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山东青岛 266061)
一、乡村振兴与乡村文化自信培育背景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发展农业农村放在国家经济战略的重要位置。在之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部署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内容与步骤,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明确了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屋建瓴的发展思路,打开了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也是党和国家对农村发展的高度重视,农村全面发展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从20世纪80 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农村在经济发展提升的同时,出现了人口输出大于输入的现象,城市吸纳了较多的乡村青壮年劳动力,城市文化成为大部分青年一代的精神文化生活追求。乡村文化中所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对于当前如何解决现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更好地融合城乡、振兴乡村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2017 年12 月考察徐州马庄村时说:“实施乡村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2]2018 年1月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通过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繁荣乡村文化,重建文化自信,旨在助力实现城乡和谐发展。
乡村振兴的灵魂在于乡村文化的振兴,而乡村文化的振兴又取决于乡村文化的自觉与自信的培育。乡村振兴是国家在新时期的重要发展规划,涉及到我国农村建设的诸多方面,是一项综合而艰巨的工程。乡村振兴是在依托传统乡村文化的基础上,对乡村文化的全面提升与创新,是乡村文化的修缮与再塑。乡村振兴就是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重新寻找乡村的精确定位,恢复乡村文化的生机,重建乡村社会的文化自信。在新时代条件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就必须要重建乡村文化自信。
二、乡村振兴与乡村文化自信培育的必要性
第一,乡村文化自信培育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就是要在国家战略层面,实行农村优先发展,挖掘农村发展潜力,缩小城乡差距。在这样的前提下,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农村优先发展的措施,必然会吸引大量优秀人才参与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去,逐渐改变农村人口输出大于输入的现象,形成人才回流,造就一批爱农民、爱农村、懂农业的现代型人才。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乡村振兴必然带来乡村身份的改变,增强农村人身份的自豪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推动作用。不仅如此,乡村振兴必然会解放农村的生产力,改善乡村的经济条件、物质基础,为乡村文化自信培育和传统文化传承提供物质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基,乡村文化自信培育过程中一方面在传承传统文化,同时又会在传承中创新,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第二,乡村文化自信培育有助于提升乡村居民综合素质。乡村振兴带来的是一系列农村的改变,首先是大大提高生产力,土地的经营方式的改变,不管是流转还是最大可能地开发土地的经济附加值,都是更多地释放土地红利,使得农民的收入得到提高。经济的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身份的价值提升必然带来文化需求的变化,文化拥有独特的社会整合作用,能够提升乡村居民文化自信,可以满足乡村不同社会群体的多元文化需求,有助于融合不同群体的价值取向,维护乡村良好的乡风民俗,规范乡村居民的思想言行。
第三,乡村文化自信培育有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大差距,城市集中了优秀的人才、完备的设施和更多的发展资源,相较乡村而言其优势不言而喻。2019 年4 月15 日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并制定了相关融合措施。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的差距,促进城乡资源的流通交融。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田园的休闲与绿色环保;农村居民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更完善的配套设施,更丰富的文化服务与更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真正实现城乡之间虽空间不同,幸福感却相同的局面,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谐共赢。
三、乡村文化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广大乡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社会无论是在物质生活层面,还是在思想道德规范方面都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商品经济带来的人的观念的转变,生产形式的多元,特别是商业文化的冲击,乡村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乡村传统伦理道德重振与回归之路的艰难
20 世纪初,中国传统的乡土伦理道德在现代化转型中受到了冲击,比照现代思想,乡土被看成是不合乎潮流、不够先进的代名词。当初的新思想传播者基于当时反帝反封建的现实需要,在他们创作的乡土文学中,以各种形式、各种角度揭露乡村中的不合理,展示乡土文化的不足,但是,忽略了展示乡土世界里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曾经我国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出现过不同步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拉开了城市与乡村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乡村振兴,农民的生活逐渐富足起来,城乡差距不断缩小。青山绿水的农村开始成为人们向往的宜居之地。乡村社会在物质生活极大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生态环境失衡、投机与利己主义、精神世界的迷茫与空虚等问题。“城市文化中积极而又先进的文化形式难以在乡村环境中寻找生存的机会,相反,肤浅、低俗的因子却在乡村蔓延,腐蚀着乡村和农民的朴实”。[3]随着农村生产方式的多元化,村民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部分乡土社会中人们所遵守的天人合一、淳朴善良、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守望相助、仁孝礼义、互利共生等内容被商品经济的投机、谋略、超前消费和唯利是图所影响,人们更多看中利益的得失,传统社会中人们所崇尚的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和谐较弱,孝亲意识淡漠,尊卑伦理意识没有更好地重视,传统节日和乡村文化遗产没有得到更好的保护,传统手工艺也出现大量消失的现象。乡村居民失去对本土文化的自信,盲目崇拜城市文化。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与民俗又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二)农耕文化振兴与农民主体意识强化之路
