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探讨*——以新疆南疆民营企业为视角

时间:2023/11/9 作者: 克拉玛依学刊 热度: 17566
顾华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所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特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再次强调,“接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2]新疆特别是南疆深度贫困地区完成脱贫任务后,还必须坚定不移地按照《建议》精神,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质量和效果放在重点位置上,下大力气在“千企帮千村”①的基础上,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高效率高质量衔接,持续引领民营企业在思想认识、目标任务、政策支持、工作机制、工作举措和资金项目有效衔接中实现创新源泉的充分涌流,在引领乡村振兴中实现创造活力的充分迸发,努力在增强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能力、持续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积极优化提升产业水平并促进高质量发展、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就业创业质量、完善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及贫困治理常态化体系、助力减贫战略平稳转型和乡村振兴工作体系顺利运转上作出新贡献。

  “十四五”时期,新疆特别是南疆在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机遇难得,需要进一步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科学开创新局面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引导民营企业按照《建议》提出的“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1]的要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的要“坚持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的目标要求,坚持聚焦推进新疆特别是南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点,统筹疫情防控、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及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实施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健全防止返贫监测的帮扶和促进发展致富的工作机制,推动帮扶工作从攻坚期的超常规举措向巩固拓展期的常态帮扶转变。重视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巩固拓展和有效衔接的工作,坚持全方位激活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努力推进新发展理念的落地生根,并转化成各类市场主体和群众的普遍实践,确保巩固拓展和有效衔接的工作充分体现出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坚持用好辩证法,对在巩固拓展和有效衔接中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工作进行科学设计并确保精准组织施工;应重视创新方法、措施,善于通过深化改革和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新发展理念在巩固拓展和有效衔接工作中的贯彻落实;坚持底线思维,及时化解在巩固拓展和有效衔接工作中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所发生的矛盾风险,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以及各族人民群众的福祉持续增长。

一、持续激发内生发展能力,集中精力补短板强弱项

(一)明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制度措施

巩固拓展新疆特别是南疆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仍然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落实《建议》确定的“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必须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聚焦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推进分类调整优化,同时坚持底线思维,留足政策过渡期,重点从政策、人才、项目、产业、治理等方面入手,找准有效衔接的着力点,顺势而为,持续用力推进。新疆的绝对贫困问题已经得到历史性解决②,但最后脱贫的10 个县都在南疆,因此,南疆仍然是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的重点,实现有效衔接最突出的问题仍然是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当务之急是要集中精力补齐10 个县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短板弱项,健全监测帮扶机制和制度措施,继续开展防止返贫监测,跟踪“两不愁三保障”的巩固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帮扶,促进其致富。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资金支持和帮扶力量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因地制宜在搬迁地发展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拓展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加大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力度,鼓励支持南疆劳动力继续向北疆地区转移就业,规范管理公益岗位,促进脱贫人口就业创业发展致富。

(二)重视在南疆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是改革开放以来优先富裕群体的资本对乡村包括贫困人口的一种反哺,是企业社会价值的回归。”[3]促进南疆脱贫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强其激发内生发展能力,仍然需要民营企业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此,需要坚持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的制度和机制,我国的制度优势是保障巩固拓展同有效衔接的决定性力量,只要坚持依靠制度集中力量攻坚克难,乡村振兴事业高质量发展就会有无比强大的能量,聚焦乡村振兴总体目标精准安排项目、有效盘活扶贫资源、精准选派企业、有效延伸产业链条、做优做强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扶贫产业项目优势,与乡村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为脱贫户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多措并举激活脱贫户发展,持续增强“造血”能力③等目标就都能够顺利实现。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方面,应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子,“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脱贫的机制,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致富的动力。要把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4]为此,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还需要从加强顶层设计、制度衔接、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倾斜,坚持从思想观念、就业创业技能、产业发展政策、衔接的制度措施等方面激发脱贫户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助力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以增强10 个脱贫摘帽县巩固脱贫成果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助力其摘掉穷帽平稳顺利奔向小康。南疆属全国“三区三州”,确保南疆同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最突出的短板仍然是在南疆农村。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的远景目标,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深化农村改革,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新疆特别是南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短板、重点、难点还很突出,亟待全面深入和有重点地实施脱贫攻坚质量提升行动。

