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封神宇宙”动画电影叙事问题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上海艺术评论 热度: 15332
伍婷

  近年来,“封神宇宙”动画电影构建意识逐渐增强,但构建方式还存在互文性叙事体系的欠缺,叙事模式的单一与分裂,以及与当下社会叙事断裂等现实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比漫威电影宇宙分析中国”封神宇宙”动画电影的叙事问题,并基于此提出策略方案。

  “封神宇宙”动画电影的概念与电影工业化的发展紧密相关,随着《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新神榜:哪吒重生》《新神榜:杨戬》等动画电影的上映,国产动画电影将《封神演义》中的角色进行串联,逐渐形成了“封神宇宙”的创作倾向。“封神宇宙”以颠覆性的“现代化”改编策略,赋予神话题材新的叙事形态,但整体未能形成“宇宙系统叙事观”。漫威电影宇宙是漫威影业根据漫威漫画的角色和剧情制作的系列电影的共同世界,且漫威电视剧、动画等媒介作品也进一步扩充了漫威电影宇宙。

  如果将“宇宙”理解为一种文本空间的研究维度,从跨媒介叙事角度分析,“封神宇宙”“不仅是单一文本组成的系列,更是集体智慧与多元生产实践的复杂叙事空间”。1“封神宇宙”实际上是对神话文本的一种跨媒介呈现,试图建立与神话故事文本的关联。目前,中国动画电影在角色塑造、情节设置、内容结构等互联效应方面还相对薄弱。“封神宇宙”的构建还存在互文性叙事体系不足,叙事模式的单一与分裂,以及与当下社会叙事断裂等现实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对比漫威电影宇宙的叙事策略来剖析“封神宇宙”动画电影的叙事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封神宇宙”互文性叙事体系不足

  “互文性”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影响的文本之间的關联性,后来的文本参照现有文本,现有文本某种程度上源于对其他文本的参照,并指出大多数电影都是某种意义上的互文”。2“封神宇宙”动画电影的互文性表现在与小说、游戏、电影的联动。“封神宇宙”对经典IP的“现代化”改编,是对传统神魔小说角色的延用,更是以电影、游戏等媒介中受众喜欢的叙事形式进行的融合改编。

  1.不同叙事文本间流于表层的互文性表达

  “封神宇宙”常将电影或游戏中的叙事形式融入动画叙事内容中,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观众的注意,但也存在系列作品人物之间缺乏关联,人物铺垫不够,叙事内容同质化等问题。“封神宇宙”中的经典神话人物哪吒、杨戬、姜子牙三个角色没有实现叙事情节和人物之间的关联。叙事内容的同质化问题主要体现为李云祥(哪吒)与杨戬、沉香等角色在性格、造型设计上的趋同。特别在新神榜系列作品中,神仙元神设计这一情节在众多神仙角色中广泛使用,缺乏新意。而漫威电影宇宙中的英雄角色虽互相关联,但却各自独立,具有独特的识别标志,且都做了足够的人物铺垫,避免了人物陌生化、情节构建突兀的问题。其中美国队长、钢铁侠、雷神等角色塑造很独特,巧妙地避免了同质化问题,故事情节是循序渐进的推进过程,人物和故事在情节发展中逐渐丰富。

  2.不同媒介间的互文缺失

  漫威电影宇宙的共同世界是由共同的元素、设定、表演和角色通过跨界作品所建立的,并且与其他漫画、电影与动画等系列同属一个官方认可的多元宇宙。而“封神宇宙”是根据《封神演义》小说进行的“现代化”改编,且任何一个公司都有创作封神作品的可能,没有共同的创作目标和系统的叙事观念。另外,《封神演义》本身并不具有构建“封神宇宙”系列动画电影基础。在没有完整的故事体系参照下,“封神宇宙”构建难度大,缺少与其他媒介的关联。虽然“封神宇宙”意在打造系列作品的联动效应,但效果甚微。其中,追光动画已经开始了尝试,与网络游戏《新倩女幽魂》3进行了联动,但却更多的表现为游戏对国风文化的传承,但缺少叙事内容层面的融合。而漫威电影宇宙在媒介互文表达上目标明确。漫威电影宇宙的故事主要根据漫威漫画改编而成,其互文性体现为三种特质,即(多)线性的系列叙事,跨媒介系列化和改编”。4漫威电影宇宙的互文模式鼓励观众去了解其他媒介漫威作品,与之形成关联,强调“文本的因果关联,时空的连续性,以及如何通过多元宇宙建构角色不同版本间的矛盾”,5而这也是“封神宇宙”亟待解决的问题。