农耕文化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首先是依赖土地耕种、养殖、采集等方式获取食物来源;其次是群体有相对固定的聚居空间;第三是群体有共同的行为习惯、交往规则和信仰体系,即形成了特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方式,以及与之匹配的精神或者神灵信仰体系。中华文化就是建立在农耕基础上的文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所诠释的天地观念,具有农耕文明的显性特征。农耕文化是乡村深植的根,没有农耕文化就没有乡村世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乡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所形成的风俗习惯、文化内涵和生活方式构成了一种深厚的家园意识,这是乡土社会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源泉,是文化传承的灵魂和血脉。“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4]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就农村振兴问题提出并强调的。但是,从近代以来,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带来的城市的扩张,乡村社会的重要性被遮蔽。具体表现为传统村落被改变,农村人口因为城市的吸纳出现了减少的现象,耕地的种植率降低,老人和儿童留守现象比较普遍,他们基本成为乡村人口的主力;在一段时间里面,乡民受现代商业文化的影响,逐利意识凸显,守时序、重礼节的认同感降低,对农耕文化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乡民的教育观念趋向功利。注重于孩子技能层面的教育,忽视了人的全面素质的提升。特别是重视城市教育忽略乡土教育,使少年儿童缺乏对乡土的物质资源和风俗文化的了解,不能培养孩子们的乡土自豪感。由于教育资源的城乡配置不均衡,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将孩子送去城区的学校就读。国家乡村振兴计划发布以来,乡村社会有了很大的改变,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农村发展环境的改善,使得乡土社会的价值凸现出来。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重视农耕文化的传承成为共识,同时,农民的主体意识逐渐强化。但是距离乡村文化自信培育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三)人才流失和教育资源匮乏对乡村文化的影响
城市的繁荣发展,使得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每年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流向城市,同时农村外出打工的人数不断增加,造成乡村人口的流失。从文化传承看,失去有生力量人口的乡村文化传承者逐年减少,乡村文化有待振兴。同时,农村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设施、教师配比和从教人员的素质构成,都相对落后于城市,农村教育的落后也是影响乡村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家鼓励引导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以及加大对农村教育支持力度的政策不断出台,使农村教育有了新的改观,但是要彻底改变农村教育的现状,还是一个任重道远的目标。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乡村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夯实基础,使乡村人口流失现状能够得到改变,乡村的教育资源得以充实,便于为培育乡村文化自信提供助力。(四)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识有待加强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使农民日渐富裕起来。特别是现代农业的发展为农村现代化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农村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城市化,而是充分挖掘农村的优势,做强农村产业,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这不仅体现在物质产业方面,更要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利用农村的文化资源,完成农村文化传承和发展,为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文化有其独立的价值体系和独特的社会意义、精神价值。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传承发展农村文化,培育文化自信意义重大。但是,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相对偏低,思想观念有待提高,他们对乡村文化的现代意义理解不够到位。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在乡村文化的宣传解读力度、形式和支持方面加大对乡村农民的影响。部分地区也存在着宣传解读力度不够的情况,虽然有关部门能在迅速带来经济效益的工业和基础建设项目上集中财力物力,但是在绿色环保、回报周期较长的文化建设方面,给予支持力度不够,平台打造以及宣传方面反应略显迟缓。如何唤醒乡村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培育农民的文化自信,就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四、乡村文化自信不足的原因
