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鲁迅在小说《幸福的家庭》中,曾描写一个青年作者。他整晚苦心孤诣地编构,“硬写”一篇题为《幸福的家庭》的小说,只为挣得几文维持生计的稿费。在1920年代,鲁迅笔下的这类苦闷的写作者相当普遍。学者姜涛在研究彼时的青年文学现象时认为,他们“处在幽闭的室内,挣扎于文字之中,想要完成一次创作,而写作的进程往往伴随着焦灼、怀疑和挫败,最终或‘硬写而不能’,或背离了初衷”。“硬写”,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出青年窘迫的文学生活。而对当代的青年诗人来说,其处境已是迥异;写诗的稿费寥寥如点心,难以为他们提供日常开销的支持。就生计层面而言,写诗不是一种必然,不是非写不可。他们中很少有人真正把写诗当作谋求收益之道,但这不意味着写作就是松绑。另一种框架之下的“硬写”依然在运行。在青年诗人那里,我们能读到这样一种现象:语言的神经紧绷,其纹络之张弛、语调之拿捏,透露着某种无意识的神经官能症。这种似乎刻意为之的不松懈,就生成机制而言,缘于一种诗歌思维的“硬碰硬”。或者说,缘于观念把持下,经验与修辞之间无处不在的张力。
阅读青年诗人刘阳鹤,他诗歌面貌的质地就给人一种偏“硬”之感。刘阳鹤长期寄居于学院,从事文艺学批评和研究,这决定了他现在和将来赖以生存的工作是学术研究,而非写诗。学院里,学科体制正在经历日益牢固的细密化和精微化。凡是投身学术的年轻人,都要经过一番严格的学术训练:思辨意识、逻辑打磨、理论演绎。而文艺学磅礴的理论,带给学生首当其冲是那些赫然、响亮的专业性名词。刘阳鹤的诗作,常常乞灵于他的知识训练。似乎透过文科的专业性名词,真理的面孔便能向我们显现:
坦白讲,我不是为更彻底的
灵修体验:学悟道,学高蹈者
纯粹的寂静主义。
——《正午的宗教》
上引的诗句,表明了刘阳鹤在处理经验时的某种意识。在这首以“宗教”为题的诗中,主要部分是描述登临山顶的宗教场所时的见闻,包括观察“树的摆荡”、点燃紫檀香、在人群中的回避与沉默。对于一次有目的性的攀登来说,这些顶多只能算是沿途风景;毕竟,超越性的体验才是真正的顶点。但《正午的宗教》实际上是在分享一次失败之旅,因为,“神秘的/时刻从未到来”。在这种情况下,诗人选择,且只能选择以间接性的指尖去触及神性经验。你只能去定义它,而不能去捕捉它,只能去描述它,而无法深入它。更何况,这一切都是以否定(“我不是”)的方式呈现。借用穆旦那个著名的二分法,“灵修体验”、“悟道”和“寂静主义”是外在于心灵风暴的:与其说是神学的“血液的激荡”,不如说是“脑神经的运用”。诗人使它们均以看似在场的形式,扮演缺席之物。
从《正午的宗教》诗句运作来看,分析性占主导。诗人开动他的概括力和判断力,去审视实际经验之不可能。当诗人将这种分析性发挥到一定程度时,就撇开要处理的对象而开始嬉戏自身。在一些诗句中,诗行的推进从局部发力,所依赖的是词语之间的关联性、戏剧性。诗人从声音乃至字形等“元语言”层面出发,开发不同词语之间隐蔽的关联性趣味。它们不无语言游戏的趣味,词语在能指的磁场中眉目传情,反而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此用心时所流露的激情,让人觉得,琢磨词语才是诗人的切身之事。当然,这样的词语嫁接术有时确实能触及一些深刻的思考,带给人意外的快乐。但在本质上,它们更像怡情的小赌,其特点是时灵时不灵:
寻欢的谷物,无法酿出祸水……
除非友人能读出狡黠的词,在杯壁上
耗尽一升的想象力——
一升,当然不是想当然的量:人生
几何,抑或几何人生?
