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初中数学趣味化课堂的构建方式及策略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1649
陈 丽

  江西省丰城市秀市初级中学

  随着现阶段教学改革政策的深化落实,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展开学习时往往难以对其中较为枯燥且无趣的运算内容产生兴趣,导致在课堂中教师需要不断进行督促,但即便如此学生的学习效果仍相对较差。因此,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成为了现阶段主要的探究方向之一。

一、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趣味课堂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相对小学而言较为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压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设备展开教学,能够将原本较难理解的数学公式以较为直观的方式进行展现,将数学教材中较为枯燥乏味的定理以趣味性较高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有效性。[1]

  例如在对《平行线及其判定》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便可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进行展示,并通过调整多画面中两条线的关系进行展示,帮助学生逐渐理解线的平行、相交及垂直。在学生理解较为基础的内容后,教师便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木条作为材料引导学生尝试进行验证,并对其中各个角进行引导,帮助学生从角入手进行平行线的判定和思考如在两条线中做垂线,产生的4个角皆为90°请问两条线平行吗?两条线做垂线但4个角并不是90°,分别由两个35°角、两个65°角组成,这两条线是平行线吗?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以较为直观简便的方式进行知识的掌握,对原本较为枯燥的内容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课堂中也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积极进行参与和学习,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参与。

二、优化教学情境,提升课堂趣味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教学情境的构建,不仅能够以较高的趣味性和代入感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进行知识的学习,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逐渐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学习能力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2]

  例如在对《轴对称》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较为生活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理解。首先,教师可通过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轴对称图形进行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引导学生逐渐进入到学习状态中。随后,教师便可通过较为典型的生活化案例展开引导如镜子、玻璃等进行实际的演示。学生在掌握较为基础的内容后教师便可通过练习题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应用和更深层次的掌握,如:三角形ABC与abc是关于直线MQ对称的两个三角形,ABC分别是abc的对称点,在其中又A到a作线段,B到b作线段,C到c作线段,这三段与轴线MQ分别是什么关系?学生在看到题目时往往能够以较为简单的方式了解其为垂直关系,教师可引导学生以角作为验证方式进行表达。学生在经过思考后能够以较为简单的方式进行运算,在直线MQ上以A到a的交叉点作点D,通过辅助点的方式得出90°角并逐渐验证出三条线与MQ的关系为垂直关系。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和良好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及核心素养发展都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小组合作学习,感受趣味课堂

初中阶段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相对较为抽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充分意识到学生学习能力存在的差异性,通过科学合理的小组构建帮助学生在交流和探讨中理解知识,正确完成初中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对《二元一次方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便可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教师在教学导入环节可通过学生掌握的一元一次方程进行复习,帮助学生进行方程概念的复习和盘点,随后,教师可融入探究式学习法,以小组为单位对教材中的知识展开探索,并以解开教师给出的题目为基础进行学习。学生在经过交流和探索后,能够对教师给出的题目逐渐进行解析,题目如下:一批同学看电影,如果每3人坐一张长条椅上,则有25人没有座位。若四人一桌,只有四个座位空着,问有几个学生,还有几个座位?若x=1 y=-2 是关于x. y 方程ax-by=1的一个解,且a+b=-3 则5a+2b=?通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探索,能够逐渐得知学生共有148人,5a+2b=27,充分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进行培养。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趣味化课堂的构建,教师首先便应充分识到趣味化课堂构建的意义,积极改进自身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应用多种渠道及素材展开拓展知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