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百年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探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克拉玛依学刊 热度: 17355


  摘 要: 文化建设的繁荣兴盛、辉宏博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推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文化建设的先进力量,自诞生之日起,便肩负起了“推动中国文化建设”的神圣使命。在党的百年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也变得日益成熟,形成了多维度、多层次的动力,推动“文化建设”走向持续繁荣。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的动力源包含文化维度的理论定力与历史源力,价值维度的人民内力与理想引力,现实维度的实践效力与环境外力。多维度、多层次的动力相互协作、互为影响,合力作用于中国共产党,使其具备“推动文化建设”潜力与能力。

  关键词: 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动力机制;动力源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21.04.04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赵壮.百年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探析[J].克拉玛依学刊,2021(4)27-36.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我们国家就无法团结统一、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繁荣富强。”[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在持续推进文化建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行之有效、合之有力的动力机制。明晰推动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不仅有助于中国厘清共产党接续百年来的发展脉络,更有助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征程中再创辉煌,使得中国文化建设向着更繁荣、更深厚的层次迈进。

  一、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有其内在机制

  “推动文化建设”是一个综合性命题,它的实现不仅需要文化自身的自主建构,也需要文化建设者——人的大力协同,更需要以科学理论武装自身的先进政党的积极参与和引导,其中推动中国文化建设的先进政党是在中国奋斗百年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由于历史文化、价值取向、现实环境等多维因素的影响始终站在推进文化建设的一线,坚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创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文化自身各要素联动推动文化建设

  文化的发展需要自身的自主建构。文化概念有狭义广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罗万象,涉及社会与自然的各个层面,狭义的文化则主要是指相对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2]上层建筑的出现和发展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指引经济基础的发展。文化自身的能动性即是指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促进其发展、指引其提高。受到上层建筑反作用影响的经济基础,自身内部已含有上层建筑的成分,即文化因素。受到影响的经济基础经过上升性发展会再次推动上层建筑,即推动文化的发展。二者对象化的影响过程就是文化自身对自身发展的影响。除此之外,文化自身也有着自主的发展结构,在不依赖于他物的状态下,实现自主发展。文化自身是有机的“生命体”,有着“文化的纵向发展关系协同系统”。该系统是指“通过文化与文化的历史交流、通过文化对各种现实问题与挑战的合理解决来发展自身——包括如何包容、学习他者文化、如何针对现实改进完善自身的文化结构与功能,就是通过文化的交流反馈与文化的实践反馈而形成的文化的自我反思、自我调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结构与功能。”[3]在此类能动认知结构的作用下,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会为提高自身文化品质,主动与其他民族展开交流,并通过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自身文化向着更加优质的层次转变。

  (二)人的协同推动文化建设

  文化的发展需要人的大力协同。“文化是一种创造,是现实的人面对现实需要的一种创造。”[4]离开了现实人在现实中的实践活动,文化的产生将无从谈起。从文化的发展进程展开以下探析:其一,文化的萌芽阶段。在此阶段文化的基本构成相对简单,仅有少数带有意义的声音符号作为传达信息的工具,仅有的声音符号也只是人类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而创造的。其二,文化的发展阶段。人类的日常生活逐渐变得复杂和繁琐,之前简易的声音符号无法满足人类所需,因此,人类开始使用用作记录日常事物和传达信息的工具,记录和传达信息的工具渐渐变得多样化,人类社群之间、人与人之间表达自我想法的方式也得以增多。随着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信息被记录下来,文化发展亦得到了促进。其三,文化的成熟阶段。处于此阶段的文化依然是以人为中心,在以人为中心的基础上,文化自身逐渐具备自主性,开始影响人的自身发展。在许多学者看来“文化”就是“人化”的过程,成熟阶段的文化其目标就是将人培养为“人”,使其向着合格健全的状态发展。“人化”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指的是针对加强文化的创造者和推动者的基本素养,希冀通过此类方式使自身得到深度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政党助推中国文化建设

