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新疆南疆四地州精准扶贫成效巩固提升的影响因素及应对之策

时间:2023/11/9 作者: 克拉玛依学刊 热度: 18080
谢军伟 耿凤娟

  摘 要: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指引下,新疆南疆四地州脱贫攻坚战即将取得胜利进入脱贫巩固期。文章通过对新疆南疆四地州精准扶贫工作研究发现,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个体因素等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精准扶贫成效的巩固与提升。基于此,提出了脱贫巩固期的基本思路,必须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根本遵循,以巩固提升精准扶贫成效为工作重心,结合南疆四地州实际再次精准施策,通过构建合作共治的治贫体系,强化产业精准扶贫,持续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改进创新扶贫模式等,确保南疆四地州稳定脱贫,实现扶贫效果长效化。

  关键词: 脱贫攻坚;新疆南疆四地州;精准扶贫;巩固提升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20.05.03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谢军伟,耿凤娟.新疆南疆四地州精准扶贫成效巩固提升的影响因素及应对之策[J].克拉玛依学刊,2020(5)17-24.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收官之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引下,新疆将持续聚焦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力量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确保2020年剩余10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新疆南疆四地州将取得脱贫攻坚战决定性胜利,进入脱贫巩固提升阶段。而新疆南疆四地州农村贫困基数大、面积广、程度深,扶贫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返贫情况也偶有发生,且因资金、因灾、因病、因学、因婚致贫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已经脱贫的家庭再次返贫。因此,文章通过对影响新疆南疆四地州精准扶贫成效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应对之策,对2020年后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实践精准扶贫思想、治理贫困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内涵概述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于贫困治理的指导性思想,其生成的理论基础是“共同富裕”根本原则,现实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1]。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4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六个精准”新要求和“五个一批”主要途径,并把精准扶贫工作精细化分为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等四个环节,进一步阐释和创新了精准扶贫思想。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颁布,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2017年以来,随着脱贫攻坚战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概括起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六个精准”具体要求,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二是“五个一批”重要途径,即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易地搬迁安置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教育扶贫脱贫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三是“四个问题”核心内容,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是“四个环节”实施步骤,即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内容中,精准化理念是核心要义,分批分类理念是基础工具,精神脱贫理念是战略重点,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对于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性思想。

  二、新疆南疆四地州精准扶贫的进展及成效

  新疆南疆四地州包括喀什地区、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开展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引下,2014年至2017年,新疆南疆四地州累计脱贫33.48万户140.63万人,有1 193个贫困村退出、一个贫困县摘帽。[2]2018年,新疆除南疆四地州之外,其他地(州、市)的绝对贫困问题基本解决,南疆四地州共有48.69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513个贫困村退出。[3]2019年实现16.02万户64.57万人脱贫、976个贫困村退出、12个贫困县摘帽,是摘帽贫困县、退出贫困村、脱贫人口历年数量最多、脫贫成效最显著的一年。[4]新疆将持续发力聚焦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确保2020年剩余1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其中,摆脱贫困的脱贫户基本实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村基本实现“一降五通七有”,最终实现新疆与全国各地一起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脱贫户实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情况

  2019年,脱贫户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脱贫标准3 700元,实现“一超过”,即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当年脱贫标准。脱贫户家中有充足的米、面、油及肉菜,实现“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在义务教育政策有效落实下,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覆盖,教育扶贫政策受益人员实名台帐建立,没有发生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问题;脱贫户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养老保障参保率均达到100%,在健康扶贫“三个一批”(大病救助、慢病服务、重病兜底)政策扶持下,可报销重大疾病费用,申请补助,部分报销比例超过95%。在安居富民工程和改厕项目推行下,脱贫户住房安全得到保障,生活观念发生变化,慢慢养成健康卫生习惯,实现“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二)脱贫村实现“一降五通七有”的基本情况

