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教子以德育人——指导家长把德育贯穿于家庭教育之中
郭雨信
河北省邯郸经济开发区南屯头小学
我们常把少年儿童比作花朵、比作初升的太阳,喻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可以说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子女的未来寄予希望,从而加大对孩子教育的投资力度,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然而在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有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校教育,从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德育教育,以至于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何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亲子观和成才观,帮助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核心是“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观点,指导家长把德育贯穿于家庭教育之中,是我们每位从事教育工作及家庭教育工作者的责任。经过近几年从事学校教育工作和兼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总结了几点体会如下:
一、端正思想,学习规范,为做好指导工作砸实基础
首先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围绕家庭教育计划的要求,学习有关儿童保护的政策、法规,研究家长和儿童的心理,学习先进家庭教育的经验,提高自身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为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砸实基础。二、帮助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核心是“为国教子、以德育人”
每个家庭对于家庭教育的观念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家长自己没有上过学,或者文化水平较低,失去了较多的个人理想,于是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来实现自己的愿望,是属于补偿型的;有的家长经常拿别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较,总想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强,是属于攀比型的;有的家长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希望孩子能光宗耀祖、出人头地,是属于虚荣型的。这些家长把孩子的发展划定在自己确立的小圈子之中,剥夺了孩子生活的快乐、发展的自由、个性的独立,而缺乏对孩子进行德育、缺乏对孩子进行树立远大理想、长大报效祖国的教育。所以说帮助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核心是“为国教子、以德育人”是非常重要的。三、指导家长学习先进的家庭教育知识
不同的家庭走出不同的儿童,那是因为不同家长的教育水平不同。家庭教育做得好的家庭,家长能够充分审视孩子的发展水平,发现孩子的优点长处,肯定孩子的成绩,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尊重孩子的意见,总会以平等的身份、朋友的姿态同孩子进行沟通,指导孩子辨别是非、对错,促使孩子进步。比如,优秀的家长会主动地和孩子谈心,能够耐心地听孩子辩解,不高兴时不会向孩子发脾气,在孩子发现问题时能够和孩子一同研究,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帮助,在孩子失败时能够帮其分析失败原因,共同寻求解决办法,而不是对孩子说“你真笨”。四、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亲子观和成才观
孩子一出生,家长就希望孩子健康、活泼;孩子进入校园,家长希望孩子考第一,比别的孩子强。当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但是“伟人、名人”毕竟是少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更需要更多普普通通的劳动者,需要大批的“常人”。我经常建议家长对儿童树立“常人”观念,在家庭教育中,不但要“育才”,更重要的是要“育人”,尤其是要注重“以德育人”。过高的期望反而会加重孩子的负担,起到相反的效果。在家庭教育中不能泯灭儿童的天性,对孩子需要关爱,而非溺爱;对孩子的成长需要赞美、期望、教诲和等待,而不是用自己的理想对孩子进行高压打造,否则会拔苗助长,得不偿失。五、指导家长注重儿童思想道德建设
现在家庭大多为独生子女,平日娇生惯养,被视为“小皇帝,小公主”。家长对孩子的言行听之任之,缺乏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更有甚者怕独生子女长大后人单力薄,遇事吃亏,以至于在教育孩子时是让孩子不能吃别人的亏,导致孩子事事争强,有时出手打人,张口骂人。前些时候去同学家串门,看到他的儿子想要抱他一下,也许是眼生的缘故,孩子的一句“王八蛋”让我缩回了伸出去的手,急的同学伸手就要打他,弄得好不尴尬。六、让家长认识到“言传身教”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孩子是一张白纸,家长是他们的第一执笔人。家长的言谈举止、道德品行,无论好坏,都会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都会在孩子洁白无瑕、天真淳朴的心灵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痕。我们常说“身教”胜于“言传”,而把“言传”、“身教”结合起来用于家庭教育中会起到更好的效果。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围绕家庭教育计划目标要求,指导家长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帮助家长树立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核心的家庭教育观,把德育贯穿于家庭教育之中,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做出贡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