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市第二中学
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质量,是每位音乐教师都十分注重的问题,由于现在小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因此音乐课堂是学生为数不多,能够放松的课程,因此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利用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环节,借助网络信息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音乐体验,促进音乐课堂的高效构建。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音乐情境
创设情境教学已经成为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不约而同的一种手段,教师在创设音乐情境时,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为学生带来多重感官的体验,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能够通过欣赏音乐视频观看音乐图片,倾听音乐故事,了解音乐信息等多个方面,来得到丰富的学习情境,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音乐课堂的效率。[1]教师在设计音乐课堂时,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进行合理的设计,例如,在学习《嘎达梅林》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并向学生提问:“通过观察这些图片,你们能够猜出这是哪一个少数民族吗?”由于该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很快就能给出答案,教师再继续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嘎达梅林》这首歌,并在播放前给学生做出引导:“在蒙古高原上住着一群勇敢善战的蒙古族,在这个民族中,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人物,他就是成吉思汗,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另一位蒙古英雄-嘎达梅林,这首歌展示了嘎达梅林的故事,让我们来细细聆听:”在教师做课前引导后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得到吸引课堂的教学,也会更加地顺利。可见,教师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前先给学生用图片进行课程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再通过创设情景进行生动的讲解,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时有情感基础,使得学习的效率更高。
二、运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
在音乐课堂上,多媒体、白板等多种信息技术都能得到丰富的应用,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要学习的歌曲,学生通过反复听音乐来加深,对于音乐课堂的印象。[2]而电子白板能够使师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增强课堂的交流,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视频来展开音乐主题的讲解,这样能够逐个击破音乐教学的难点,让学生通过观赏视频,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内容,通过这些方式,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丰富课堂的教学手段,使得训练的效果显著。例如,在教学《天堂》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这首独奏曲,并向学生提出问题:“这首歌是用什么乐器,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这个问题很简单,学生很快就能给出答案:“这首歌的名字叫《天堂》,运用的乐器是马头琴,”教师在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基础上,让学生继续学习,跟着伴奏进行学唱,为营造更加活跃的氛围,教师在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一位同学在歌唱过程中进行歌词的朗读,将前奏、诵读、歌唱几个环节,联系一起使课堂的氛围变得富有趣味,这样不仅能够使得课堂的进程更快,也能够使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深刻。可见,教师在教学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设计多重的程序,能够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拥有更多情感体验,使学生快速地融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运用信息技术,开展音乐训练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教学辅助,这是十分常见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平台公布的任务,让学生进行搜集音乐方面的信息材料,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媒体手段来制作音乐作品,给学生在音乐课上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例如,在学习《梦驼铃》这一首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知识搜集,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展示,让学生对于《梦驼铃》歌曲的各个版本有一定的认识,为了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从网上下载歌曲伴奏,通过手机或者其他工具自制《梦驼铃》这首歌的MV,让学生自己搜集背景画面,再导入自己所唱的音频,通过网络的形式发到班级共享平台,老师在学生的作品中进行筛选,将优秀作品展示给班级的同学,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得课堂的教学氛围更加浓烈,学生也能得到更加丰富的音乐感知。另外,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布置视频制作的任务,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快速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扩大了音乐训练的范围,有效地塑造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在音乐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符合新课标发展的要求,能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现代学生有着丰富的信息技术应用体验,教师运用网络来展开音乐教学,其更能够获得学生的喜爱,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让学生对于音乐课的兴趣更加浓烈,运用信息技术也给教师带来了许多选择,给教师的课堂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不断地优化课堂,使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得到有效的融合,为学生带来了良好的中学音乐课堂体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