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成语误用二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中华诗词 热度: 9469
于海洲

  《中华诗词》2016年5期刊有张庆凯先生《闲吟居诗话(十则)》,读之受益。而其中《偶

  合》一则有两个成语用之失当。原文是:

  “佳构每有偶合。余尝激赏刘庆霖“且让梅花自主张”句,以为首创。某一日,闲翻明小说

  《国色天香·刘生觅莲记》,见有“吩咐梅花自主张”,讶其“主张”在先,又证之王士祯《带经

  堂诗话·香祖笔记》并袁枚《随园诗话》,知始作俑者乃南宋陈郁,而庆霖未必知矣。

  此等误撞,非庆霖独遇,拙稿《侃宋太宗》尾联“最是小周归掌握,美人从此累英雄”,少锋

  评日:与“生怕情多累美人”异曲同工。愧我不知其出处,便不耻下问于少锋,答曰:郁达夫《钓

  台题壁》诗。噫!同工未必,同为“美人”所“累”是真。差堪慰也。”

  成语之一:始作俑者。《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

  人而用之也。”象:今作“像”,动词,相似。俑:名词,古代用于殉葬的土制或木制的人体

  像。又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东坡九》:“始作俑者,大可罪也。”始作俑者:意思是开

  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坏事或恶劣风气的首创者。“用于书面语,贬义。”(新疆科技卫生出

  版社《汉语成语词典》)很明显,张庆凯先生文中“贬词褒用”矣!

  成语之二: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耻:名词,耻辱的感觉;此处用作意动词,不耻,不认为(下问)是羞耻。不耻下问:意思是

  不认为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可耻的事情。形容谦虚好学,虚心求教。此词可用于

  称赞他人或泛指,而不宜用于自身。晋·葛洪《抱朴子·勤求》:“夫读五经,犹宜不耻下

  问,以进修德业,日有缉熙。”宋·陆九渊《与彭世昌书》:“孔文子之所以为文者,在于不

  耻下问。”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阁下既不耻下问,弟先须请教宗旨如何。”上例

  “不耻下问”无一用于文章作者自身。张先生文中之“少锋”,未知何许人也。即使是作者的

  下级、学生或晚辈,向其问难,也不应称其为“下”(而以“上”自居),客观上有贬低对方

  之嫌;倘“少锋”为作者平辈、同仁、诗友,词虽表谦而实乃不逊;若“少锋”为诗界名流、

  文章巨擘(能随口引郁达夫诗句以证张句与之偶合者,必非等闲之辈),则“大不敬”。可

  知,“不耻下问”,可用于对方或他方,亦或泛指,是不能用于自己的。

  张先生《诗话》十则,颇多高见,作者允称诗词理论家,而一则短文中两处成语误用,如我

  等平常作者运用成语,可不慎之又慎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