  2019年,脱贫村贫困发生率低于国家标准3%,实现“一降”,即脱贫村贫困发生率低于国家标准。脱贫村实施饮用水改造项目,村民家家户户通上了安全卫生自来水,大力提升日常饮用水供给能力,村民安全饮水有保障;实施电路改造,家家户户通了动力电,村民日常生活和生产发展用电需要得到满足;村主干道与支线路面实现硬化,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得到解决;村村通广播电视,村民每天可及时收听收看全国新闻报道;实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通信信号全覆盖,村民可根据自己需要选择通讯方式,部分村民安装了电信网络,脱贫村实现“五通”,即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宽带或通讯。

  脱贫村有村“两委”班子,重大事项坚持“四议两公开”制度,认真落实村党总支、村“两委”、村自治调节及红白理事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有支撑稳定增收的产业,主要包括种植业、林果业、养殖业等;有村集体经济收入;有功能较为齐全的村级党组织阵地、办公场所和办公议事场所等所必有的场所,人员齐全,日常运作发挥正常;有正常運营的村幼儿园,设施齐全,师资力量充实,能够满足各学龄前儿童学习和生活的需要;有便民服务中心,可容纳上千人,可满足村民日常体育文化活动的需要;有村卫生室,设观察室、营养早餐区、预防保健室、接种室、药剂室、诊断室,常用药品齐全,医生配备,能保证小病不出村,脱贫村实现“七有”,即有村“两委”班子且发挥作用、有支撑稳定增收的产业、有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村级党组织阵地(办公场所)、有幼儿园(中心幼儿园)、有便民服务中心(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有卫生室。

  三、新疆南疆四地州精准扶贫成效巩固提升的影响因素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指出,对于刚刚摆脱贫困的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设置缓冲期,继续给予政策支持,稳定脱贫。新疆南疆四地州贫困县、贫困村即将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将全部摆脱绝对贫困,精准扶贫工作由脱贫攻坚进入脱贫巩固期,为了稳定脱贫,保证脱贫群众不返贫,必须深入分析巩固提升精准扶贫成效的各种影响因素。

  (一)政策因素

  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特别是2018年以后,新疆脱贫攻坚战线主要聚焦南疆四地州,新疆集中全区的力量对南疆四地州进行帮扶,工作重心是消除绝对贫困。在精准扶贫攻坚时期,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领导精准扶贫各项工作,消除绝对贫困,深度融入到贫困村治理的方方面面。随着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结点的临近,越来越多的贫困村实现了脱贫摘帽,成为了脱贫村,贫困户成为脱贫户,精准扶贫工作由脱贫攻坚期进入脱贫巩固期。由于两个阶段的目标发生变化,其工作重心也将发生转移,从中央到地方将会进行扶贫政策调整优化,这些政策调整必将引起行政化扶贫力量职责定位的变化,特别是外在刚性帮扶约束机制弱化,相应的考核也随之减弱,行政化扶贫力量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可能把后续巩固提升工作视为一般性工作,量力而为[5]。此外,脱贫巩固期,绝对贫困人口将会消失,扶贫对象转为相对贫困人口,而扶贫对象的重大转变必然导致帮扶方式的转变。南疆四地州进入脱贫巩固期,行政化扶贫力量在接下来的贫困治理中将发挥什么作用和如何发挥作用是影响精准扶贫成效巩固提升的直接因素。

  (二)经济因素

  从经济层面来看,南疆四地州是全国知名的优质商品棉基地和新疆特色林果业基地,是新疆重要的农业区,其主要经济建设方式通过种植业获取经济效益。据统计,2018年区域内74.9%以上的人口为农业人口,农业收入占三次产业总收入的比例达70%以上。但南疆四地州农业生产总体呈现小、散、组织性弱的特点,缺乏规模经营,成本较高;农产品生产结构单一,林果布局同质化问题严重,产品的附加值显著降低;且南疆四地州农户和市场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供给体系针对市场需求的动态适应和反应能力滞后,农户抗风险能力弱[6]。众多因素不断推高南疆四地州农业生产的成本,导致农业生产利润持续下滑,农民农业收入遭到持续挤压。此外,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加上就业扶贫政策鼓励支持,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的数量明显增加,在这些“走出去”的人口当中,青壮年劳动力居多,这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南疆四地州与全疆相比,农业及农业相关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农业产业化能否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是影响精准扶贫成效巩固提升的重要因素。

