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纪念新红学100周年、中国红楼梦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1年学术年会致辞

时间:2023/11/9 作者: 红楼梦学刊 热度: 15565
张庆善 胡德平 韩子勇 钟英华

  尊敬的胡德平会长、韩子勇院长、钟英华校长,

  尊敬的各位与会专家学者、各位嘉宾朋友:

  大家上午好!

  由中国红楼梦学会、天津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红楼梦学刊》编辑部、天津红楼梦研究会承办,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资助的“纪念新红学100周年、中国红楼梦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1年学术年会”,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不久,我们国家隆重举行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举国一片欢腾,特别是7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庄严、热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振奋人心的重要讲话,并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的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这庄严的宣告,令国人倍受鼓舞。

  过去的一百年,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贫穷落后、一穷二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华民族已傲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过去的2020年,对中国人来说,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从去年年初开始的抗击新冠病毒的武汉壮举,整整一年多的时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凭着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成功地控制住了新冠病毒的肆虐袭扰,令世人瞩目,十四亿中国人无不感到自豪和骄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富裕富强的新中国,经历了2020年的中国人,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中国人,经历了苦难辉煌一百年的中国人,对这句非常熟悉的话,一定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就红学而言,2021年也是特别值得纪念的一年。2021年《红楼梦学刊》已出刊200辑,新红学诞生100年,《红楼梦》程甲本问世230周年。中国红楼梦学会成立于1980年7月30日,原本计划在去年这个时间举办纪念中国红楼梦学会成立40周年大会,因疫情的原因,推到今年举办,正好和纪念新红学百年活动放到一起,冥冥之中,命运对我们似乎有一种特殊的关照,这为我们的纪念活动增加了更丰富的内涵。

  在红学史上,新红学的建立是一个里程碑,对红学的进程影响巨大,至今我们仍受着新红学的影响,今天的红学成就就是建立在新红学奠定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要向所有为新红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前辈们致敬。

  当然,纪念新红学100年,不只是为了回忆、感谢、致敬,重要的在于总结、反思、研究,为下一个红学百年再出发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才是我们纪念新红学百年的根本目的和要求。科学地回顾和总结新红学百年历程,关键在于“科学”。何为“科学”?就是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历史为坐标,以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审视新红学百年历程。不可否认,新红学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它的存在及其发展、演变,存在的问题也确实不少。科学地总结新红学百年历程,还要有反思的学术精神,我们要看到新红学既给《红楼梦》研究带来繁荣发展,也带来不少负面的效应,这主要是“自传说”的影响和蜕变。因此,能否科学地研究、总结新红学百年,关系到红学事业能否健康地发展,关系到红学的未来。

  在百年红学史上,1979年以来的新时期红学无疑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建所、《红楼梦学刊》、《红楼梦研究集刊》创刊一样,中国红楼梦学会的成立也是新时期红学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红楼梦学会的成立对新时期红学发展发挥的作用更大。

  纵观百年红学史,新时期红学无疑是成果最为丰硕的时期,红学成为当代“显学”,正是新时期红学的重要成果。新时期红学打破了几十年的思想禁锢,打破了学术研究的禁区,使得《红楼梦》研究逐渐转入了正常的学术轨道。新时期红学的重要标志是:学术研究多元化,学术成果丰富,学术视野开阔,学术研究深入,以及学术组织、学术刊物、学术活动、学术争鸣、学术交流特别是国际间的学术文化交流纷纷涌现。学术研究的氛围越来越好,在《红楼梦》研究中没有禁区、没有限制、没有顾虑,红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而这一切都与中国红楼梦学会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红楼梦学会是一个群众性的社会学术团体,其宗旨就是团结联系组织全国的《红楼梦》研究者和爱好者,推动《红楼梦》的学术研究与当代传播。从1980年成立至今,中国红楼梦学会组织举办了20多次规模较大的学术研讨会,包括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国际性学术研讨会、中青年学术研讨会等。其中重要的会议有:1997年北京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2003年纪念伟大文学家曹雪芹逝世240周年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2004年扬州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2006年大同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2009年蓬莱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2010年纪念中国红楼梦学会成立30周年暨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2013年纪念伟大作家曹雪芹逝世250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2017年深圳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等。近年来,中国红楼梦学会还与有关方面合作,举办了恭王府与《红楼梦》系列讲座、正定《红楼梦》讲堂、无锡《红楼梦》讲堂等,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

  中国红楼梦学会现有会员850人,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红楼梦学会十分重视与各高校、各研究机构以及各地方红楼梦学会的联系与合作,关注《红楼梦》学术研究的发展,关注《红楼梦》的当代传播,努力推动《红楼梦》走向世界。

