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中国初期;统一战线;任务转化;启示
中图分类号:D613?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20.04.01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高林.新中国初期统一战线任务的转化及其当代启示[J].克拉玛依学刊,2020(4)3-8.
中国共产党成立近100年来,统一战线作为中国革命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在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面对国内经济萧条、国外对其实行封锁的严峻考验,对统一战线任务作出了新判断,并在各个方面落实了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提升了全党对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统一战线工作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中国共产党在面临错综复杂的局势和肩负艰巨繁重的历史使命之际,作出统一战线任务转化的决策,对推动新时代下统一战线工作向纵深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一、新中国初期统一战线任务转化的新判断
刘少奇强调:“统一战线工作是一种必要的工作。”[1]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借助建立统一战线取得革命成功这一历史经验,展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价值与作用。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历史情况、历史考验,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统一战线。
(一)“新”之国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30多万群众聚集在天安门广场,见证了开国大典,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2]中国彻底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同封建主义统治者串通起来奴役中国人民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在这次大会上,确定了作为崭新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强调了人民民主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战线的政权。不同于四分五裂、战乱频频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已然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了民族独立。因此,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国家使命已经发生了转变,统一战线的任务将不可避免地发生转变。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统一战线来团结、联合各个阶级,不再是为了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而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新”之党情:巩固党的领导地位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广大人民共同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依然面临着不小的危险和挑战。虽然人民解放军取得了军队的基本胜利,但战争尚未完全结束。国民党残余势力、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等均在同人民民主政权作斗争。因此,必须时刻警惕着这一部分敌人伺机而动的反扑。与此同时,作为新生政权的中国共产党也面临着能否抵御内部和外部的考验,继续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能否维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受权力和利益的腐蚀,妥善应对领导国家建设的新挑战。因此,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必须要巩固好新生政权,确立其领导核心地位,才能够站住脚、站稳脚,才能够带领人民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发展与建设。在党内的新形势下,统一战线的任务与前一个历史时期相比发生变化。这一时期统一战线的任务在整体上必须要体现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在内容上要团结、联合各个阶级,实现对党的领导的认同。
(三)“新”之民情:渴望幸福美满的生活
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深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广大人民非常渴望过上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终于实现了从屈辱地“跪下去”到坚定地“站起来”的巨大改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无疑振奋了广大人民群众,让人们更加期盼在党的带领下,早日过上和平安乐的日子。然而在新中国初期,国民党留给中国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经济萧条、交通阻塞、物质匮乏等。没有足够的经济作为基础,不能实现人人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因此,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下,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任务就是要“把國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3]但在这一时期,在国家经济结构中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不占优势,与此同时,国家阶级结构中呈现着无产阶级和党员人数较少的局面。因此,就更应当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凝聚一切能够凝聚的积极因素来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等,为人民过上美满的生活创造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在新的国情、党情、民情形势下,1950年3月,时任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在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争取尽可能多的力量,为实现《共同纲领》、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而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任务作出的新判断。
二、新中国初期统一战线任务转化的过程
新中国初期,统一战线的主要任务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服务”[4]转化为争取尽可能多的力量,为稳步地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而奋斗,即要迅速恢复经济,巩固新生政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这是实现了统一战线从服务新民主主义到服务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统一战线思想:从“民族独立”到“国家富强”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从思想的角度来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被“三座大山”深深地剥削和压榨着,生活十分艰难。在这样的压迫下,人们最迫切的愿望就是早日实现民族独立。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主题是团结与革命。”[5]即联合各个阶级,参与革命之中,早日实现民族独立。例如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便是通过形式多样的统战方式,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一切具有革命愿望的人民,共同来推动开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以达到实现民族独立的伟大愿望。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终于以凛然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国民经济几近崩溃,人民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可以说,整个中国都处于百废待兴之中。因此,富强成为这个曾经作为世界强国的国家的发展目标,而围绕着这一发展目标,统一战线在思想上也发生了转化,“国家富强”成为了其思想的核心。在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时,把“国家富强”目标融于其中,更加注重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积极因素来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与发展。重视团结和联合各种积极因素,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最终实现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发展。
(二)统一战线对象:从“抗战、团结、进步”到“团结、建设、进步”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6]在统一战线中,谁是统一战线的对象,这也是统战工作开展的首要问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面对全面抗战的局面发生中途妥协和退让、内部对立和分裂的严峻形势下,进一步将民主党派列为统一战线工作中的重要对象,并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政治原则和行动指南。其中,“抗战”是目的,“团结”是方式,“进步”是前途。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要通过对“抗战、团结、进步”的宣传,来联合一切能够联合之力量。通过在民主党派中宣传积极抗战、努力实现民族解放,传递出党对抗战的决心和信心,然后再通过政治改革、实现民主等方式来团结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同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此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国抗战的胜利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党的任务发生了变化,统一战线的工作任务也随之有了新的变化,对待民主党派的方针政策也有了新的要求。毛泽东同志对新中国初期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做了重要批示,强调不能藐视地把民主党派看成是“一根头发的功劳”,[7]而是要看到民主党派的重大影响和作用。民主党派不是中国共产党斗争的对象,而是要不断加强团结的对象。毛泽东同志认为,对待民主党派的正确方针,应该是“团结、建设、进步”。[8]要求全党从长远的角度看到民主党派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作用,在团结的基础上,努力帮助他们进步发展。这表明通过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一方面要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来团结他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其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另一方面要帮助他们实现思想上、能力上的不断进步。