  (三)环境因素

  影响新疆南疆四地州经济发展环境因素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一是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新疆南疆四地州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气候干旱,雨水较少,当地的自然环境导致区域内出现沙尘暴、大风的可能性比较高,可用于耕地的面积比例本身也比较少,如英吉沙县芒辛镇某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39亩。迄今为止,新疆南疆四地州部分地区的未脱贫人口当中,很大一部分具有劳动能力但却因为缺少生产资料导致贫困,真正完全因为疾病、残疾而导致贫困的比例并不高。此外南疆四地州最大的发展限制性因素在于水源缺乏,部分地区因严重缺水问题而导致土地质量较差,甚至出现戈壁化、荒漠化。诸如此类的自然环境限制性因素,使得当地的农业生产种植水平落后,产品缺乏竞争力,也无法吸引外部投资渠道,农民要想通过农业生产增收难度较大。二是从社会环境的角度分析,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扶持之后,南疆四地州仍然处于经济欠发达或发展落后的现状,很可能出现“政策性”返贫现象,即某些已经脱贫的地区在缺乏支持的情况下仍然会陷入债务风险和人力资源缺乏引起的其它问题,使得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难度非常大。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行各业都摁下“暂停键”。虽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基层民众生活,但是社会产业发展受到巨大冲击,一部分贫困人口劳动力转移受到限制,收入增长有所放缓。7月15日乌鲁木齐发生疫情反弹以来,全疆经济社会发展又一次暂停,这对于本就相对脆弱的四地州经济增长机制带来不小冲击。由于受疫情影响,南疆四地州的各项发展有所受限,对于农业、手工业等行业冲击明显,虽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惠农举措,但成效还需要时间显现,一些优质特色农产品受交通、物流等条件限制,无法实现增收,农民收入受到影响。因此,这对于南疆四地州需要多措并举,切实改观疫情带来的冲击,把疫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四)个体因素

  从劳动力本身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南疆四地州的地理位置比较偏远,教育水平相对落后,部分群众文化层次较低、人均受教育年限短、素质偏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和应用水平有待提高,在精准扶贫过程中,部分贫困群众存在着对于贫困的错误认知,开拓进取精神不足,诸如不从事生产工作、长年依靠政策补贴维持生活等。极少数贫困户在政策扶持下摆脱了贫困,但有了依赖性,一味地希望通过政府进行物质帮扶的方式进行生活,这种直接的物质帮扶一旦撤离,此类脱贫户很有可能会重新返贫。从问题的根源性因素来看,贫困被有些人认为是获得政府补贴的“特权”,贫困户可以享受比非贫困户更高的房屋改造补贴、免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部分费用等,在这些利益驱使下,某些脱贫村民为了争取这种资源,会采取一些不道德手段甚至违法行为,而设法继续享有这种“特权”。另外,有些脱贫村民对于自身的经济问题缺乏正确认识,长期以往也会导致他们对于致富的信心不足,缺乏主动致富的决心。南疆四地州部分脱贫村民持续性和稳定性增收能力比较弱,自我发展的“软实力”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部分群众思想依然没有脱贫是影响精准扶贫成效巩固提升的内在因素。

  四、新疆南疆四地州精准扶贫巩固提升的对策

  精准扶贫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中国发展实践的理论创新,也是我国各地实现精准扶贫的正确思想指引,必须长期坚持,深入贯彻落实。新疆南疆四地州即将进入脱贫巩固期,巩固期既有全国脱贫攻坚共性,也有其特性,结合精准扶贫成效巩固提升的影响因素,必须继续坚持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作为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用理论指导实践的不断创新,精准施策,持续推动精准扶贫思想在南疆四地州的实践,巩固提升精准扶贫成效,稳定脱贫,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助力。