  2019年,中国红楼梦学会申报了由国家社科基金组织遴选的“学术性社会团体”评定项目。最终,中国红楼梦学会进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联系全国性社科学术社团”资助名录,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主要包括:学术会议、学术研究、国际学术交流等。2020年,中国红楼梦学会申报的两个项目都得到立项:即2021年中国红楼梦学会学术年会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系列研究”。我们这次学术年会就是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项目。在前不久,我们又得到好消息,中国红楼梦学会今年申报的两个项目,即2022年学术年会和“《红楼梦》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研究”,已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立项。

  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和研究《红楼梦》,为什么还要有一个中国红楼梦学会?我想答案就在于“伟大的曹雪芹,不朽的《红楼梦》”这两句话上。2017年在深圳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上,我们提出“文化自信与《红楼梦》的当代传播”,这实际上也是回答我们为什么要读《红楼梦》、要研究《红楼梦》这个问题。因为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红楼梦》,因为阅读和研究《红楼梦》可以提升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正如同英国不能没有莎士比亚、俄国不能没有普希金、托尔斯泰一样,中国不能没有曹雪芹与《红楼梦》,曹雪芹与《红楼梦》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文学经典,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曹雪芹是一位超越了时代和传统的伟大天才,他以如椽之笔,书写传神之作,它以画卷的形式镌刻了一个民族的心灵史。我们无论是研究曹雪芹的生平和家世、研究《红楼梦》版本,还是研究《红楼梦》的思想艺术,其目的都是为了接近这座伟大的文学丰碑,正确地认识这部伟大作品的深厚内涵与文化价值,以便使我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时代对话,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满足人们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朋友,今天、明天两天,我们将就《红楼梦》研究诸多话题,进行深入研讨,寄希望于本次学术年会开得圆满成功,取得丰硕学术成果。

  我们开一次这样规模的学术年会十分不容易,没有各个方面的关心和帮助,我们是很难成功地举办一次学术年会的。我们非常感谢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对于本次学术年会的资助和指导;非常感谢文旅部办公厅、社团办多年来对中国红楼梦学会的关心和指导;非常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感谢韩子勇院长、祝东力副院长对我们的大力支持。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红楼梦学刊》编辑部的年轻同志承担了本次学术年会的全部筹备工作。中国红楼梦学会从成立到不断发展都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有着深深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没有中国艺术研究院和红楼梦研究所就不会有中国红楼梦学会。我们非常感谢天津师范大学和钟英华校长对本次学术年会的资助支持,非常感谢天津红楼梦研究会对本次学术年会的资助支持;非常感谢吕启祥、张俊、应必诚、张书才、陈熙中、黄安年等诸位前辈老师冒着酷暑莅临大会,这是对我们极大的激励和鼓舞;非常感谢胡德平先生对中国红楼梦学会和本次学术年会的关心和支持;非常感谢欧阳奋强、邓婕、袁玫、吴晓东、沈琳、胡泽红、孙彩虹、程荣、戴建明等87版剧组的朋友们参加本次学术年会,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对《红楼梦》的当代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你们的莅临又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回忆”;非常感谢彭连熙、贾万庆、陈志伟、谭凤环、沈琳、许军杰等朋友带来你们的画作,为本次学术年会增光添彩。非常感谢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对本次学术年会的关注,希望你们多多报道这次纪念活动,因为围绕曹雪芹和《红楼梦》有说不尽的话题。非常感谢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们对中国红楼梦学会和本次学术年会的大力支持,当然也可以不感谢各位,因为中国红楼梦学会就是我们自己的大家庭,搞好《红楼梦》研究,推动《红楼梦》的当代传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就不客气了。当然,这个大家庭也包括我以上“非常感谢”的各位师长朋友。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朋友,今年是新红学100年,明年就是101年了,是新的百年的开始。红学寄希望于再出发,寄希望年青一代,寄希望于第二个百年红学更加辉煌。让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为《红楼梦》的当代传播,为坚定民族文化自信,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本文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邮编:100029)

  韩子勇院长、庆善会长、钟校长、各位参会代表:

  大家上午好!

