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契诃夫的童年

时间:2023/11/9 作者: 江南诗 热度: 16988
契诃夫,你相信这句话吗?

  “爱是我们贫贱的一个标志。”

  ——题记

  我的童年是从冬天

  冷得发抖的黄昏开始的

  当然也包括夏日的寂寥

  和成千上万飞来的苍蝇

  以及爸爸打过来的拳头、

  耳光与皮鞭……

  “我小时候没有童年生活……”

  (契诃夫语)除了学校,

  就在爸爸开的杂货铺里干活。

  铺子里的东西真是应有尽有啊

  (气味乱串,糖有煤油味、

  咖啡有青鱼味、米有蜡烛味)

  鞋油、草鞋、鲱鱼;

  雪茄、笤帚、火柴;

  甜饼、果冻、茶叶;

  面粉、樟脑、香烟;

  橄榄油、葡萄干、捕鼠器……

  还没有完:通心粉、伏特加、

  喀山肥皂;对了,还有药,

  譬如治热病的“七兄弟血”,

  病者一般爱就着白酒喝;

  “喜鹊草”名字好听、无杀气,

  也治热病,也拌白酒喝。

  “那么‘巢房呢?”契诃夫问,

  (他对这种水银、石油和硝酸

  合在一起的“毒”药很迷惑)

  爸爸说:“等你长大了,自然会知道。”

  为什么“阿里亚克林斯基膏药”

  却少人问津呢?契诃夫继续想……

  但有一次,一个警官不付钱

  就拿走一盒。他说要治

  他獵狗的疥疮。一周后,

  在沸腾凌乱的集市上,

  小契诃夫目睹了两句对话——

  爸爸以讨好的声调问:

  “您的那条狗怎么样了?

  贴了膏药好了吗?”

  “死了,”警官阴沉地说

  “它肚子里长了蛆……”

  马叙品读:

  “我小时候没有童年生活”,当这句核心陈述出现时,先后揭示了契诃夫的童年处于成人(父亲)及成人生活材料的双重挤压之中的那种灰暗状态。“干活”(无休止干活)一词,是对童年生活的一种超常塑造。柏桦对物质的罗列及在罗列中下沉,构成了他特有的叙事风格,往事,旧物,堆叠,朽坏,平行,下沉,对话,这样的场景既幽暗、紊乱,同时又充满了纠结的诗意。最为纠结的是“药”的出现,这本是多么令人迷恋的一件事,但是警官来了,警官的出现,粗暴地切断了童年契诃夫的联想与探索,同时也切断了好不容易在对抗父亲中积累起来的物质间相互纠结、弥散的诗意。父亲原本是童年契诃夫的阴影,而警官又是父亲的阴影,而当真正无理(比父亲无理百倍)的警官出现后,终于明白了爸爸的痛揍是与贫贱共同完成的非常父爱。在阴影与丰富的物质及关于“药”的联想之间,构筑出残酷叙事诗意。同时又仿佛一台微型剧,充满了一种结构意味。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