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诗歌“写生”的小与大

时间:2023/11/9 作者: 天津诗人 热度: 19063
程绍航
  段光安与众不同的“写生”诗,已经证明他是“用语言作画的画家”(《觉诗》)。如《除夕厂主守厂》:“大片厂区空寂”,工人都回家过年了,厂子空荡荡的。“落满积雪”更赋予安静的氛围以温度,烘托出了厂主的孤独。然而“那只黑狗摇摇尾巴”则将厂主的寂寞减轻了几分,它“像他随身的影子”,想来可能是能够感受到主人的情绪吧。诗的最后以厂主抚摸“身边唯一的臣民”结尾,通过环境和动作描写让感情溢于言表。作品的生动处在于,将消极情绪与积极情绪通过一只黑狗和谐统一了起来。而且,这首诗的意境中还存在着充满暗示性的颜色对立,“黑狗”和“积雪”,一黑一白寓意“乐”和“苦”一直相伴。
  段光安“更重视潜意识以及直觉感受的美”(《觉诗》),《梅雨水乡》最能体现他“写生”的功底。梅雨季节,诗人在山坡俯瞰水乡,呈现的静态美是符合常理的。然而“屋脊像鱼鳍在云中摆动”却将静态美打破,塑造了动态美。紧接着,诗人又写道:“黄梅树挥墨/横一笔/竖一笔/润出细雨”。黄梅树好像成了毛笔,挥墨泼毫中“润出细雨”。大概是水乡的阴雨多云造成了段光安的“诗意错觉”,又或许是黄梅树枝在雨中晃动给了他“挥毫”的灵感。结尾,“雨巷”“忧郁的女子”则通过有序组合营造了水乡意境,融入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
  段光安的诗可解读的方向有很多。他的行文大多是跳跃的、简洁的,难免使读者在初读时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在仔细回味之后便展现出光芒。比如张清华读完《阶级》认为,段光安是“把过往年代的那些残酷与暴力,以革命和政治的名义所施予的虐杀,用了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将之呈现出来”。但我读出的是他在回顾了历史的王朝更替、盛衰兴亡之后,发出了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相同的慨叹。“鼓”在古代可以理解为王权的象征,段光安用“一阶阶向生命逼近”来体现阶级压迫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实在妙绝。而统治阶级对于人民的压迫使得“骨断和皮裂”,可见这种阶级矛盾与冲突多么强烈。以“鼓”代表阶级的象征手法,艺术效果极其新颖、值得称赞。
  “每个诗人都在渴望寻找真实,一旦发现就会不失时机地表达这一真实。”段光安做到了他说的这一点。段光安通过“写生”将小诗做“大”,从小体量诗句中蕴藏起丰富的思想和情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