  2021年是新红学诞生100周年,首先我代表“北京曹雪芹学会”向“中国红楼梦学会”举办这次纪念会深表感谢,同时也对中国红楼梦学会成立4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

  经陈独秀授意,再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多方努力,1921年3月胡适先生终于完成《红楼梦考证》(初稿);1921年4月,陈独秀先生立即撰文《〈红楼梦〉(我以为用“石头记”好些)新叙》,与之呼应。1921年5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新版《红楼梦》,并把胡、陈两位先生的两篇专文刊登书前,作为序言。“新红学”百年研究之幕自此拉开。

  亚东图书馆的东家是汪孟邹,陈独秀则是亚东图书馆的资金筹措人和众多作者的举荐人,他们二人都是安徽同乡。胡适可巧又和汪孟邹、汪原放都是安徽人。在亚东图书馆新版《红楼梦》环环相扣的出版过程中,陈独秀无疑是一位关键的核心人物,一位重要的策划者。他们共同的目的,是借新版《红楼梦》推广白话文,却不曾想,这一事件对中国的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2年9月,陈独秀又在亚东图书馆创办了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杂志,汪原放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回顾这段历史,我想说,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他了解中国文化,熟悉中国历史,这和他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不矛盾,而且还大有补益。请看他在《独秀文存》的自序中指出“文学是社会思想变迁的产物”。这是他关于文学和社会关系极其朴素明白的一种科学认识。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用“民主”“科学”的理念,反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旧文化、旧伦理、旧道德、旧观念。他既需要西方外来先进思想的武装,又迫切需要本土优秀文化与之对接。因为他知道,外来文化不可能平行移植于中国故土,所以他寻遍二千年来,中国文学的“变迁物”如何与新文化相联对接,可惜他见到的多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作品,唯有《红楼梦》一书“不落俗套”,“为闺阁昭传”,专述作者自己如何“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这不正是一部批判旧文化、旧伦理、旧道德、旧观念的文学作品!陈独秀在《新叙》中说:“至于考证《石头记》是指何代何人的事迹,这也是把《石头记》当作善述故事,不是把他当作善写人情的小说。”他尊重胡适,这话也是对胡适善意的批评。中国红楼梦学会一直强调对《红楼梦》的文本研究,这个方向十分正确,也恰是陈独秀强调《红楼梦》之所以成为文学小说、言情小说的道理。今天,我们纪念新红学100年,就是在纪念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诞辰,同样也应该纪念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同志。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我想说的是,20世纪80年代冯其庸先生为《曹学丛刊》(群众出版社1986年出版)写过一篇文章,谈《关于曹雪芹的研究》。提出必须进一步展开对曹雪芹的研究,这是“红学研究者们对广大读者应负的一点责任”。因为曹雪芹是“以他身经的时代、家庭和个人的生活遭遇作为他的小说的主要生活依据的”。冯先生还特别提出如果“有人指责把‘红学’变成‘曹学’,我们非但不应该加以拒绝,还应该表示欢迎。因为“曹雪芹这样一位伟大作家,因为研究他而形成一门专门学问,这为什么不好呢?”三十七年过去了,新红学百年过去了,人们对《红楼梦》、曹雪芹的研究进展很大,难道曹雪芹的生前文物、生活居所一点信息材料也没有吗?文物收藏大家张伯驹说过:对此新的材料,轻易肯定不可取,轻易否定也不可取。正确的态度,我认为冯先生说清楚了。

  我们知道,新文化运动许多突破口是从提倡通俗的白话文开始的,但它的成果却是革命性的,“红学”从戏语演变为我国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学科。《红楼梦》一书的文学性质及对文本意义的阐发和曹雪芹家世文物的研究,谁也离不开谁,今天更有荣则俱荣,损则俱损之势。更为重要的是,若以曹雪芹这个历史人物及其作品的研究为线索,系统梳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脉,能够对先秦诸子、司马迁,直至汤显祖、曹雪芹等人的文化、文学思想做一认真整理,这将大大有利于锻造中华民族的现实自信心。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本文作者:北京曹雪芹学会,邮编:100091)

  尊敬的张庆善会长、胡德平会长、钟英华校长,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很高兴能在这里参加“纪念新红学100周年、中国红楼梦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1年学术年会”。

  我认为这次会议的时间、地点都很有纪念意义。从时间来看,20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建党100周年,而新红学也发展到了第100个年头。从地点来看,我们现在所在的香山,有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的第一站——双清别墅,它见证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历程;而《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晚年也在西山生活过,这里留下了不少关于他的传说。可以说,我们这次会议的基调是红色的,是党史与红学史的“相映红”。

  另外,今年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70周年。一路走来,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新时期红学存在着紧密联系。197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在原国务院文化组《红楼梦》校订小组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同年5月,《红楼梦学刊》编委会也在北京成立。40余年来,红楼梦研究所涌现出周汝昌、冯其庸、李希凡等红学大家,为新时期红学的开拓和繁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红楼梦研究所的学术成果中,新校本《红楼梦》、《红楼梦大辞典》等都经久不衰,至今仍有极大的影响力,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和我院建院后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之一。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红楼梦学刊》是红学领域最权威的期刊,多次被评为核心期刊以及最受欢迎期刊。《红楼梦学刊》不仅是学术发表、交流的平台,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红学作者队伍,见证着新时期红学的发展历程。