(三)统一战线组织形式:从“联合各民主党派”到“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其社会构成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模式,无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整个中国社会人口的占比较小,而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中间阶级的占比却十分庞大。虽然无产阶级是最革命和最先进的阶级,但在当时,她的力量过于单薄。因此,“无产阶级如果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争取和联合广大的中间阶级。”[9]而作为中间阶级的民主党派则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联合的主要对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国内国际的形势复杂多变,中国共产党虽然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来团结、联合各民主党派,但与其合作的形式却并不固定。如与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与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则采取党外合作的形式,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是根据不同的历史分期、不同的历史任务和不同的合作对象,采用不同的统一战线组织形式。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全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开始具有统一的组织形式。同时,通过本次大会,“明确各民主党派是‘社会主义政党的政治属性,” [10]确定了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和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地位。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正确处理和各民主党派相互关系的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原则。“长期共存”是指中国共产党要和各民主党派进行长期友好地合作,在协同奋进的基础上,促成共同的发展;“相互监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要做到互相监督、互相批评、互相提意见和建议。换句话说,就是中国共产党可以依法监督各民主党派的工作开展,民主党派也可以依法监督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实施。这很明显增强了统一战线的活力。通过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保障了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的权利,有利于推动中国政治生活的健康、严肃、规范发展。
三、新中国初期统一战线任务转化的当代启示
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一直是党团结人民的政治优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依据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现实需求,正确作出了统一战线任务转化的判断,推动统一战线工作在各个方面落实,促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党对统一战线任务作出正确转化的这一过程中,具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对新时代下继续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最首要、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决定着统一战线的方向、前途和命运。”[4]中国共产党为统一战线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方向引领,坚持党的领导也是统一战线能够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优势作用的关键。在新中国初期,正是因为有了党的领导,坚持了党的正确方针和政策,才能够团结各个阶级,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因此,在当前的统一战线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主要体现在统一战线工作中要认同党的执政党地位,做到以党为先,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并始终坚持统一战线的一切工作围绕着“党和国家中心任务”[11]来制定。简而言之,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任务和重要作用就在于促进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更好地实施。同时,在思想上,为了增强统一战线各主体对党的领导的认同感,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还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的,搞统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12]为此,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如观看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电影、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学习红色文化等,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努力寻求各民族、各社会阶层在思想和利益上的“最大公約数”。并且在方式上采取“求同存异”的方针,尊重各个民族、阶层的“差异”,以爱国主义为引领,来寻求更多的“同一”,从而凝聚民心、汇聚力量,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奋进。
(二)以现实为基点,开展符合实际的统一战线工作
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其关键就在于党能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依据客观事实,对统一战线工作的任务、职能、组织形式等作出正确的转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着新定位、新作用和新任务,亟需回答当前到底还需不需要爱国统一战线、需要怎样的爱国统一战线、如何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等重要问题。那么,这就要以现实为基点,源于现实,并且作用于现实,开展符合实际的统一战线工作,必须要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来保证统一战线工作“接地气”,这样更容易为广大人民所接受,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同时,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成就。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肩负起了新的历史使命。而“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决定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奋斗目标”[13]。这表明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必须要有一个总目标,即团结统一战线的各主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服务。因而,在不同地区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必须要做到把总体目标作为根本,根据地区统一战线的情况、形势和特色等最终确立工作开展的方针、政策。这是因为只有因地制宜地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才能更好地实现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等“五大关系”的和谐发展,凝聚更多力量共同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以人民为中心,创新人民喜闻乐见的统一战线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14]而大团结、大联合则是其亘古不变的主旋律。新中国初期统一战线任务的变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人民,即通过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来团结和联合各个阶级、阶层,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从而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让人们能够过上幸福生活。因此,在统一战线工作中突出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始终必须要坚持的出发点。在新时代,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需要,促进统一战线工作的深入实施。“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合作共赢”[15],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工作各主体友好合作、获得共赢。这就意味着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应当满足统一战线对象的合理需求,不是一味要求社会各民族、各阶层来奉献自我,而是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由此,在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中,人们能够更有激情和动力来响应党的号召和方针政策,更利于联合更多的力量来促进“中国梦”的实现。二是要贴近人民生活,促进统一战线工作的大众化。在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中,不能囿于传统,而应当创新统一战线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当然,传统的统一战线工作中的好方法,应该予以保留,但更为重要的是,处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距离的互联网时代需要挖掘更多的新方式和新方法,让严肃的政治宣传融入时代气息,使党的理论更易于人们理解,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广泛地为人们所接受,从而汇聚更多力量,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使统一战线在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发展对外友好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一战线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16]在新时代,统一战线是必不可少的,对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对统一战线任务作出正确判断的这一过程,为处于新时代的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即在统一战线工作中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现实为基点,开展符合实际的统一战线工作;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统一战线工作方式。实践证明,通过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凝聚民心、汇聚力量,对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意义重大。
參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刘少奇选集 (下)? ? ? ? ?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117.
[2]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271.
[3]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67.
[4]中央统战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编.中国统一战线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40、5.
[5]蔡宇宏,李俊.论统一战线主题内容的发展演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5):90-94.
[6]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
[7]中央统战部研究室编.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 ? ? ? 概要和文献[M].北京:档案出版社,1998:6.
[8]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M].北京:中央党史资? ? ? ? ?料出版社,1986:682.
[9]蔡宇宏.论统一战线主题内容与统一战线阶级、阶层结构的一致性[J].社会主义研究,2011(2):? 71-76.
[10]华正学.新中国70年多党合作制度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对民主党派定性质、定地位、定职能和定价值[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9(3):75-85.
[11]江泽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共识[J].红旗文稿,2020(8):5.
[1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36.
[1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8-14.
[1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15]罗振建,张成明.论合作共赢是统一战线的本质[J].理论月刊,2017(2):61-68.
[16]孙春兰.新形势下统一战线事业的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N].人民日报,2015-06-04(7).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