只有少数人会把一生献给疑义
——《宴饮诗》
不过,对现代经验来说,分析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助于穿透其复杂浑浊而一窥本质。中国古典式的抒情方式在面对现代世界时,无法奏效。借用批评家敬文东的话,“分析即炸裂,分析即撕开,分析就是强迫人、事、情、物暴露自己,绽放和打开自己”。对刘阳鹤来说,分析是他处理对象最为核心的手段。与其说他是以分析肢解对象,不如说他诗中的对象本身就是带有分析性的。我们姑且可称之为,“分析性对象”。所以,“硬写”之于刘阳鹤,意味着诗歌处理对象,必然同时是精神化的一种思辨式追问:启动一首诗首先要全力启动智性。这种追问有时是质地坚硬的谈话,有时演绎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的自我辩难;诗意推行的路径,则布满了障碍式的断语、探询和迂回。
对刘阳鹤来说,分析是他处理对象最为核心的手段。与其说他是以分析肢解对象,不如说他诗中的对象本身就是带有分析性的
二
除此之外,他还常常从一个画面或情境受到启发,立即以隐喻、转喻等途径,借由知识语言展开一系列的透析和推衍。可以说他的诗是十分现代主义的,词句创制频繁出现,转承起合不期而遇。阅读它们,得做好跟随诗人思路的智力准备。加之他的语言考究,“拿腔拿调”,为避免漏洞而削砍了大量冗赘之词,这让诗读起来有种紧瘦之美:朝娇艳的花红簇拥,如展开
一种阵仗,在三原色理论上,混合出
即时的形态:既然保有抽象的
鸟的首级,那里自然也会有局部
自由的,与美的抗衡。
——《斡旋的花鸟》
刘阳鹤本身也曾实践绘画,这首诗可看作是一首绘画创作谈。诗人不是单纯地描述画面,而是运用分析的方式展开多维度切割。“三色原理”说明作画时颜料的运用规则,暗示诗人对作画法的熟稔。“抽象的/鸟的首级”告诉我们画家擅长的风格。“自由的,与美的抗衡”则是对他艺术创作的美学表白;而美学,正是诗人同时作为一名文艺学研究者最擅长的工作。这首诗没有多余的脂肪,短短几行就为一幅花鸟画搭起骨架。骨架本身的坚硬性和透明性,说明搭建者在动手前已有充分的智识准备。很多时候,刘阳鹤的经验对象也是美学对象。不论是以诗谈宗教、以诗论画,某种意义上都是典型的学院式的脑力劳动:它们是被谈论的对象,但本身暗含着一种被解说和分析的渴望。如果说宗教和艺术总是在学院人士那里寻找什么的话,那一定是在寻找被剖析、分解和批判的机会。刘阳鹤的诗就是在这样的互寻、互证的知识系统中施展发挥:在分析性的木桩上小心翼翼,拿捏腾挪,罕见放松、舒展筋骨的时刻。
阅读上述例子,刘阳鹤的诗像逻辑严谨的立论,即便是嬉戏诗也严格地寻找词语之间的关联。他的诗具备那种艾略特意义上的“非个人化”性质,即对直接感情的有效回避。这种回避是种过滤机制,表达的是对不节制抒情的不信任;即在这样一个认知分化的时代,一厢情愿的心声外溢均是存疑的。“非个人化”看似晦涩的表象下,实则在探索一个抵达理解的公约数。所以它也是种提醒机制:公约数出自于不同个人之间的共识,反过来对每个人造成关照。也就是说,“非个人化”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自我相对化。它不排斥自我,但总会设置一个自我的监察者。审视的目光造就时刻的自觉意识:
因甜蜜的目光,萦绕那缘自年末
不可估测的冬季预言。她值得,
拥有我
所有的不可能性:生活,被搁置在
他处?我们不谈时间
规划也需浅尝辄止,像品尝香辣的
牛肉砂锅
和着拉康的佐料——“爱是给予你