  文化的发展需要先进政党的积极参与。先进政党是推动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撐,在先进力量参与下的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实现自身发展,向着繁荣兴盛迈进。推动中国发展的先进政党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带入世界民族之林前列、跃迁至世界舞台的中央”。[5]在众多的伟大成绩中,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尤为显著,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可以推动文化建设,主要在于六大动力源形成的联动机制。由于六大动力的联动所形成的辩证合力,中国共产党才可以在推动文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持续发力、连创辉煌。构成辩证合力的基础包括理论定力、历史源力、人民内力、理想引力、实践效力、环境外力,其中理论定力是建设方法、历史源力是重要基础、人民内力是价值取向、理想引力是发展方向、实践效力是现实支撑、环境外力是主要约束。在上述“六力”的作用下,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得以在多层次、多维度层面建立。上述“六力”在动力机制的有机系统中,可分为三大联动维度。其一,理论定力与历史源力是文化维度,为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提供文化涵养。其二,人民内力与理想引力是价值维度,为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价值引领。其三,实践效力与环境外力是现实维度,为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提供现实保障,使得文化建设可以切实地得到落实与开展。三大维度分属不同的层面,但作用点都集中在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共产党发展自身优良品质、开拓自身主要优势、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奠定了强大的动力基础。在文化建设的框架下,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模型如下:

  

  二、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动力机制的要素构成

  机制是“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6]动力机制则是由多种动力源组成一个复杂的联动系统。作为为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提供动力支持的动力机制,自身的要素构成主要包括文化型维度下的理论定力与历史源力,价值型维度下的人民内力与理想引力,现实型动力下的实践效力与环境外力。上述“六力”本身相互关联性有限,但当共同指向同一主体时,六者间的联系得到了加强,使得六者所作用的同一主体中国共产党,在推动文化建设方面具备了广泛深厚的动力源。

  (一)文化型动力:动力源泉

  文化型动力包含理论定力与历史源力。理论定力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科学理论对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积极影响。历史源力指的是中华文化的文脉传承,主要呈现为包容更新、不断在吐故纳新中走向超越的文化发展状态,其内在对推进文化建设也有着本能的渴望。

  1.理论定力。中国共产党是以科学理论武装自身的先进政党。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所形成的优秀理论成果都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先进的重要理论基础。在众多的科学理论中,“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体系为我们科学认识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石。”[7]源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引,使得中国共产党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又形成许多有益于推动文化建设的文化建设理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大政方针,以及后续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文化建设方法和“双百”“双为”的文化建设路径。随着国情、世情进一步发展,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相继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搞好”“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8]“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9]“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0]等文化建设理论。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时代需求、人民渴望,正式提出了“文化自信”“文化强国”“中国梦”“中国精神”等文化建设理念,希冀可以通过全党、全民族的共同努力实现新时代的文化建设蓝图。上述的一系列文化建设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和确立的,凝聚了数代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心血与汗水,以此理论体系为武装的中国共产党也必然在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开创辉煌、再得佳绩。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对文化建设理论的继承与开拓,自身内在形成了坚定的理论定力,使文化建设的理论动力充分地融入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内心深处,成为了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助力。

  2.历史源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承接者和开拓者,秉承了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要求。中华文化呈现出包容更新、不断在吐故纳新中走向超越的文化发展状态,其内在对“推进文化建设”也有着本能的渴望。首先,文化发展逻辑要求“推进文化建设”。一种文化不论优劣,它总是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中华文化自三皇五帝、到先秦百家、到魏晋玄学、到宋明理学、再到近代以来的新文化运动,也都是在这股推力的作用下生成的。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这股历史合力的存在,新的文化形态必然会在旧的文化基础上产生。所以,推进文化建设的现实活动必然会发生。其次,文化自身的内在要求。文化自身包含各类要素,由于自身所含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联动,使得文化具备了自主性,成为了类似“生命体”的存在。作为有机的“生命体”,它本能地吸收借鉴不同文化,以丰富自身所含要素、增强自身发展能力。作为有着自主发展本能的“有机生命体”,中华文化对推进自身文化建设尤为关注。一方面它会积极借鉴不同类型的文化,补充自身不足;另一方面,又会主动培养自身的创造主体、发展主体,使其有能力加快文化建设的速度、提高文化建设的质量。中华文化对“推进文化建设”的渴望始于文化本能、成于内在逻辑。

