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在十九世纪照相术产生和普及中受到严重的挑战的观念,似乎艺术不模仿客观对象就不是艺术,它却有形无形支配着我们时下的判别标准。当我们接受塞尚、梵高等印象派画家作品时,我们并没认真接受他们强调主观精神的表现;当二十世纪尼采、柏格森、弗洛伊德等人的哲学观点及学说,使人们的思想从对客观世界的关注转向了对人的内心世界的重视,表现心灵的真实,表现纯粹的主观情感,以致野兽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流派层出不穷时,我们也没认真通过学习去接受其背后所支撑的精神实质。
我们知道,人的本质是精神的。当人们不再囿于技巧和模仿现实,而积极地在艺术观念、手段、语言等各个领域中争先探索与创造,当艺术家们不再只专注于传统艺术技巧、绘画方法和工具材料,而是大胆地开拓新的媒介领域,采用新的表现手段,甚至完全突破传统绘画或雕塑的观念,人们才开始渐渐意识到艺术领域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在于精神创造,在于人们在现实中不断地发现和创新,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达,我们才发现这一本质力量在人的生命中越具权重。

艺术以纷繁多姿的崭新面貌不断涌现是人们想象力创造力智慧得以释放的表现,也是人们精神需求的反映,但同时,在社会主流迅猛向前的同时,也会掺杂出现沉渣泛起浊浪逆袭的现象,这也是一种必然,但不能放任自流,必须认真思辨深刻剖析,从而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芜存菁弃其糟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