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在海上

时间:2023/11/9 作者: 江南诗 热度: 19551
西渡

  这船渡我们去另一个岛。

  离港的汽笛声中,热带的风景展开,

  棕榈、椰果、泳衣和黑皮肤的姑娘

  挨次走过旅行者遗忘在海滩的墨镜。

  我们并排站在甲板上,说着大陆的往事。

  这四层的渡船负载着众多的灵魂:

  小贩、白领、公务员和嫌犯;

  他们携带的背囊

  和不能装进背囊的心事。这些陆上的居民,

  信靠它渡越这一片平静的海,

  他们的座驾和牲口呆在潮湿幽暗的底舱。

  中午时,海鸥来到我们的餐桌上

  像一方叠好的手巾,作为海的礼物

  奉献给我们身边美好的女性。即使在海上

  她们仍然是最灼目的风景,

  让我们的谈话在海的中央点亮火焰。

  我說:船是人对于海的反信仰。你说

  其实船并不负载我们,负载我们的

  是我们脚下的波浪。而你曾独自渡过另一片海,

  另外的星辰指引那里的航向。

  在那片更加幽深的海上,你是桨手,

  也是船长,负载同样杂沓的灵魂,

  昼夜往来如穿行于隧道。你和她们都懂得我说 的是什么。

  无可置疑的是,你的渡船是一束提升的光

  渡我们向另一片光明的海,而你孑然一身

  留在未完成的海边,眺望潮汐……

  (选自本刊2019年第六期“诗高原”栏目)

  一苇渡海品读:

  《在海上》是一首赠诗,里面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他们共同的经历,具有一定的纪实性。诗开篇交代“船渡我们去另一个岛”,接着叙述途中所见:景物以及“众多的灵魂”;叙及用餐时海鸥带来的小插曲和友人间的谈话。这个谈话可看作诗的“辩论”部分,为结尾将“渡”引向更高层次的辨析推波助澜。在“渡”的辨析中,友人的人格也得以辨析;作者的倾慕与赞美溢于言表。整体来看,这首诗遵循了传统上以“诗眼”来结构文本的做法,这个诗眼就是“渡”。随着篇幅的展开,“海上之渡”演化为“精神之渡”,“渡一己之身”升格为“渡众生灵魂”。我想,这里面通常包含文学人最初的理想,无论是对友人还是作者自己而言。反复通读全诗,看似平稳之作,实则有奇崛之笔,譬如:“她们仍然是最灼目的风景,让我们的谈话在海的中央点亮火焰”,这是只有在情绪异常充沛饱满时才会蹦出的诗句,刺激美的视觉感官和但丁式的异性想象,让读者感受到美好女性与心智火花的微妙关联。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