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自主学习
陈华
江西省鄱阳县四十里街镇第一中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做数学学习的主人,面对这一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我们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动脑筋、下功夫,让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进而主动地去钻研、去理解、去想象,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认识新知,掌握技巧。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探究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意义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学生要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和体验的方式来学数学。”也就是说,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创造、去感悟,从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学习兴趣教学是一种师生、生生多向交流的过程,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形成新知”阶段,教师要对主要错误或独特见解进行评讲,对学生探索出的成果进行归纳评价,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引导学生不断总结和反思,对探索出的成果进行系统化、网络化。比如在幂的运算这部分内容中,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往往把同底数幂相乘与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相乘与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相乘与同底数幂相除,这几个幂的性质相互混淆。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改变上课时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运用乘方的知识,弄明白同底数幂相乘相除、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所表示的意义,然后运用乘方的意义探索、推导这几个性质。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合作交流,自主学习,自己归纳总结出规律,从而使所获得的知识从以往的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数学即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开始,恰当地选用贴近生活的问题,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比如,学习了相似三角形和函数等知识后,测量树的高度。问题这样设计:怎样测量一棵树的高度?试针对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测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积极性很高,想到了许多老师不曾想到的问题:如树不高用竹竿直接测量;树高可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天气好可利用影子长与树高的关系计算;部分影子被房屋挡住怎么办?没太阳光树的顶部或底部又不能直接到达咋办……学生运用了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及三角函数的计算等等方法。
学生通过亲自参加探究性实践,在“考察”、“做”、“思考”中体验、经历、感受,形成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的、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水平,克服了众多的实际困难,按照自己的思考设计方案,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巨大推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相反,“强扭的瓜不甜”、“牛不喝水按不到河里”,如果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的学习,也仅仅是做做样子给老师和家长看而已,其效果必定是很差的。要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长盛不衰,学习的动力源源不绝,从而形成学习数学的良性循环,就要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有用,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种有用不仅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指在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路上有用。从表面上看,数学似乎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问,但如果把它同相关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对它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究。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高度评价了提出问题的意义:“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将是一项值得我们去实践和研究的课题。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曾说:“学生自己得来的任何一项知识,自己解决的任何一个问题,由于是他自己得来的,就比通过其他途径得来的要彻底地属于他自己所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时,可让学生在事先准备好的坐标纸上,亲自动手操作,进而得出结论。由于学生亲自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就学得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知识记得牢固。数学自主学习方法的掌握并非“朝夕之功”“立竿见影”,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1]张书铭.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探究[J].教育革新,2012,(10):31.
[2]张希振.谈初中数学课堂学生自主学习[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16):3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