(一)城市的主体化是导致乡村文化自信不足的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城市经济体量的壮大、城市规模的扩展和城市文化的繁盛。相对而言,城市与乡村在物质资源与文化建设方式存在落差。同时,现代传媒的宣传,影响着城市也塑造着农村,在城市中心主义的塑造中,城市文化的扩张吸纳了大量农村人口,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村人口的断层,乡土文化的传承主体减弱;再者,城市在物质与文化方面的繁荣造成了乡土文化认同的不足,城市成为被追捧的对象,在强势的城市文化的冲击之下,农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思想观念受到影响和改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乡土社会群体既不能完全融入到城市,也失去了他们所熟悉的乡土文化给他们的精神支撑,会使他们陷入到一种迷茫和无所适从当中,成为形成乡村文化自信的阻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种全新的局面正在打开。(二)乡村文化的相对保守性导致乡村文化自信不足
乡村社会在漫长的沉淀过程中,有着固有的节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带来了封闭的空间意识,形成较为浓厚的小农意识。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空间,家族意识高于群体利益;乡土社会又有其固有的惯性和稳定性,自我修复力较强,导致乡民的开放意识不足,难以从固有的角色中蜕变成能尽快适应现代社会的有独立意识的现代公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这块热土正在悄然发生着伟大的变化,而距离乡村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而言,乡村文化的培育和建设任重而道远。(三)教育相对薄弱成为乡村文化自信建设的阻碍
乡村教育的水平一直受制于乡村经济发展的水平。作为乡村社会的主体人群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难以成为优秀乡村文化的传承者。首先,在教育观念方面过于功利短视。乡村社会重视技能性教育,忽视人的内在素质的提升;其次,在家庭教育方面,或者是因为留守儿童问题,父母教育与陪伴缺失,导致学龄儿童失学以及在精神教养方面的缺憾,或者母亲角色不能建立充分独立的社会意识,而母亲角色在营造家庭氛围、教养儿女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因而难以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不利于培养乡村文化传承人;社会方面,大部分乡村学校基础设施较为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不足,课程设置中缺少地域文化特色。相对落后的乡村教育难以培养村民的文化自豪感。(四)经济效益至上影响乡村文化自信
乡村经济发展转型初期,乡村社会更多地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社会效益。这种发展模式带来的结果是经济效益上去了,而文化建设相对较弱。当乡村振兴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开始意识到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立足于青山绿水的资源优势,逐渐改变了早期农村发展的盲目性和破坏性,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比如,新农村的定位、农村新业态的布局、各种农业庄园经济的兴起,将农家宴和采摘、种植、休闲旅游、康养结合在一起,既环保又提高了经济效益。这些变化,将会带来乡村文化自信培育的新局面。(五)性别差异与乡村文化自信培育
乡村社会中男女性别的差异化相较于城市而言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更显突出。乡村社会的性别结构模式是:男主外,女主内。女性主要承担着养育孩子、操持家务、赡养老人等。相对于男性,乡村女性参与乡村公共事务和获得的资源较少。乡村女性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生力军,其社会地位和综合素质亟待提高。乡村女性地位和素质的提高对农村人口总体素质的提高以及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意义重大。五、乡村文化自信培育策略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塑乡村伦理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5 000 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5]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自信培育必须建立在此基础上,并传承发扬光大。乡村振兴就是适应中国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举措,乡村文化自信培育就是在对乡村传统文化资源挖掘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生成新的乡村文化精神,实现城乡的融合发展。现代城市文化的中心化,带来的商业文化的工具理性对乡村文化的冲击,逐渐消解了农耕文化的内涵,导致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乡村振兴,培育乡村文化自信要从传承发展农耕文化开始。农耕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内涵包括天人合一、重人伦、尚道德等要素,具有内在的独立性和外在的延展性,独立于城市文化之外,又与城市之间进行着非常紧密的物质和人员的交流。农耕文化是乡村世界存在的明证和基础,培育乡村文化自信,首先培育农耕文化自信。农耕文化包含物质与精神财富。
第一,保护文化遗产。传统村落建筑、古树名木、民族服饰、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技术、农耕信仰、节庆民俗等都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乡村社会的财富,承载着乡土世界的情感和记忆,是能够增强乡民文化认同,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乡村社会应该加以保护,使之在以后漫长的历史岁月里能很好地传承下去。这也是维护乡村生态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建立乡村史馆或者展览馆,编撰地方志和谱牒。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历史,包括自然地理、村名由来、建置沿革、名人轶事、乡村大事、文化遗址、风俗习惯等等,可以编撰成书,或者拍成图片、视频,制作实物雕塑,或者微景观在村史馆或者展览馆陈列,以供后人参观了解,更直观地展示村庄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激发乡民的自豪感和建设新农村的动力。我国的自然村,大部分历史悠久,有的全村是一个姓氏,从渊源上看,基本是同宗同族,所以,编撰地方志同时就是编撰谱牒。谱牒即是家谱,家谱记录一个宗族的代际绵延,也包括宗族的礼仪、家规,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亲、友善、睦邻以及夫妻相处之道、长幼有序和礼义廉耻、家国意识都在家谱中得以体现。修订谱牒一方面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家族的亲情,规范人际关系,也可以启发后人。通过编写地方志和谱牒,对乡土社会的文化资源重新挖掘整理,有利于乡村文化自信的建构。
第三,强化学校教育中的本土教育,培养农耕文明的传承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土学校教育中,应该改变原来单一的培养模式和教育导向,开设本土历史文化和传统技能课程,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从小了解本土的自然风光、丰饶物产、杰出人物、优秀文化、历史沿革、传统技艺等,培养孩子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