之所无”
——《盘中餐》
这首诗写的是一对情人年末约会,聚餐过程中的种种思忖。尽管有“甜蜜的目光”,但诗人全程都未放松下来去沉浸在绵绵情意中。对这份感情,他似乎感到不安(“不可估测的冬季预言”),又感到疑问(“生活,被搁置在他处?”)。即便是在美味的牛肉砂锅上桌时,他思考的还是拉康式的情爱问题:爱,就是对缺乏的补偿——此时,牛肉砂锅倒变成了爱之偿还的香辣隐喻。从享乐层面看,诗人未必太不解风情,让一次约会最后变成了一次心意的窥测与探询。但从另一方面,这首诗所保有的警惕,确保了激情佐料的适度,让爱情免于幼稚的伤害。《盘中餐》有另一个题目,“或爱的悖论”。它是一首成熟的爱情之诗,诗人的野心不算过分:如何在他与爱人之间搭起意义的桥梁。仅依靠真心的吐露远远不够。这首诗的难处在于找到两人话语的公约数,针对爱情问题,给予对方充分的探索空间和商讨的余地。追求流畅、和谐的诗不会这么做,在一首诗内,情思的分化和试探均构成了障碍。但刘阳鹤似乎并不惮于复杂性,他擅于在障碍之间谋求诗的生机,铺开伦理之维。
三
刘阳鹤出生于张家川,后来随家庭迁徙、求学奔波,先后在陕西、北京、上海等地辗转。他像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事业确定之前,天气的定位一直变动不居。在这种还不知道“明天醒来我会在哪一只鞋子里”(海子)的羁旅中,他的身份认同也逐渐苏醒。他曾在一篇短文中,回忆起与父亲就家族、民族和宗教等话题浅尝辄止的交谈。父亲蜻蜓点水的提及对一个世界观形成期的青年来说,是一个可探索的、充满诱惑的暗示。在现代生活和困厄的生计面前,个体的民族-宗教性的流失似乎势不可挡。信仰启蒙缺席的诗人,在认同撕扯之际,痛苦要远甚于那些生于传统之家的信徒。作为学习者,刘阳鹤则试图通过知识的追溯,重拾被遗忘身份归属:丝绸与淡水,它们牵引着骆驼商队的
命运如关隘。同时它们还绵延着
伊斯兰之光如灯油。
——《清真寓言》
对刘阳鹤来说,对信仰的认知没有多少成长经验,而始于对母族历史和知识的追认。在他身份认同有关的诗中,支撑诗意的主要是与伊斯兰有关的符号和著述。《清真寓言》中,诗人引用鲁米的名句,“让我们倾听芦笛的诉说!”在鲁米那里,芦笛比喻着芦苇从地里被收割后,日夜吟唱的分离之苦。引用鲁米,意味他对回归的神往。诗中用到黑石、索菲亚、安萨里、拜毡、麦斯吉徳等词语,提示读者诗人心之所系。但是,这些象征性符号并不能保障他回归的坦途。整首诗更像一场漫长的内心戏剧,主人公在诸种认识之间反复推拉辨析,充斥着无法控制的不确定感。在另一首《门上悬诗录》中,刘阳鹤借用古典阿拉伯“悬诗”的型制,以向张承志致敬的名义,梳理了他自己对民族问题的看法。与作为互文对象的作家张承志相比,刘阳鹤的感情有种理性加持下的平静和睿智。面对不堪的历史谜团,诗人带着反思决心,想要从各个侧面将其划剖开来。但问题的复杂性似乎超过了一首诗所能处理的范畴。在最后,诗人只有用安慰的口吻,像是自我劝诫到:“故此我们该洁净自己,听水声。”这或许说明,对一名知识分子来说,诗歌能承担的工作仍然只是去泄露心迹。值得注意的是,刘阳鹤经常用到不少限定表达的口头语,如“相比之下”、“何况”、“于我而言”等。它们能起到铺垫、调整节奏的作用;但若根据弗洛伊德的“口吃”理论,这些碎语本身也暴露了诗人在面对“身份”主题时的前后顾盼:
可口的甘霖。相比之下,我们极易
被赐予的恩典所围困。
纵使这围困,更像是一种恩典。何况在他看来,我们禁忌的
并非确切的。于我而言,她真实
——《清真寓言》