  中国共产党作为推进文化建设的先进力量,与中华文化的内在逻辑和文化本能有着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11]作为第一代党中央领导核心的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员,自身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积淀和深切的把握。作为新时代党的领导核心的习近平同志,在许多重大会议的讲话中多次引用传统经典语句,以阐释关键思想。中华文化对推动文化建设有着本能要求,中国共产党又是经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文化共同涵养而逐渐成长为指引中国发展的先进政党。因此,从历史发展的接续逻辑,从历史源力作用指向来审视的话,中国共产党必然也有着推动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二)价值型动力:引领发展、指引方向

  价值型动力是由人民内力与理想引力共同構成的。人民内力是指“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使其不断为满足人民需求而奋进。理想引力则是指社会理想对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使其向着更高层次发展。

  1.人民内力。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宗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明需求、文化建设需要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的应有之意。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之初,便确立了“以人民为重”的发展理念。历经百年,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之心始终如一。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李大钊言:“历史的纯正的主位,是这些群众,决不是几个伟人。”[12]到毛泽东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13]“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13],应建设“新鲜活泼、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14]文化,基本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基调以及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改革开放后,党的领导人对“人民”同样关注,邓小平同志坚持文化建设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广大群众利益的先进力量”的科学诠释。胡锦涛同志则提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为文化建设工作树立发展方向。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深切希望文化文艺界与社会科学界的工作者可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15],从而使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渐渐实现。总之,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回首已百年,但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坚持以服务人民,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身发展的根本宗旨。

  文化建设始终贯穿在党的百年事业中,文化建设在物质文明方面体现为文化产业方面的构建,在精神文明方面则体现为价值观、意识形态的构建。尤其是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基本满足之后,人民对美好生活、对精神方面的文化建设的追求,都有了普遍性的提高。人民对文化建设需求和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互联动,最终为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注入了不竭的力量。

  2.理想引力。理想引力指社会理想对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社会理想则指“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社会制度和合理的人类生存状态。”[16]其内涵丰富,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样,文化建设也隶属于社会理想的建构框架之下。社会理想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它的出现是指向整体社会,而非社会的某一个角落。因此,社会理想与文化建设有着天然的联动。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理想、有信念的政党,从建立之初,就树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社会理想。除此之外,中国传统的“小康”“大同”等社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与“共产主义”“小康”“大同”等社会理想相伴相随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以“共产”为名,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深切追求。在“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推动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反封建、反帝国主义、反官僚资本主义的伟大斗争,希冀以此逐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早期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认知主要停留在“消灭阶级和民族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和阶级平等”“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17]随着认知深入,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开始从现实层面入手,通过有序推进的方式,向着“共产主义”社会理想迈进。“小康”概念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后。“小康”概念作为传统话语在应用于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有一定局限性,因此,邓小平同志在使用时进行了一定的重塑。在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话的话语体系中,“小康”概念被多次提出。首次提出是在1980年一次内部军事会议中,他说:“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提的目标就是争取二十年翻两番。到本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八百至一千美元,进入小康社会。”[18]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将“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提上了日程。“大同”理想作为社会理想概念,其追求的“和合”“天下”“为公”等一系列价值观念,在党提出的许多发展理念中都得到了相应体现。

  社会理想伴随着党的百年发展,其中“小康”的愿景在党的不懈努力下已基本实现,“共产主义”与“大同”的社会愿景也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下正在有序接近。由于中国共产党对上述社会理想的坚定追求,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社会理想带来的强大引领力。这股强大的引领力,不仅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更助推了中国共产党相关文化建设决策的制定和落实。

  (三)现实型动力:具体运行、变化发展

  现实型动力实现于实践效力与环境外力的协同联动。实践效力是指实践活动可以在具体的活动中产生一种现实效能,助力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环境外力则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外在客观环境的约束与规制,即外在客观环境对文化建设、对中国共产党的外在环境约束力。

