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0998
徐雪然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九十六中学

一、在初中开展道法课程的重要性

1.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初中生正处于学生成长的特殊时期,学生正经历着身心的巨变,心智也逐渐成熟,更容易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消极价值观的作用很容易使其正确的价值观受到扭曲和影响。而初中道法课程则能帮助学生正确、客观看待事物、辩证分析问题,使其了解自身的道德素养,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和成型。

2.有利于学生进行合理的自我保护。

初中生都比较活泼、好动,一旦遇到问题很容易冲动行事,一时的意气用事很容易导致他们无法正确的看待问题,出现一些不合理的言行。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给社会各界造成了极大地不良影响,初中道法课程则能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行为,了解并斧正那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除了修正自己外,还可以让学生面对侵害时,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为初中生的成长保驾护航。[1]

3.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初中道法教学中,对学生道德、价值观和法律知识方面均有重要影响,能锻造学生行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律观,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升初中道法教学质量的策略

1.深挖本土教学资源,设置生活化教学情境。

新课标要求教学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2]该要求在道法课程中也同样适用。在初中生周边,每天都发生各种事情,特别是一些身边的小事就可以作为思品教学的素材。如教师能发现并利用生活化场景或案例来进行道法教学,如粮食浪费、零用钱的使用等,将这些生活化场景与教材中的“承担责任、社会服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内容联系起来,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认识自己的行为,将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教育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

2.以学案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课程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3]预习在初中道法课程教学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是帮助学生培养自主探究学习意识的一个有效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自己找到教学难重点,通过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做到心中有数,再经过教师的讲解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这都是课前预习充分的结果。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还可以扩展知识背景,建立合作学习习惯。因此,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高效预习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一项有效措施。为提升学生的预习和学习效果,教师应加强学案备课,巧妙设计问题,提升学生的探索欲望。在学案设计中,教师应掌握三点基本原则,即基础知识原则、学法指导原则和提高能力原则。要求学生必须根据教师的导学案进行预习,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和综合评价,这样才能提升预习效果,提升课堂效率。在评价过程中,除综合评定外,教师还可通过对个别学生进行针对性提问的方法,来了解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

3.灵活选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改之后,初中道法教学方法也有了相应的调整,教学方式更为灵活,方法多样,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如,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中,通过探究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的联合应用,学生们对道法知识构架有了更全面的认知,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如,在“老人在路上摔倒要不要扶”的问题中,笔者要分组辩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了解到如何在符合伦理道德的前提下,帮助他人,进行自我保护。此外,媒体教学方式也帮助教师将抽象的道法知识具象化,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力,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4.适当引入实事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时事政治所设计的范围非常广,对初中生而言其理解力和事物的接受力是有限的,因此,在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时往往不够全面,容易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影响,经常会看见事物的表面就妄下断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深入思考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勤思苦学的习惯,在讨论和探究中,挖掘时事政治的内涵。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思想展示的空间和平台,即便面对错误的言论和思路,教师也应认真纠正指导,不可讥讽、批评,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同时,激发其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道法课程作为初中生学习中的必经阶段,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影响,是学生认知真善美、建立积极、正确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初中道法课程教学,立足课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实际案例,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身为初中道法教师,必须从全面育人理念出发,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培育学生,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贡献社会的人才。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