  (一) 精准把握政策调整,构建合作共治的治贫体系

  脱贫巩固期,从中央到地方会进行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优化调整,相关政策支持和利益输入还会继续,扶贫机制还将在一定时间存在,新疆南疆四地州应依据党中央指示精准把握政策调整窗口,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特别是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化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构建合作共治的治贫体系,不断巩固提升全面脱贫的成果,实现行稳致远的脱贫。

  1.精准定位行政化扶贫力量角色

  进入脱贫巩固期,党和政府工作重心将从精准脱贫转向实现全面脱贫后的巩固与提升阶段,行政化扶贫力量的工作目标也将发生变化,以巩固提升精准扶贫成效为主要任务,这需要重新审视这一扶贫工作主导力量与脱贫村行政力量之间的关系。行政化扶贫力量应准确把握政策导向,转变角色定位,弱化直接决策功能,强化指导监督功能,以提升脫贫村村级组织力量为工作重点,积极参与村党支部会议和村两委联席会议,提出意见建议,促成形成决议,落实好驻村干部结对帮扶传帮带的责任,充分发挥村干部和党员在治理贫困中的作用,建设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积极培育和引导脱贫村内生治理贫困力量。

  2.保障相对贫困群众合法权益

  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是治理绝对贫困,脱贫巩固提升是治理相对贫困。治理相对贫困任务一方面是防止脱贫人口返回绝对贫困状态,另一方面是防止出现大量的相对贫困群众。任务目标不同,工作重心也存在差异。由于相对贫困群众更加难以识别,要做到精准识别,就必须优化帮扶对象选择和帮扶决策程序等方面的制度机制,发扬民主,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公开公平公正地让群众参与投票确定帮扶对象,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环境,确保真正的相对贫困群众能够获益,把国家有限的扶贫资源用到实处,发挥实效。此外,必须完善相对贫困人口的长期监测和动态预警机制,针对相对贫困群众加强监测,特别是强化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分析研判,及时掌握困难群众就业、收入变化,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落实转移就业、兜底保障等政策措施,及时化解返贫致贫风险和因素,确保脱贫人口不再返贫。

  3.优化困难群众帮扶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在帮扶困难群众改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转变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唤醒贫困群众的脱贫意识。脱贫巩固期,帮扶过程中应注重提升困难村民的内生动力,积极鼓励和引导贫困户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共同致富,防止返贫;在帮扶方式上,应以间接帮扶为主,扩大间接帮扶的范围,同时以政策支持和产业引导为主,扩大帮扶政策受益面,从而实现脱贫成效巩固提升。

  (二)扶持特色产业,提升产业扶贫精准度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脱贫攻坚和脱贫巩固提升的主要依托。脱贫巩固提升期间,新疆南疆四地州应注重培育“造血”机制,立足于区域实际,科学有效地统筹规划特色产业发展,增强可持续“造血”功能。

  1.全面提高特色产业选择精准度

  南疆四地州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生态脆弱,生产模式多为小农经济,脱贫的群众一旦遇到市场环境的波动可能会重新返贫。因此,产业选择要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优势,依托地方特色和资源禀赋,扶持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对于南疆四地州而言,可以依托当地充足的光照资源,精选优质林果业,推动“一村一品”差异化发展,认真对接市场需求,精选特色产业,助力农民持续增收。如万寿菊项目、玫瑰花、西梅等特色产业。在精准选择特色产业的同时,要加强产业风险防范,强化科技精准帮扶,抓好产销衔接,稳定销售渠道,积极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确保脱贫户通过产业扶贫长效增收、稳定脱贫[7]。目前,南疆电商已经开始起步,“互联网+”平台已经初步建立,直播线上销售已经初见成效,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助力优质特色产品走出新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提升产业扶贫覆盖面精准度

