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中学
?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体育教学
吴四华
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中学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进步的重大体现,新课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针对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也让教学内容更容易为学生所接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应遵照新课程标准下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得以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体育;改革
新课标强调体育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提出了在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维度上完成中小学体育课程的任务。并要求从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出发,依据学校的场地和器材的实际条件组织教学,让学生真正走进体育,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学会科学的健身方法,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一、学生要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老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培养学生。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一直都是以老师的讲授为重点,而学生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位置。在新理念下的体育教育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1.培养体育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必要的体育学习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体育乐趣,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感受它的魅力,这样有了情感的牵引体育学习便能更容易地开展和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条件和兴趣爱好,提出适当的建议和要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性,由他们制订适合自己的体育学习规划。这样,学生就能从自身特点出发,自主选择体育活动项目,在练习中对自身进行不断调整和改进。在加强学生的自主性的同时提高体育活动的趣味性。
2.激发学生热情。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评价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对老师的评价可以监督教学质量、及时发现问题,进而不断提高初中体育教学工作质量。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依据不能仅限于学生的体育成绩和名次,而应从各方面出发,如,学生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对于那些受到身体素质限制但依然表现积极的学生,老师要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要多发现学生的优点,挖掘学生潜能,评价也要以鼓励为主。在和谐的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老师采取合适的教学法
新课程下的教学着重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施教。老师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比如,在跑步姿势教学中,老师可以在教授方法前先组织一场跑步比赛,在比赛过程中认真观察学生的姿势、动作,并给予所有学生恰当的表扬。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再讲解跑步的要领和技巧,让在比赛中表现不甚良好的学生体验老师教授的方法。再比如,老师在讲标枪的投掷时,让学生先分组体验投掷标枪,看怎样的手感和力量可以使标枪投掷得更远,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由老师讲解并示范投掷的动作。在整个过程中,老师摒弃传统教学方法,改变了以自身为中心的习惯,让学生成为主体,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共鸣,加深学生对跑步要点的记忆。三、老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体育教学在新的理念下要求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这也对体育老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体育老师的专业知识应该是处于一个稳步上升的过程中的,且需要随着教学要求的提高而不断完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以满足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学在整个初中教学中都处于特殊地位,它脱离了传统的课堂授课,而是老师通过自己的身体语言、动作示范让学生体会其中含义。因此,体育教学对老师的基本要求就是动作正确规范、语言表达准确,因为这直接关系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些基本教学的要求需要老师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达到。
体育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娴熟的运动技巧。如果一个具有丰富理论知识的体育老师在给学生讲解篮球的打法时,只是在讲手应该放在哪里,球应该怎么拿,在哪个线外投球是三分球,那么学生学到的也只能是纯理论,对怎样打好篮球还是不明白。体育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背熟“后卫”、“前锋”的概念,而是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和快感。如果体育教学变成了空洞的理论,那么就失去其本身的目的和意义。所以体育老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在教会学生理论的同时,传授体育技能,让学生在运动中快乐地学习理论。
体育教学不单单是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教授,也是体育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为了从多方面使学生的整体水平提升,尤其是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从体能、技能、情感、意志方面对学生展开教学,从而促进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初中体育教学在新时代下更好地发展。
[1]程学良.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体育教学的转型[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1(7):6-7.
[2]李娅.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4(12).
[3]何卫龙.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1(03):53-54.
[4]全卫根.新课改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1(77):150-151.
[5]薛峰.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体育教学[J].新课程:下,2011(12):14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