诗人思考艺术、自我和世界时,思想之力担任先锋。这样一种“主脑”的诗学,有时也会遭遇危机;其中之一,就是长期宅居学院造成的生活实感的匮乏。“对我来说,年纪尚轻使我并未遭遇到真正意义上的切实生活。”切实生活的隔离,与学院生活的沉浸一体两面。面对写作瓶颈,刘阳鹤有意地去发展对事物的感知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即如何打开写作空间的问题——考验一种物质时代的感性能力。凭借对物质维度的感受力,诗人才有可能超越观念催促下的分析和判断,从而辨认自身。调整视角,迭出不穷的物质现实对诗人来说也是一种机遇,一个事件;从与它们的相遇之中,诗人逃离自我精神的斗室,投身“真实”之境。诗人似乎察觉到,存在不是本质的附庸,存在一种存在的可能,一种巴什拉式的健康心态:“当我们摆脱了精神世界的自我陶醉时,物质世界总会带给我们别样的梦想。”
《感性考古学》是一首近作,可视为诗人处理物质经验的代表,从中可以窥见他处于发展中的诗学路径。诗人拿出他童年时代的物质实体,对形状和数量的描摹接近于弗罗斯特式的具体性。但刘阳鹤不止于状摹,他想要从这些童年玩物中,扯开存在的线团:
自制手工艺,散落成堆;
线团、软积木、蜡烛,各一盒;
多面球体,数量若干。
……
切入它们。在那明暗
交接的曲面里,诸种存在的困惑
向我逐个展开……
——《感性考古学》
“在那明暗/交接的曲面里,诸种存在的困惑/向我逐个展开……”诗人是以观察开始,渐渐去辨认存在为何。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走向超越性无法单纯依靠知识与思辨;诗,意欲为我们提供一种感性契机,打破内我,将目光从精神转移到物质的具体性上。正是具体性,让我们的感官像枯草逢生、重新成长,为复苏心灵提供可能性阶梯。刘阳鹤对物质性的强调既是对理性偏至的调和,也是在有意识地回归到更为朴质的感受力。后者意味着,比定义和判断更具优先权的是观察、倾听、理解。物质性当然不是要流连于琐碎,流连于当代诗普遍嗜好的“细节肥大症”。物质性依然是为人性服务的;在人与物的相遇中,世界才具有敞开的可能。在物与人之间,有种“硬”与“软”的转化性辩证。一如刘阳鹤曾借用海德格尔哲学时谈到,“世界的根基,必将确立在对人和物的聚集之中,因而‘上帝之缺席’应当成为我们所处时代的伪命题”。不如说,物质性之“硬”是人性之“软”不可避免的基础。它意味着,为抵达神秘之境,诗人先要找到感性的切口。“他为你们而生产庄稼、油橄榄、椰枣、葡萄和各种果实。对于能思维的民众,此中确有一种迹象”(古兰经16:11)。由此,诗人有可能在物质性之上,瞥见梦想之光的闪耀。
? 姜涛:《公寓里的塔》,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64页。
? 穆旦:《穆旦诗文选2》,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 敬文东:《词语:百年新诗的基本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10期。
? 刘阳鹤:《回,还是不回》,未刊稿。
? 刘阳鹤:《诗的歧途》,《诗林》2016年02期。
? 刘阳鹤:《在新物质世界,我们的感性该如何安放?》,《元素》2019年(总)第4期。
? 刘阳鹤:《诗的歧途》,《诗林》2016年02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