  产业扶贫贵在精准,难在精准。随着新疆南疆四地州特色产业不断开发,发展的扶贫项目有特色种植项目、养殖项目、牲畜养殖良种繁育及推广项目、林果业提质增效项目以及庭院经济项目等,从目前产业项目运行效果来看,确实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稳定脱贫的目标。但要让这些项目在脱贫巩固提升阶段进一步发挥作用,必须精准识别相对贫困群体,这其中不仅仅要关注困难群体,还应当关注可能因病、因学、因自然灾害等因素返贫的群体,只有精准聚焦困难群众这一主体,通过提高产业扶贫覆盖面精准度,使特色产业扶贫项目精准覆盖到困难群众,才能真正实现防止返贫、稳定脱贫、巩固成效的目标,这也是脱贫攻坚期实现贫困人口的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8]。

  3.加快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体

  脱贫巩固的根基是要有产业支撑,产业发展需要组织有效整合,才能获取最大规模效益,结合内地脱贫巩固经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助力基层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南疆四地州主要表现为小农经济,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较弱,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因此,要稳定实现新疆南疆四地州精准脱贫,可以尝试探索专业合作社模式,这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模式,进一步探索“合作社+农户+互联网”模式[9],集合“农科专家全程带、工作队员全程帮、致富能手全程教”的帮带模式,完善合作社管理制度,建立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合作社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借助新媒体技术助力南疆群众增产增收,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良性发展,巩固提升特色产业扶贫的成效。

  (三)強化精神扶贫,持续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

  精神脱贫是精准扶贫思想的战略重点。脱贫攻坚到了巩固期,更多的是面对相对贫困群众,他们不仅存在物质贫困,更重要的是精神、思想、志气、动力的贫困。这就要求在脱贫巩固期,南疆四地州必须继续树牢精神扶贫理念,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大力实施“扶贫先扶人,扶人先扶志”的战略部署[10],持续激发相对贫困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1.加强文化扶贫建设力度

  文化扶贫注重的是以文化人,春风化雨,浸润内心。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就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提高贫困群众的素质。文化扶贫的前提在于扶志,通过群众大会的“大水漫灌”、帮扶干部入户的“细水滴灌”,扶贫干部专题入户的“填缺补灌”,及时查遗补漏,确保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家喻户晓、入脑入心,帮助困难群众树立劳动致富、勤劳致富、技能致富的价值取向和政策导向,从思想上拔除穷根,让广大群众“让我致富”思想转变为“我要致富”。同时优化目前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以职业农民为培养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重点培育农业开发人才和技能人才,让更多的村民成为致富的行家里手。

  2.加大教育扶贫力度

  教育扶贫是新疆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扶贫旨在提升基层群众科学文化素养,增强致富本领,切断贫困代际传递,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新疆南疆四地州由于各种原因,存在贫困代际传递现象,造成贫困的固化,文化素质较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能力较弱,对新技术的认知能力有限,只有通过教育,使之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技术,实现思维的根本性转变和对新时代社会认知的新飞跃。政府需要进一步实施有效的教育扶贫战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教育资源继续向脱贫地区倾斜,让脱贫群众的下一代接受教育,提高谋生技能,打破贫困固化所造成的代际传递现象,推动南疆四地州各族群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四)注重扶贫模式创新,助力精准扶贫成效巩固

  新疆南疆四地州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扶贫难度相对较大,通过政府、社会、企业以及个人的努力,即将在2020年底实现在现有标准下的全部脱贫。成果来之不易,但是主要以传统的扶贫模式开展,基础还比较脆弱,需要进一步创新精准扶贫模式,因地制宜,在原有扶贫成效基础上提质增效,助力精准扶贫成效巩固。