(三)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高效率高质量衔接

应引导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方面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扎根于人类文明的渊薮之中,全面小康建设者的举国努力,在人类文明史的长河中证明了自己的综合比较优势,当代竞争中具有可持续繁荣的综合潜力,”[5]各方面应充分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促进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当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继续统筹和加强包括“千企帮千村”、对口援助、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等力量持续发挥作用。当务之急是要用优势制度的机制、资源和力量接续全面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助力乡村、县市发展现代产业,推动城乡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引领县乡村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畅通县乡村内需大循环,稳步促进双循环,持续促进消费,提升产业高质量供给能力和服务能力,有效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等五大振兴,拓展县乡村投资发展空间,增强脱贫群众的致富发展能力,夯实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机遇和重点,与时俱进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塑造东中西部及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积极促进新疆特别是南疆改革、开放、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坚决从根本上消除返贫的各种因素。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既是贯彻落实《建议》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在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高效率高质量衔接方面具有综合性和带动性强的特点。新疆应坚持运用系统思维,整体推进的方式,综合治理的路径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以南北疆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夯实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支点;主动适应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推动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居住社区建设,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方案,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和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提升住房品质;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大城市和中心区域的治理风险防控。在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城乡融合、产城融合,特别是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具体实践中,工作的复杂程度、政策把握和创新运用的能力,特别是基层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新困难,都会成倍增加。因此,应重视持续引导和激发干部“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和力量,精准落实乡村振兴政策和各项帮扶措施,帮助脱贫户持续致富,推动新疆特别是南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持续增强县乡村创新活力,坚持促进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农业基础导向,因地制宜,做好顶层设计

现代经济发展是一套复杂的产业链、加工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生态循环链的协同运转,地县、乡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加快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产业体系的工作,重视将其纳入“十四五”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规划。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贫困挑战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武器。因此,民营企业应坚持创新发展,在更多领域积极应用5G 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提升当地数字经济增加值在GDP 中的比重,培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高效率、高质量衔接和推动新疆特别是南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坚持聚焦市场需求,明确投资重点领域,充分依靠资源禀赋打造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现代规模化种养业、产品精深加工业、农地托管和农机全程服务等。重视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有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旅游业、电子商务、现代服务业、特色小镇建设,探索将康养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综合运用多种模式,推进旅游、文化、农业、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南疆应大力实施“旅游兴疆”战略,重视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6]有效破解“缺资金、缺技术、缺项目、缺劳力、缺管理、缺市场”等产业发展的困局,并通过积极开启“文旅农”和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制定民营企业涉农投资正负面清单,防止出现“非粮化”“非农化”的问题,引导民营企业自主确定适合促进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经营项目。坚持引导民营企业专注于打通乡村振兴和村民稳定致富的渠道,重点是在进一步帮扶中找准影响村民致富的“病根”,疏通致富的“堵点”,攻克致富的“难点”,着力通过帮扶乡村强基础、建产业、育人才、传技术、善管理等方式精准施策,使农民致富能持续、乡村振兴见实效,实现谋长远、利长远的发展目标,助力乡村振兴在致富之路上跑出加速度。顶层设计应重视用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做好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的制度安排,更加注重需求侧的精准管理,充分挖掘县乡村的消费潜力,坚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结合起来,同时应坚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积极推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与运行,深挖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市场潜力。

