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夜歌

时间:2023/11/9 作者: 江南诗 热度: 15534
每天早晨,我都会死去。

  每天午夜,我都会复活。

  这时的霁虹桥,也和早晨不同。

  这时的小教堂,也和早晨迥异。

  我指的不仅是它的形式,

  也有它丰富而深邃的内容。

  我活过来,眼珠狡黠地一转。

  我活过来,脚尖轻弹,在空中相互敲击。

  霁虹桥,一会儿一无所有,一会儿充满亡魂。

  而小教堂,一會儿生出小树,一会儿生出玫瑰。

  我在街上独舞。

  第一遍鸡叫,或者Morning Call,我就死去。

  决不迟疑,死去——等着再次复活。

  死是容易的,复活也是。

  (选自本刊2021年第一期“首推诗人”栏目)

  一行品读:

  对称的幽灵之舞

  这是一首以“幽灵”口吻写下的、充满虚无气息的诗作。从形式上说,每两行构成一个意义分节,且大多具有“对称”或“重复”的句式;同时,从开头的“死去-复活”,到结尾的“死去-复活”,又形成了一个更大的首尾对称结构。这造就了声音上的韵律和节奏感,也可以看成是在一个有限空间中舞蹈时的动作循环。

  “幽灵之舞”需要时间(早晨-午夜)和地点(霁虹桥-小教堂),更需要动作和魔幻氛围之间的配合。“我活过来”以下四行是此诗的具体性的核心,它使得幽灵的生命变得可感、可触。“一会儿一无所有,一会儿充满亡魂”和“一会儿生出小树,一会儿生出玫瑰”,这是氛围的魔幻性。“眼珠狡黠地一转”和“脚尖轻弹,在空中相互敲击”,则带着非常细微的表情和心绪。看上去很具体,却增加了幽灵本身的虚无。

  在“死去-复活”和“早晨-午夜”构成的永恒轮回之中,幽灵的独舞被赋予了无限性。夜晚于是笼罩在一种魔法般的光晕中。但诗的语言却异常清晰、简洁,这是对称句式的妙用。桑克很擅长运用对称句式(另外的例子如《短歌》)。对他来说,对称的两行如同舞者的双腿,它在动态的变化中始终有一种稳定的支撑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