第四,大力弘扬孝道文化。乡村社会在生产力发展不足,经济欠发达的前提下,孝亲养老的意识渐行淡薄,特别是农村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晚年如果没有充足的养老保障,儿女就成为他们的唯一依靠,如果儿女对他们照顾不够,就会导致这部分老人晚景凄凉。在农村,有的父母操劳一生,为儿女倾其所有,还要继续在经济上贴补孩子的家庭,帮忙照看孙辈。但儿女大多在城市工作,远离父母,难以实现尽孝的愿望,这种现象的改变有赖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特别是孝亲意识的宣传,通过政府部门组织的各级宣传、树立孝亲道德模范等方式强化乡民的孝亲意识。唯有增强孝亲意识,弘扬传统美德,才能使老有所养,助力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
(二)发展生产力,夯实乡村文化自信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的生产力,才能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我国广大乡村,特别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生产力的提升,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教育的普及,带来了农村的繁荣富足。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是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和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乡村经济,改善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业产品的经济附加值,才能改善乡村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消除城乡差别,吸引人才从城市到农村的流动,繁荣乡村,带来乡村文化自信。(三)发挥基层组织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向
乡村振兴,乡村文化自信培育,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当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文化发展、乡村建设、核心价值观培育等方面做出了精准的指引,是我们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所以,基层党组织要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指引,做好细致的宣传工作,让乡民了解党的农村工作方针和本阶段的任务使命,帮助村民建立文化认同和培育乡村文化自豪感,激发乡民的热情,始终将村民的幸福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营造文明良好的乡村风气,弘扬正能量。(四)培育新乡贤群体,为乡村文化自信助力
乡贤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乡贤是指乡村社会中道德高尚的人。传统社会中,乡贤是指通过获取功名、学识或官职而获得乡村独特地位的群体,他们在维护乡村社会秩序、传承风习教化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的新乡贤主要是指从乡村中走出去的精英人物,这些精英人物是文化的引领者和维护者,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是学有专长的人,他们可以用自己的知识、经验以及文化修养更好地反哺桑梓。这些“新乡贤”可以整合自身资源,促进乡村生产力的发展,在道德文化方面率先垂范,培育乡村文化自信。特别是他们当中的退休人员,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他们返乡养老为振兴乡村发光发热,同时也慰籍这部分人的思乡之情。(五)发挥村民主体价值,培育乡村文化自信
作为乡村社会的主体,村民同时也是乡村文化的建设主力。培育乡村文化自信,就是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力量。通过宣传教育来使村民更好地了解乡村文化,吃透国家振兴乡村的政策,扩大乡民对乡村振兴的参与度,重新认识乡村的价值,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乡村物质和文化建设上来,以在振兴乡村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荣;在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基础上,挖掘乡村的文化潜力,发展文化产业,依托“互联网+”等产业模式,提升文化产业能力,开阔乡民的视野,培育文化自信,形成乡村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六)保障乡村文化建设,培育乡村文化自信
乡村文化自信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农村文化现状的基础上,长期以来,农村发展更多是对于物质层面的关注,而农村文化建设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兼顾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平衡,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开展农村文化建设需要政策指导、资金支持和法律保障。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国家的有关乡村振兴文化发展的指导和区域的文化建设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文化建设扶持政策,层层布局,责任到位,措施有力,为乡村振兴和文化自信培育保驾护航;农村文化的建设亟需资金的投入。政府部门应该协调各方面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支持,一方面通过专家论证,设计好的创业融资项目吸引有资金的企业团体的投资,另一方面促进农村经济内生力,提高农村文化建设的内部供给力。在资金充足的前提下,维护原有的文化设施和资源,并开发新的文化设施和资源。比如,农村的书屋、学校、影剧院、网络图书馆、演艺团体等,并制定相关法律政策;在法律的保障下使得乡村振兴和乡村文化自信培育有法可依,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六、结语
乡村振兴,在我国现阶段已经进入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不仅是物质层面的繁荣,更是对文化的发展提出要求,乡村文化的振兴要从文化自信培育开始。尽管在乡村振兴和文化自信培养方面还任重道远,但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农耕文化,发展农村生产力,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价值,培育新乡贤群体,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必将迎来乡村振兴既定目标的实现。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