(三)围绕新疆特别是南疆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现实需要加大衔接力度

按照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特别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坚持“从职能定位、政策统筹、精准施策及保障效率等方面构建财税支持政策体系”。[7]聚焦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与创新,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激发新疆特别是南疆发展乡村生产力的内生动力,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事业振兴。近年来,一大批“千企帮千村”的民营企业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而且仍在持续推进之中④,各方面的潜力还很大。一些民营企业坚持实施“益贫乡村计划”,探索立体化推进深度贫困村脱贫的解决方案,强化技能培训促致富,确保贫困户都有一个温暖富裕的家;坚持抓住“扶智”这个关键,从娃娃抓起,发起组织实施大型综合性教育公益扶贫行动,“建立科教防治返贫的长效机制”[8],坚决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发挥企业优势,推行“村级党组织+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农户+订单”或者“保险+期货”等扶贫模式,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拓宽了当地村民的增收渠道。这些措施都充分调动了多方面的力量,积极探索了更专业精准、更具普惠性、具有可持续性的扶贫路径,确保了脱贫农户稳定致富不返贫,确保了乡村振兴有实业和人才支撑、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既是农业农村农民实现新发展的机遇,也是民营企业进一步落实“千企帮千村”,实现自身大发展的重要机遇,但实现好双赢发展的模式还需要政策的引领和保障。因此,应坚持积极厚植特色发展优势,全面激活蛰伏的发展潜能,特别是要充分凝聚起广大民营企业的蓬勃力量,积极塑造社会扶贫的民营企业品牌,努力构建和完善乡村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乡村振兴再立新功。

(四)推进乡村土地制度改革,盘活乡村土地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深化南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应重视将目前“具备多种功能属性的土地资源变成纯粹的经济要素”[9],积极创新土地规模连片流转模式,对土地、宅基地流转的条件、经营范围和违规处罚等规定应当在事前作出明确规定,保证农民对土地、宅基地等资源流转和分享收益具有真正话语权。注意经验借鉴和基层的积极探索创新,大力引导和鼓励基层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典型,破解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发展用地难题。坚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乡村发展用地的理念,革新政策制度,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体系及“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坚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稳定,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10]。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健全体制,从“城市偏向”转向“农业农村优位”,贯彻国土空间规划农业农村优位的政策,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实施与监管,充分体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乡村发展用地,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实现土地制度改革协同联动,构建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享共赢的互利互惠机制,让土地、人才、资金、技术、科技等各类发展要素更多流向农业农村。允许南疆10 个县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在区域范围内使用,实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乡村振兴建设用地需要,破解“建新居、兴产业、安置人、筹钱款”等系列难题。坚持节约集约利用乡村振兴供地,开展全域土地整治,推进拆旧复垦,扩大指标使用、调剂范围,完善支撑保障制度,有效实施管理制度,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11]在安排年度建设用地指标时,确定一定比例用于民营企业投向乡村振兴的投资项目。坚持按照“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通过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节余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发展乡村产业项目。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省级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应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入股、租用等方式直接用于发展乡村产业”[12]的要求,聚焦“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1]的目标,建立多元化的乡村产业用地供应方式,确保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用地规模和指标落实落地。健全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和管理网络,健全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土地流转风险补助金制度,因地制宜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等中介组织,依法保证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高效规范运行,确保将土地资源变成促进乡村振兴和生产力发展的活资产,切实做好南疆乡村整体振兴的建设用地保障工作。

三、精准配置政策措施,充分激活生产要素

(一)充分发挥新疆特别是南疆的区位优势,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重视多领域、多层次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区位优势,把新疆特别是南疆自身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通过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和丰富对外开放载体,推动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打造国家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的高地,持续稳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当前,应重视构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体系,坚持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中心,解决农业经营风险高、要素供给难、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等问题,坚持科学规划建设,全面提升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质量。为此,应重视“财税政策在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3]重视在外溢性强、社会效益高的领域充分发挥政府预算内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激发社会资本的投资活力。坚持科学运用财税政策,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做到既“输血”,更“造血”,项目选择既要“引得进、留得住”,也要“发展得好、带动性强”,切实保证能致富、可持续。

