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聋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闫林
河南省项城市聋哑学校
语文学科是一门以祖国语言文字为基础的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但是,这些基本要求对于聋哑学校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可能就非常困难了。聋哑学校的语文教学和我们一般的语文教学是有差异的,它不但肩负着培养学生形成基本的语言文字能力的基本任务,还影响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日后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面对这样的现实要求,如何科学$高效地进行聋哑学校的语文教学,就成为了我们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聋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不断发展,公平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发展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不仅使我们的孩子都能够享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也给那些身体上有缺陷的孩子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提供了保证,但是,教育工作者要清醒地认识到,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毕竟具有其特殊性,其中聋哑学生就是他们这一群体中相对数量比较大的部分。如何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开展针对聋哑学生的有效教学,使特殊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一、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如低年级是反复地、枯燥乏味地学词、学句,却忽略了词、句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则是被“教师灌输──分析段落大意──反复练习”的方式占据了主阵地,一些教师在“以学科为本”的同时,忽视了教育对象的发展,把聋生当成机器的复制品。本应是学习主人的学生们一直处于被动、压抑的地位,只有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资格。灌输与训练是聋哑学校进行语文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根本不能适应听障学生的学习需要,也不可能让他们去发现、去创造,更谈不上提高教学效率了。因此,教师应该打破这样的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与点拨的作用,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多为学生考虑,为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设想,并想出解决的方案,真正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动机,主动地去学习,教师也要转变教学观念,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更加的重要,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学会自己去学习。
二、练好基本功,把口语和手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听力的丧失或者严重下降,使他们的领悟和表达能力非常弱,很多问题尤其是和其他人交流,手语表达占了很大的比重。在这样的学生实际下,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要在保证自己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强化手语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把口语和手语两种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讲课时把语气、神态、手势随着课文内容的变化而表现出来,像一名哑剧演员把学生一步步引入课文中,并产生喜、怒、哀、乐的共鸣,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授课任务。关于手语的学习,作为教师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要积极学会手语,学好手语,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最好请有经验的教师能演练一次。每一节课提前准备,把要讲的内容进行演练,遇到不会的手语马上查找手语书,教师不要怕花费时间,手语书没有的要和同事一起研究,直到弄懂为止。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沟通、交流、嬉戏,学习生活手语。休息时间,和同事一起,用手语交流工作、沟通情感、探讨人生、研究社会,学习生活手语。工作时间,和领导研究教学时,探究教法、研究学法、争辩观点,学习学术手语。只掌握书面手语进行语文教学是不够的,必须掌握过硬的手语,运用自如的手语,成为一名准聋人。
三、贯彻直观教学原则,充分利用挂图和实物进行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除了重视口语、手语教学以外,利用挂图和实物进行教学也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对于聋哑学生非常重要,由于他们的听觉障碍,他们对生活和社会中的事物了解不全面。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弥补学生这方面的缺憾呢?笔者认为充分利用挂图和实物教学这种方法就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在一次公开课的教学中,执教者想把《瓢虫和蚜虫》这篇课文作为公开课,当时有些教师说这篇课文不好讲,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不了解。听了他们的劝解,执教者反复考虑后认为这些教师的说法有道理,从课文内容来讲让学生来理解确实困难,但是课本每一篇文章都要进行讲授,也不能把好讲的学生接触到的进行讲解,而其他的课文弃之不讲,必须来一次探索,就是失败了也要在失败中吸取一些经验。因此,执教者首先对课文进行了研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课文的插图,并到菜地里找来白菜和萝卜的叶子,捉来了瓢虫和蚜虫,用这些实物做教具,就可以简单、清楚地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蚜虫专吃白菜和萝卜的叶子是害虫,而瓢虫又专吃蚜虫当然就是益虫了。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不仅看到了活生生的事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了解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信心,而且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1]刘建祯.聋哑学校语文教学的初探[J].学周刊,2014,(2).
[2]吴敏.对聋哑学校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2014,(5).
[3]任凤杰.对聋哑学校语文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