  1.实践效力。实践活动可以在具体的活动中产生一种现实效能,助力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缺少了实践活动的参与,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的活动将从根本上予以中断。实践活动之所以在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此重要,原因有二。第一,实践活动本身会在具体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一种现实效能。“在社会生活领域,效能问题与人类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19]第二,实践活动是文化建设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化建设活动是一个全方位概念,既包括精神建设又包含物质建设。在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的百年征程里,积累了许多由实践活动产生的现实效力以及经验效力。有实践活动产生的双重效力时时推进着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活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实施,再到进入新时代,实践活动的双重效力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影响。新民主主义时期主要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化建设、政党文化建设、军队文化建设等文化建设活动。这一时期的文化建设对后期党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如发挥文化战线的能动作用,认识到政党文化建设和军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建设活动主要集中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并取得一定成绩。改革开放后,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方式,使得物质文化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此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发展方向、建设途径做了有效探索。[20]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探索使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都实现了长足发展。在前期文化建设的实践效力积淀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从新民主主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进入新时代,长达百年的文化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得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建设实践的涵养,同时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建设实践效力亦汇流于当下,共同助力新时代的文化强国建设。

  2.环境外力。环境外力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外在客观环境的约束与规制,即外在客观环境对文化建设、对中国共产党的外在环境约束力。相比于理论定力、历史源力、人民内力、理想引力、实践效力,由外在客观环境产生的环境外力更多的倾向于约束与规制。环境外力约束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的同时,也是在保证文化建设可以在平稳有序的状态下开展。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的环境外力包含国内国外的多重规制。以建党百年的进程为探析范围:建党早期约束推进文化建设的环境外力,国内是北洋军阀、官僚资本主义的势力以及一些封建残存力量,国外则是想要殖民中国、掠夺中国的帝国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约束推进文化建设的环境外力,国内是生产力的落后、经济整体实力的薄弱以及政治投机分子,国外则須面对苏联、美国两个超级大国的钳制和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阻挠;改革开放后直到进入新时代,文化建设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国内文化保守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想又沉渣泛起,国外亦开始向中国国内输送一些不良文化;进入新时代,文化建设事业得到了再次发展,国内部分群体因为自身局限性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认知,国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通过各种手段阻碍中国的崛起,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污名化政治行为”与中美贸易战可见一斑。

  上述是国内国外的多重外力约束和规制对文化建设的推进,一定的环境外力并非会对文化建设产生绝对的负面作用。环境外力与理论定力、历史源力、人民内力、理想引力、实践效力相互联动时,六者之间会聚合为一种建构的、系统的有机合力,成为对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可以发挥全面作用的全方位动力系统。

  三、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动力机制的运行机理

  在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动力机制的命题中有以下要素: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以及包含在动力机制下的理论定力、历史源力、人民内力、理想引力、实践效力,环境外力。上述要素在文化建设的宏观框架下,在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作用的基础上,共同构成了全方位的动力系统。在此动力系统中,中国共产党与文化建设是主要的受力点,而从文化维度、价值维度、现实维度等多重维度产生的理论定力、历史源力、人民内力、理想引力、实践效力、环境外力,则是主要的发力点。

  (一)受力点:直接作用于中国共产党,最终推动文化建设

  作为动力系统中主要的受力点,中国共产党与文化建设直接或间接地接受着理论定力、历史源力、人民内力、理想引力、实践效力、环境外力等六者带来的推力。六者助推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直接受力对象,文化建设是最终受力对象。尽管文化建设是间接受力对象,但六者汇聚而成的合力,最终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的传递,作用于文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

  1.中国共产党作为直接受力对象,有着诸多作为受力对象的优势。其一,中国共产党是受建党精神涵养百年的伟大政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勇于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21]的伟大建党精神从形成之日起便是涵养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精神之源。观其百年涵养进程,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精神谱系的源头,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的涌现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伟大精神形成于伟大实践,建党精神初创之后的代表性精神都是在我党的历史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三大改造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在一系列历史实践中,伟大的建党精神始终贯穿始终,持续涵养中国共产党,为我党开创伟业、走向辉煌提供明确的精神指引。其二,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先进性的政党。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的动力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先进性、科学性也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属性。主体能动性与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自身优势,但中国共产党的自身优势却不限于此。由于中国共产党的诸多优势,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多维动力的主要受力点,成功地整合了理论定力、历史源力、人民内力、理想引力、实践效力、环境外力等六者,使其可以作用于一点,从而重点发力。

