值二月时分,气温依然很低。车窗外,崭新的高速公路舒展着特有的魅力,无限地伸向远方;成排的农民住宅楼矗立在公路两边,田野里麦苗青青,一片生机勃勃的新农村小康景象,让人陶醉。

  宝马车如宝马奔腾,载着我们走进了还是那么长、那么静的冶山老街。街两旁的建筑依然是八十年代的模样,这正是拍摄《大江大河》需要的场景。

  拐进停车场,一推开车门,迎面就是高大的国家矿山公园招牌,我立刻兴奋起来。

  冶山铁矿,经历了五十年代的初期开发,创造了70 年代的鼎盛辉煌,又度过了市场开放后的艰难岁月,资源已消耗殆尽。就像人到了老年要退休一样,为国家整整奉献了60 年后的今天,它已被保护性地改建成一座矿山公园,成了金陵新48 景之一,供人们参观游览。

  瞻仰了纪念碑,我们一行顺着坡道缓缓向矿区走去。山坡上一片片的迎春花,绽吐着黄色的花蕊,似乎在欢迎久违的熟人。前行数百米,眼前出现了一片杂树林,透过斑驳稀疏的树丛,褐黄色的山体若隐若现,原来到了露天采矿场。当年工人们就是在这里把矿石一镐一锹的刨出来,再一车一车运出去。

  面对因长年采矿而形成的大峡谷,裸露出的岩层剖面如同刀劈斧削过,好似一个宽阔强壮的胸脯布满了道道伤痕,我的内心受到巨大的震撼,仿佛听到它在无声地诉说:瞧瞧吧,我为国家做出了多么大的牺牲和贡献。

  参观完露天矿场,我在路旁见到一株桃树,和周围枯黄的景色迥然不同,这株桃树上绽放的红花是那么的多,那么的鲜艳,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我不禁想到:这象征着春天又回到了这片古老的大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