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退藏于密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诗(青年版) 热度: 19202
赵目珍

  山 中

  薄暮。山中煮水。

  老鼋跳出黄昏,成为世外真正的高人。

  这山中的景色,并非来自于梦幻。

  是香草美人被现实击碎,暂时避入了红尘。

  你要相信,在山中,依然有车马辐辏。

  滚滚华盖,抖动着五千年整理好了的谱系云。

  贞节无用。贞节无用。

  贞节败下阵来。它卑微,而又谦恭。

  只有素朴之人和素朴的王者,才会一直在山中寻找自己的墓志铭。

  在那里,鸟声沉睡。野草与沟壑布满了深邃。

  我知道,总有一些失势者,会落草山中。

  像往常一样,他们隐姓埋名。

  路,其实就是要走到无人处。

  到那时,只剩下一片空虚的内心,用来盛纳万境。

  花 间

  无论向何处扩散,被笼罩中的生长都逃脱不了式微的可能。

  为此,从肃杀的悲凉中掩饰住“焜黄华叶衰”,就显得并不重要。

  由谁来接引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摒弃掉歧路的干扰,换回一份隐忍的闲情。

  當然,最好连隐忍也舍去。

  独自醒着。

  然后听风,听骨骼中清奇响脆之音。

  然后敞开胸怀。敞开抵抗的视野,让仇恨进来,让敌意进来,让乱我心者进来。

  然后化干戈为玉帛。

  然后将一曲《将进酒》,试着向古人吟哦,打通诗与酒的脉络。

  然后孤独。花间煮影。

  然后从水中逝去,完成下落不明的使命。

  高轩过

  那些年,长安的任何一个春天都可能构成一段相当煎熬的猜测。

  而无法祛除和替代的,是内心已经上瘾的焦虑。

  于是,当龌龊的际遇再一次来临。

  你又将回到野游者的身份,开始寻觅人迹罕至的古寺。

  把残酷的盛夏当成疗伤的秘籍。

  不远千里而来。何必曰利?

  当暮色四合,撕裂的内心如何才能迈过俗世仄狭的门槛。

  高轩过,高轩过。

  看起来多么像一场讽刺的抒情。

  然而,在名利也疯狂的深山,行卷几番更换?长安多少风雨?

  退藏于密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在花间徘徊或者踟蹰,不如在花间斟上一壶老酒,细细地盘问老友,为何竟一夜之间白了头。

  我们与白驹的关系如此密切。

  即使倒退三十年,也还是会深入到同一条河流。

  不必假装得过于清高。

  聊为弦歌并无什么不可,而措置三径之资也不必出于真心。

  五柳先生岂是那么容易攀附的么?

  退藏于密,更多的时候只是一种戏剧化的哲学。

  怀 古

  从某个傍晚开始,怀古便成为一种习惯。

  山雨欲来风满楼,最好是出现在盛夏的当头,并且借水而居。

  如此以来,那以水为镜的隐喻也将变得更加丰满。

  要等湖上的风光得以敞开,必须要置身暗中许久。

  然而,美丽的画舫中却陡然增添了许多饥肠辘辘的冥想者。

  而黑云翻墨,却也预示了前景似乎并不渺然。

  对于这一冥想中的历史,是戳穿还是考证,早已无从知晓。

  不过,你可以想象,那令人狐疑的眺望最终会是一种怎样的结局。

  沉迷于历史的奇境不能自拔,我已经显得非常陌生。

  但我始终相信,白驹过隙仍然是怀古最美妙的修辞。

  悲 歌

  经行于暮色深处。

  偶然相逢中遇见的嘘寒问暖,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慰安。相反,它构成对人世的厌倦。

  从什么样的事物中见出本来的面目,也就意味着将遗弃这一种事物。

  这是本能的妒忌。

  从此,也变得更加孤独。

  独处之时,你还能谈论些什么呢?

  无非是陷入万物之躯,与即将逝去者一起商榷如何在枝头起死回生。

  就如飞鸟永远都不可能断绝濈然的处境,生死如何被篡改?

  隐微之事难以澄清。

  不过,或许总有情投意合者,可以千岁交志。

  那泠泠的七弦之上,松风带着寒气。

  而最可笑的下场是,忽然生出了被识破的心理,让遁迹换算为逃逸。

  从此,悲戚讳莫如深。

  秋天的蠕动关联着雨水,果实所剩无几。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