  2.文化建设作为最终受力对象,自身有着深层次架构可以容纳理论定力、历史源力、人民内力、理想引力、实践效力、环境外力等汇流后的强大合力,并顺着时代的推移将延展至未来。首先,现实中的深层次架构。现实中的深层次架构是容纳回流后合力的直接场所,包含物质文化的架构、制度文化的架构、精神文化的架构。经汇流后的强大合力在深层次建构的多层次空间中运动、变化、发展,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和优化着原有的文化架构,使其向着更加适合人的方向转变。其次,未来中的深层次架构。未来的深层次架构是现实中的深层次架构的一种延伸,会接受汇流后合力所散溢的力量。其主要结构和现实中的深层次架构基本一致,但是二者处于不同的历史时空。由于文化建设有着多层次的深层架构,所以它可以将“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动力机制”中所内涵的不同要素,容纳在自己的框架之内,从而为理论定力、历史源力、人民内力、理想引力、实践效力、环境外力等动力,以及汇流成巨力的直接接受者——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一个发挥作用与释放动力的平台。

  (二)发力者:文化型动力、价值型动力、现实型动力

  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的动力源包含理论定力、历史源力、人民内力、理想引力、实践效力、环境外力。深入探析六者的动力本质,六者又可分为:文化型动力包含理论定力与历史源力;价值型动力包含人民内力与理想引力;现实型动力包含实践效力与环境外力。从角色和功能的視角对文化、价值、现实等三重维度展开深入剖析,文化型动力是动力机制中的动力本源,价值型动力是动力机制中的动力指向,现实型动力则是动力机制中的动力运作。

  1.作为动力本源的文化型动力,理论定力与历史源力为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提供推动方法和基础动力。由于推动方法与基础动力的存在,使中国共产党在推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有了有效的推动路径与不竭的运行动力。首先,在文化型维度中,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构成的理论定力与由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源力实现了协同联动。理论定力是推动方法,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使其在借鉴西方先进理论的基础上完成自身优化。在正确理论方法的推动下,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既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又接续中华文化发展的新的文化样式,相继在中国大地上出现。历史源力是基础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生根发芽的重要助力。中华文化发展的新的文化样式,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源力助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影响文化建设的有力佐证。其次,由理论定力与历史源力组成的文化型动力在三个维度的有机联动中,肩负着动力本源的功能。作为动力本源,文化型动力促进着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事业,为价值型动力和现实型动力的出现与运行提供了深厚文化涵养。价值型动力中的“重民”观念与社会理想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华文化中找到其根源,而现实型动力中的“实践”观念以及对外在环境的重视也可以从文化型维度中发现其出处。所以,在一定意义上,价值型动力与现实型动力都与文化型动力有着本质性联系,二者的存在与优化也需要凭借文化型动力的助推才可得以完成。

  2.作为动力指向的价值型动力,人民内力与理想引力为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远大的理想目标。在正确价值取向与远大理想目标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自然而然地处于科学合理的发展走向之上。除此之外,由理论定力与历史源力所构成的文化型动力由于价值型动力的引领,也会向着合理、正确的方向演进。首先,在价值型维度中,由“为人民服务”和社会理想产生的双重动力实现了有效结合。“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内力其根本还是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产生的推力,社会理想作为“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社会制度和合理的人类生存状态”[16],实质也是广大人民对未来集体生活方式的一种积极预设。尽管,社会理想框架下对集体生活方式的预设在许多方面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努力,但是实现社会理想的长期性并不影响与“为人民服务”价值取向上的一致性。二者都是在追求更美好、更优质的生活,二者的价值取向也基本定立在更美好、更优质的生活之上。其次,作为价值取向,价值型动力为文化型动力的发展预设了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使科学理论体系与中华优秀文化可以朝着广大人民群众所需要的的方向发展。目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产生的科学理论以及中华文化衍生的一系列新文化样式都受到了价值型维度中价值取向的影响。而且,文化型动力向前发展的过程实际即是现实型动力运行的过程,现实型动力运行的越是有力,文化型动力的基础也就越深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以实践为运行方式的现实型动力可以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出许多新的文化因子,为文化型维度的理论定力与历史源力提供新的滋养。