  3.系列故事间缺乏叙事因果关联。

  《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新神榜:哪吒重生》《新神榜:杨戬》等作品都利用了经典神话IP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神话人物与现代人的意识、生活相联系,表现了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以另一种方式唤起了观众对神话人物的“记忆”,使其与观众的时代记忆产生有益的互文。如果说《哪吒之魔童降世》成功将现代人的思考,以及对现代家庭关系深入到了传统故事,那么,新神榜系列无疑更多的表现了架空世界的描述,与现代生活是脱节的。无论是角色在不同故事里的联动,还是故事的叙事背景、叙事线索等都缺少系列作品的特征。尽管从《哪吒之魔童降世》开始有了构建神话系列续集作品的野心,但新神榜系列未能通过片尾的彩蛋,建立续集作品的实际关联。例如,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片尾彩蛋中出现了姜子牙的预告,并明确标注了是彩条屋中国神话系列之姜子牙,但《姜子牙》与《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叙事模式、角色塑造、故事情节上的叙事未能形成关联。又如,在《新神榜:哪吒重生》的片尾彩蛋中出现了杨戬的身影,并标注了是新神榜系列续作,但《新神榜:杨戬》与《新神榜:哪吒重生》中也未表现出人物、情节、时空的叙事交集。

  在漫威电影宇宙中,所有英雄角色基本保留了原型角色的特质,深入到了现代人、社会与家庭中,并将影片叙事内容进行了串联。漫威电影宇宙常用文本间的互文策略进行融合设置,通过连续的时间、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构建统一的宇宙世界观,并通过漫画、电视剧和短片进行叙事延伸。其往往通过对每个英雄角色的故事演绎,逐渐深入到英雄战队复仇者联盟的故事之中,以此形成影片的统一设定,在各部影片中埋下相互关联的叙事伏笔,形成统一的世界观。但在“封神宇宙”中,“哪吒”就有魔童、李云祥两个完全不同的版本,姜子牙的行为动机和杨戬、沉香的行为动机都各自独立。由此可见,“封神宇宙”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难以形成系统的宇宙创作观,在系列故事的构建中缺少因果关联和叙事依据,需要成熟的叙事体系做支撑。

  “封神宇宙”叙事模式的单一与分裂

  “封神宇宙”在构建过程中缺少与前文本的关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新神榜:哪吒重生》等作品都相对独立,每一部影片中的角色、故事背景、叙事情节未能形成叙事关联,且英雄角色缺少统一构建模式。

  1.多元叙事文本的分裂

  当《哪吒之魔童降世》成功问世后,“封神宇宙”的构建意向十分强烈,《姜子牙》《新神榜:哪吒重生》等作品就是例证。但无论对观众还是制作方都存在困惑。从观众的角度分析,《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的“新形象”颠覆了观众对神话角色的认识,还没看够,需要系列作品丰富哪吒的设定。但紧接着就是《姜子牙》《新神榜:哪吒重生》的出现,都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毫无关联,也难以引起全年龄段观众的喜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亨利·詹金斯指出“参与式文化是媒介文化产品再生产及消费过程中受众的参与、互动现象”。6从动画叙事角度而言,参与式文化是对动画文本的再创作。“封神宇宙”动画电影的流行,激发了不同目标受众对动画电影不同的创意改写和内容制作。近几年,“封神宇宙”动画电影在参与式文化的叙事表达上虽然有了突破,但却没有形成普遍的共识,只有极少数动画电影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存在缺少参与式文化意识,对参与式文化理解流于表面,无法渗透到叙事内容中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封神宇宙”动画电影未能形成持续的、长远的、共同的叙事规划,导致不同受众难以在不同文本中产生互动关联,难以与之前的文本产生情感呼应。

  2.缺少构建英雄的统一叙事动机与目标

  “封神宇宙”里的英雄刻画是不成体系的,独立又矛盾。《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以现代儿童、青年的形象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呈现的是拯救自我的英雄形象。《姜子牙》中姜子牙舍己救人,却表现了一个“落寞的流放者的形象,而不是一个行动的英雄形象,主旨和人设不能珠联璧合”。7《新神榜:杨戬》中杨戬的叙事动机并未跳出传统的桎梏,依然是劈山救母,但却面临着与《姜子牙》 “救一人,还是救苍生”终极矛盾。可以说,从“封神宇宙”的角度分析,影片中的英雄们缺少了一些“英雄”的特质,没有统一的行为动机,也就很难将英雄們联系在一起。而漫威电影宇宙中的英雄们,尽管在最初的时空背景、人物设置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却互相连接。漫威电影宇宙中的英雄们根据约瑟夫·坎贝尔的英雄之旅理论构建而成,遵循着英雄的“启程-启蒙-回归”的叙事结构,叙事模式十分相似。美国队长、钢铁侠、蜘蛛侠等角色都是从正常世界出发,进入非凡的冒险世界经历磨难,最终获得重生回到正常世界,达成目标的过程,且他们有相似的行为动机和目标:拯救世界。漫威电影宇宙根据粉丝喜好设置角色和故事情节,并在不同的平行宇宙间进行串联,满足了粉丝的想象与期待。

  由此可见,“封神宇宙”中的英雄设置还需要统一的叙事模式进行架构,特别在英雄的塑造上要有明确的行为动机,要满足不同类型观众对经典神话英雄的想象和期待,同时还要与当下社会需求的英雄形象进行衔接。