  近两年,红楼梦研究所与《红楼梦学刊》编辑部更凸显了学术评价、引领与示范作用,举办了多场“红学论坛”与作者见面会,广受好评。去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为弘扬优秀治学传统,激励当代学者,展现学术成果,推进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举办了不同领域的学术提名活动。其中,由《红楼梦学刊》编辑部承办、红楼梦研究所提供学术指导的“冯其庸红学论著学术提名”,即为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鲜明的问题意识、学术导向和创新精神。

  中国艺术研究院与中国红楼梦学会也有着很深的缘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冯其庸先生、张庆善先生都先后担任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红楼梦研究所与《红楼梦学刊》编辑部的很多同仁也都在学会中兼任职务。红楼梦研究所与《红楼梦学刊》的发展,一直与中国红楼梦学会互为羽翼,缺一不可。中国红楼梦学会成立40年来,在联系海内外红学研究者、促进红学繁荣、推动《红楼梦》普及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红楼梦学会在国内外组织召开了多次国际红学研讨会,不仅切实推进了《红楼梦》的研究,也产生了积极的国际影响,向世界展示了《红楼梦》这一中国文化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曾谈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汲取营养,获取力量,赋予时代精神”。《红楼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是我们民族心灵的深刻投射,也已经成为我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具有永恒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因而,《红楼梦》是说不尽的。我相信,本次会议的研讨,一定能继续推进《红楼梦》的研究,加深人们对《红楼梦》的理解,丰富《红楼梦》的时代文化内涵,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做出贡献。我想,这也应该是本次会议在建党100周年与新红学100周年之际召开的应有之义。

  最后,我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本文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邮编:100029)

  尊敬的庆善会长、德平部长、子勇院长、新林会长,

  各位红学家、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学者:

  大家好!非常高兴与各位相聚在美丽的香山。今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开启百年新征程之际,很荣幸天津师范大学能与中国红楼梦学会联合举办中国红楼梦学会成立四十周年暨新红学诞生百年的纪念盛会。红学与为党庆生的脉搏同频共振。我代表天津师范大学师生员工,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代表、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

  香山是个不寻常的地方。二百多年前,这里曾生活着一位文学奇才曹雪芹,就是他以如椽大笔为世人奉献了一部文化奇书《红楼梦》,曹雪芹凭借着这样一部奇书,奠定了在中国古代文学画廊中的大师地位;《红楼梦》只凭一部作品,就成为一门世界“显学”,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极致巅峰。这在中外文学史与文化史上极为少见。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二百多年来,《红楼梦》以其深邃的思想深度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千千万万的读者,造就了万万千千的“红迷”,人们以各自角度,对这一文学奇迹进行解读与诠释。一百年前,以胡适《红楼梦考证》问世为标志,以作者家世生平考证为主导的新红学,取代了牵强附会的旧红学,将红学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歩。在新红学诞生百年之际,我们敬重缅怀学术先辈的开拓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红学研究成为主流。改革开放后成立了中国红楼梦学会,在红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从此,全国红学工作者们,可以有组织地开展学术研究交流。之后,全国各地红学组织纷纷成立,召开各种不同形式的学术研讨会,一波波的“红学热”,催生出累累硕果。《红楼梦学刊》不但给广大红学研究者提供了宽广的学术平台,而且引导着红学健康发展的道路。在年届不惑之际,我们要向中国红楼梦学会表达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天津与北京近在咫尺,是红学的一片热土。这里有丰富的红学文化遗存,这里走出过蜚声中外的红学大家周汝昌,这里有源源不断的红学研究队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更呈现出活力四射、春色满园的新局面。2013年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成立,同时创办了会刊《红楼梦与津沽文化研究》,津门红学风生水起。天津师范大学是天津红学的重镇,更应该成为中国红学研究的积极助力者和推动者。元明清文学和《红楼梦》研究,一直是我校文学院古代文学的重要研究方向。我们举办过“首届全国中青年学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新世纪海峡两岸中青年学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和“京津冀红学高端论坛”;李厚基、汪道伦等红学专家在全国颇具影响。“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在学校文学院,拥有明清小说与红学研究博士研究方向。最近,学校将成立“天津师范大学红楼梦研究院”,对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加大支持力度,我所在的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也抱有浓厚兴趣,希望将四大名著中的杰作《红楼梦》进一步推向海外,讲好生动鲜活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让这部伟大的文学经典进一步绚丽绽放和遍布世界。

  已故的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冯其庸先生曾言:“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我们相信,说不尽的《红楼梦》,如日中天的红学,必将再添异彩,大放光芒,感染世界,熠熠生辉。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本文作者:天津师范大学,邮编:300387)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