  3.作为动力运作的现实型动力,实践效力与环境外力为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运行的支撑和可行的佐证,使得文化型动力与价值型动力在现实社会中有了具体应用空间。首先,在现实型维度下,实践效力与环境外力实现了有机互动。运行的支撑使得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可以落实到现实之中,从而产生具体的运行效果;可行的佐证是指中国共产党在进行文化建设活动时,将一切外在因素都考虑在内,从而避免意外的发生,最终保证文化建设事业的平稳致远。其次,作为动力运作,现实型动力为文化型动力与价值型动力提供了具体运行场所。相比于现实型动力下的实践效力与环境外力,处于其它两个维度的理论定力、历史源力、人民内力、理想引力,都与现实有一定距离,需要借助能动主体才可以较好地作用于现实社会。因此,文化型维度与价值型维度的动力需要以现实型维度的动力为依托。在以现实型动力为依托的基础上,文化型动力可以在具体的文化实践活动中实现长足发展,一方面可以吸收文化实践活动所产生的新的文化因子,另一方面文化型动力自身可以反哺文化实践活动,助力其发展,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模式。价值型动力随着现实型动力的运行而变化,尤其是价值型维度下的人民内力会有一些细微变化。革命时期的“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主要是帮助人民摆脱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的迫害。改革时期主要满足人民对基本物质生活的诉求。新时代则主要将目标定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之上。不同时期的变化主要来自于现实实践活动的成功,也就是革命、改革的伟大实践的成功。因为伟大实践的成功使得“为人民服务”内涵逐渐向着更高层次迈进。

  现实型动力从现实活动和现实环境出发,将文化型动力与价值型动力切实地应用于具体的现实之中,使得二者得以充实和饱满。文化型动力推动现实型动力的发展以及为价值型动力提供基础的文化涵养,并且在推动现实型动力的具体过程中,又使得现实型动力所产生的文化因子作用于价值型动力。价值型动力则引领文化型动力与现实型动力的发展,使二者向着符合人民需要和时代需求的方向发展。总之,三者相互联动、互相作用,共同在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下,实现了多维力量的整合与动力机制的构建。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作为历经百年的先进政党,在中国文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始终立足前沿,为中国文化的蓬勃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上述以探究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为依归,希冀在明晰动力机制的基础上,夯实中国共产党自身动力建设。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以文化型动力、现实型动力、价值型动力为基础,通过三维动力的交互联动实现动能聚合,进而推动“文化建设”持续繁荣。以理论定力与历史源力为基础的文化型动力为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提供推动方法和基础动力;以人民内力与理想引力为基础的价值型动力为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远大的理想目标;以实践效力与环境外力为基础的实践型动力为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运行的支撑和可行的佐证,使得文化型动力与价值型动力在现实社会中有了具体应用空间。三维动力的联动产生巨大合力,中国共产党与党推动的“文化建设”则为巨大推力的展开提供了广阔空间。首先,中国共产党将三维动力收于己身,使得文化型动力、价值型动力、现实型动力可以在同一点上发生关系,进而互相联动产生合力。其次,“文化建设”将三维动力以及作为受力主体的中国共产党带到了广阔空间之中,使得三维动力与中国共产党可以在更加宏深、更加多维的文化框架下实现多层交互,最终推动“文化建设”,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之,在建党百年之际,以动力机制为视角,探索中国共产党何以推动“文化建设”,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設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4.

  [2]张岱年,方可立.中国文化概论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5.

  [3]易小明.论文化的建构型自信[J].世界哲学,2018(5):13.

  [4]陈先达.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72.

  [5]商志晓.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够创造百年辉煌[J].东岳论丛,2021(2):7.

  [6]黄意武.文化发展动力机制及运行探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5(8):90.

  [7]王资博.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体系探要[J].重庆社会科学,2014(9):70.

  [8]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400.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6.

  [10]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求是,2012(1):7.

  [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1.

  [12]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01.

  [1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1095、863.

  [1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3-324.

  [16]金民卿,李张容.社会理想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差异融合[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1):23.

  [17]李张容,刘明.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历史考察[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4):11.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34.

  [19]郭湛.论实践的效能、效果和反馈[J].哲学研究,1983(7):7.

  [20]何利娜.百年大党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J].理论月刊,2021(2):8-9.

  [2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