(二)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创新运行机制,构建企业与农民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实现民企与脱贫户共赢,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构建相关的运行机制是关键。因此,政府应加强引导,鼓励民营企业和当地群众共同探索多样化的联合方式,坚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放在首位。鼓励村集体的资源型资产以及农民的产权、资产、资金、技术等入股民营企业,支持农民以土地、设备、技术等资源入股,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6]走村集体、农民与企业风险共担、共同发展之路,让农民更多地分享要素和产业增值的收益。民营企业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发挥的是“带动效应”,而不是“替代效应”。因此,坚持完善制度设计,做到科学决策及创造性地应对困难挑战是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根本方法,同时还应持续“提高乡村发展的制度化、法治化和规范化水平,”[14]重视充分发挥好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为民营企业决策提供政策法律依据,避免发展的同质化或者不规范的行为反复发生。坚持用制度矫正市场,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激活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建立健全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保障金制度,把激活和保障要素的工作做在前面。保落实、抓促进、见成效的关键则是要持续加强基层的干部和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尽快建立并实施地县乡村组各层面的干部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素质培训制度,应特别注重研究和推进适应新发展格局所需要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战略,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两手抓,切实为实现新疆特别是南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数量充足的当地高质量干部人才队伍,并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中来。

(三)加强农村政策创新,靠前服务,营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优良环境

保障民营企业顺利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还需要探索更多激发要素活力的有效途径,精准施策,促进发展。坚持从统筹政府、民营企业和市场三个层面建立健全衔接政策入手,推进多规合一,统筹好政策和规划,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抓住发展产业和充分就业两个关键,把政策落地、责任落实、工作落细,不断提升干部政治领导本领、学习本领、科学发展本领、改革创新本领”[15];尽快筹集资源,培育产业,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和转型升级,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为此,应按照《建议》确定的要求,继续保持财政投入力度的总体稳定,重点解决好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问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加强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专项扶持。南疆应高度重视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研究,重视通过深化改革探索有效途径,积极完善涉农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农业信贷担保补偿基金,高质量地使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项目资金。强化政策支持,保持民营企业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的稳定性、延续性和透明性,稳定政策预期。建立专业化服务民营企业的市场服务机制,持续做好农业产业和企业创业的科技服务,重视提升研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16]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扶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充分依托科技创新实现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

  注释:

  ①由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于2015年10月发起的“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是实现村企双赢、共同发展的创新之举。全国是“万企帮万村”,各省市区相应开展“千企帮千村”行动,地州市则相应开展了“百企帮百村”行动。以民营企业为帮扶方,以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为帮扶对象,以产业、就业、公益、智力扶贫为主要帮扶形式,帮助贫困村加快脱贫进程。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万企帮万村”累计产业投入915.92亿元,公益投入152.16 亿元,安置就业79.9 万人,技能培训116.33万人,共带动和惠及1 564.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10月底,新疆民营企业共帮扶贫困村1 972个、贫困户111 530户、贫困人口392 298人,投入产业帮扶资金396 140.7万元、公益帮扶资金17 106.7万元。

  ②2020 年11 月14 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公告,批准莎车县、叶城县、伽师县、英吉沙县、墨玉县、皮山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阿克陶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全区308.9万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 66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刘翔.新疆最后10个贫困县摘帽!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③河南内乡推出以金融杠杆连接“政府+银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五方的“5+”扶贫模式运行3年多以来,贫困户投入本金和贷款到合作社,转化为优质固定资产后租给企业,企业有了稳定的收入预期,银行更愿放贷,贫困户有稳定的收益,干事创业的信心更强了,各方实现了互利共赢。运行3年多来,合作社利用租金结余和自身贷款,已经偿还和置换了大部分贫困户的贷款,今年将全部置换完,大大降低贫困户的金融风险。

  ④已经在新疆创业发展35年的民营企业德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坚持为助推乡村振兴不懈开拓奋进,倾力做好“新疆好物”深度开发运营工作。围绕林果产业这一富民兴疆的一大支柱产业,以扶植基地带动产业扶贫。德汇集团以数字技术为引领,运用互联网技术推进新疆水果全产业链生态运营。德汇“新疆好物”确定了未来五年目标:建立100万亩亿元超级单品原产地果园基地;在全国布局50个重点城市、2万个社区;紧抓2 000万家庭刚需消费;带动10万人就业创业、100万果农增产增收;打造5个10亿元超级单品,铸就“新疆水果、真的好吃”品牌形象。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