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站成一棵草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7424
●陈桂珍

  《全唐诗》是一个美不胜收的诗歌宝库,其中藏满浩如繁星的传世瑰宝。但是每个时代都出于各自的需要编选诗集,浩如烟海的《全唐诗》中却有太多的好诗沉睡其中,默默无闻。

  的确,不是所有的佳句都有千古留香的机遇,也不是所有的诗人都有扬名立万的条件。“家家只是栽桃李,独自无根到处生。”(李山甫)“但是秕糠微细物,等闲抬举到青云。”(罗隐)“风前灯易灭,川上月难留。”(刘希夷)在诗人们的笔下,我们仿佛能看到当年落花之下荒草阶前那清癯的容颜、单薄的身形。他们感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感叹遇人不淑、岁月蹉跎,感叹自己成不了一棵大树,一棵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可以为后人创造福祉的大树。从古到今,多少贤才高士流落草野,虽然满腹经纶,却无人识遇,只得寄情山林花草聊以自慰。所谓“龙鱼失水难为用,龟玉蒙尘未见珍”,真是落魄文人们的悲哀啊!

  是啊,又有谁想成为草呢?世人都想成为一棵大树,而不是一棵草。草在人们眼里是多么不起眼啊,草包、草莽、草率、草根、杂草、野草、落草为寇、草菅人命等等,草是不认真不细致、是渺小无能,草成不了大器。当然也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类,那是绝对赞美草的。记得小时候,老师让我们写命题作文时,就有《站成一棵树》,教育我们从小就要树立远大志向,立志成才。用“站成一棵树”到谷歌搜索,出来的相关内容有四十六万七千条。用“站成一棵草”到谷歌搜索,出来的相关词条依旧是“站成一棵树”。看来,人们在潜意识里是多么的要求上进啊,尽管已经到了信息化社会,可是连搜索引擎都依然跟随着人类的思维惯性。大自然是奥妙无穷的,山林和树木都是有血肉和记忆的,哪怕是一棵草,也有自己生命的方向,草的血脉、草的语言不是我们俗人的眼睛可以看得明白的。沦落草野的高才贤士也有自己生命的方向,即使成为一棵草,一棵生命短暂的草,他们也一样灿烂地绿着,向大地展示自己最美丽的身姿,哪怕沉睡千年,也不遗憾。要站成一棵这样的草,真是不容易!

  有一次,爬到黄仰尖山顶,光秃秃的山顶没有一棵树,居然有一小批绿色的小草!在强劲的西北风中,小草不住地弯腰低头,努力渴望着阳光的青睐。草们懂得:只要活着,种种的磨难和挫折就不能打倒那一颗追随阳光向上生长的雄心。草们明白生命短暂得可怕,所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何必跟树争高低呀?树有树的使命,草有草的方向。草以自己的方式生长,以自己的语言说话,不为眼前的功名利禄而劳神,宁静而从容,淡泊而豁达。“真味是淡,至人如常”,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曾读过陆游的《一壶歌》,总忘不了他对人生的大彻大悟——“看尽人间废兴,不曾富贵不曾穷”。陆游写《一壶歌》,从一壶酒中悟透人间万事。看遍了人间兴废盛衰的千万事之后,终于发现,人生在世,谁也都不曾富贵,谁也都不曾穷苦。作为智者,当他看懂人生成败之后,自然就不太把得失放在心上了,浮世的种种功利声名都幻化成了过眼烟云,而心灵也在这种冷冽清远的意境中变得透明纯粹起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物我两忘,心如止水。在与世俗的抗争中,我们应该珍惜心中那份美好的诗意追求,坚守内心的一片净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