  “封神宇宙”与当下社会的叙事断裂

  经典神话人物、新技术与现代社会的紧密结合是“封神宇宙”赢得观众认可的重要因素。但随着“封神宇宙”系列动画电影的展开,重视觉效果,轻内涵阐释的叙事问题严峻,特别缺失与当下社会的关联。除了《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叙事主题、人物塑造、情节设定、矛盾冲突中与现代社会进行了关联之外,其它作品未能很好地与现代社会进行深度融合。

  1.叙事主题模糊

  《新神榜:哪吒重生》首次将经典故事背景移到了现代社会,满足了受众对影片的奇观心理。影片“既有传统的魔幻元素,还杂糅了20世纪初的曼哈顿和中国上海滩的民国废土朋克风格,同时还融合了后现代赛博朋克风格的海底世界、科幻大楼、机甲元素”8等,但在叙事主题上却未能表现与当下思想的碰撞。其中主要角色间二元对立的矛盾冲突始终无法突破,哪吒与敖丙仿佛是换了现代人的皮囊,循环着生生世世的命运安排。看似与现代社会接轨,实则难以进入观众的内心,逃不过反抗命运的桎梏。《新神榜:杨戬》主要围绕着沉香救母的母题故事展开叙述,难以与现代社会进行关联。因此,中国“封神宇宙”动画电影的“现代化”改编,更倾向于叙事形式的“现代化”,即融合新技术、新媒介、新形态营造的现代化审美,却缺少“现代主题”。

  2.人物塑造空洞

  在漫威电影宇宙中,每一个英雄角色无论来自哪里,都会进入平凡的世界,面临着当下人的困扰。而“封神宇宙”里的英雄保留了原故事的“记忆”,难以摆脱神仙身份的束缚。虽然在《新神榜:哪吒重生》中有意的构建哪吒的现代身份,但哪吒与敖丙的人物关系并没有本质的变化,二元对立的矛盾也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姜子牙》中虽然对姜子牙的神仙形象进行了结构,但姜子牙失去神力和忧郁的性格也不是观众内心需求的神话英雄形象。特别在《新神榜:杨戬》中出现的婉罗、申公豹、玉鼎真人等角色的设置都略显突兀,没有做好充分的铺垫。因此,杨戬、沉香、婉罗的叙事动机交代的不充分,人物关系也充满疑虑,难以让观众信服。

  而漫威电影宇宙在叙事文本中更注重超级英雄与当下社会的结合,并且对每一个英雄都做了充分的铺垫。超级英雄都具有普通人的特质,每一个超级英雄的塑造都带有一定时期的时代特征,如美国队长被塑造为一个有着“美国梦”的普通人;钢铁侠被塑造成一个商业巨子和科技精英的形象;蜘蛛侠塑造了一个普通高中生的形象等都是对当时观众或不同年龄段观众内心诉求的一种积极回应。因此,在中国“封神宇宙”动画电影的构建中,需要摆脱原型故事的束缚,真正将现代人的思想融入角色。同时需要考虑现代人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通过经典人物的再现,既勾起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又可以展现现代人思维,以及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反思。

  结语

  综上所述,“封神宇宙”动画电影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能形成宇宙世界观,存在互文性叙事内涵不够、叙事模式的单一与分裂,以及与当下社会的叙事断裂的问题。特别是对人物的现代化塑造,以及人物在不同故事背景中的联动等都说明了“封神宇宙”叙事体系建构还有待提升,需要后续的系列作品丰富人物塑造,构建神话人物体系与叙事情节的关联性设计,以及宇宙空间的统一性表达。

  本文系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动画学派的重建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批准号:19ZDA333)阶段性成果

  Pat Harrigan et al. Third Person:Authoring and Exploring Vast Narratives [M]. The MIT Press, 2009:303-311.

  [英]苏珊·海沃德.电影研究关键词[M]. 邹赞,孙柏,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76.

  《新倩女幽魂》是国内知名的一款玄幻网络游戏,其中《新神榜:杨戬》与《新倩女幽魂》展开了国风联动,在游戏中设计了神女婉罗和二郎神,游戏中的二郎神与动画电影中的二郎神具有相似的经历,婉罗的出众表演串联了主线故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Felix Brinker,“Transmedia Storytelling in the ‘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 and the Logics of Convergence-Era Popular Seriality,”in Make Ours Marvel:Media Convergence and a Comics Universe,ed. Matt Yockey(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17),208–209.

  詹姆斯·泰勒, 柏愔. 解读漫威电影宇宙:《复仇者联盟》的互文性美学[J]. 世界电影, 2022(02): 83-95.

  [美]亨利·詹金斯,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M]. 郑熙青,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9.

  杨晓林.艺术雄心的跌落—从《姜子牙》叙事纰漏说起[J].上海艺术评论, 2020(06):51-53.

  杨晓林.中国神仙题材“同人动画”之演进—兼论新国潮语境下超级奇幻动画电影改编策略[J].电影新作,2022(02):12-1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