  1.注重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交通运输能力有限和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无法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中的突出问题,使得南疆四地州特色林果业优势难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以帮扶农民增收。因此,需要创新扶贫模式。首先要加强新疆南疆四地州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加快农村公路、电网、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振兴;特别是对在南疆四地州建立物流基地等基础设施的电商企业给予配套支持,重点支持冷链物流等与农副产品息息相关的特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助力南疆特色林果业优势发挥,促进农民增收。

  2.大力创新“互联网+”扶贫模式

  新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构建了全区统一、数据集中、服务下延、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动态管理的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为脱贫攻坚实现科学决策、规范管理、精准落实提供准确可靠、安全快捷的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在南疆四地州刚刚脱贫的地区,要通过派遣或培训的方式,培育一支精通互联网技术的扶贫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好大数据管理平台作用,面向脱贫群众传授新的文化知识、价值观念、种植技术、生产理念和经营理念,特别是加强农村电商人才的培育,推进农村电商与特色农业的扶贫开发模式,帮助农户实时掌握农产品市场动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和解决销售“最后一公里”等问题,使之成为村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手段和途径[8]。

  3.完善金融政策扶贫机制

  无论脱贫攻坚,还是脱贫巩固提升,都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从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地区的经验来看,扶贫模式的创新体现在创新担保方式、创新贷款品种和创新协作机制等方面,从源头上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为贫困地区重塑具有成长性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技术、信息、融资等方面形成合力支持,才能提升金融扶贫的“造血”能力[11]。南疆四地州金融扶持要进一步创新,在大力发展产业合作社基础上,尝试探索“股份合作,共同参与”的模式[12],探索相对贫困农户将小额信贷资金入股到农业公司、合作社进行产业开发,公司和合作社统一管理,入股农民享受股份分红,共同承担经营风险机制,激发农民致富内生动力,巩固提升精准扶贫成效。

  五、结语

  脱贫攻坚对新疆南疆四地州而言是一项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心关怀和十九个省市对口支援下,自治区党委精准聚焦,精准帮扶,精准督战,取得按现有标准全部脱贫的目标,与全国一道完成全部脱贫的伟大实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新疆南疆四地州受环境、政策、资源等因素影响,“返贫”风险仍然存在,其中最关键的是人的思想转变是一个渐进过程,这也是新疆南疆四地州实现完全脱贫的核心因素。进入脱贫巩固期,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协同发力,共同筑牢防止返贫的思想根基和经济基础,形成扶贫长效体制机制,同时还需借助科技、金融政策助力,积极走向市场,实现精准扶贫与全覆盖相结合,为新疆贫困治理凝心聚力,服务于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唐任伍.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阐释[J].人民论坛,2015(30):28-30.

  [2]牢记嘱托,南疆四地州勇啃“硬骨头”[EB/OL].http: // wap.xjdaily.com / xjrb / 20181103 / 118064.html,2018-11-03.

  [3]2018年新疆减贫53.7万人全区脱贫攻坚战线收缩至南疆四地州[EB/OL].http://wap.xjdaily.com/xjrb/20190222/125463.html,2019-02-22.

  [4]新疆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EB/OL].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5610553/5531800.html,2020-06-16.

  [5]李小红,段雪辉.后脱贫时代脱贫村有效治理的实现路径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100-105.

  [6]陈鲲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疆南疆四地州农业结构调整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2019(6):52-57.

  [7]苗爱民.中国脱贫攻坚政策演进及“后2020”时期政策调整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0(4):101-108.

  [8]张龙,尹伟先.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基于东乡族自治县果园镇的调查[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20(4):141-148.

  [9]张丽君,吴本健,王润球,张春敏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案例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8:32.

  [10]李莉,陈雪钧.重庆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67.

  [11]刘国锋.精准扶贫重在模式创新[N].中国证券报,2016-05-26(A02).

  [12]扶贫模式待创新,怎么做?[EB/OL].http://news.si? ? ? ?na.com.cn/o/2018-03-07/doc-ifyrztfz9730089.shtml,2018-03-07.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