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海的诗篇(五首)

时间:2023/11/9 作者: 江南诗 热度: 22594
海边邻窗

  一个好姑娘邻窗静静坐着,什么时候

  又悄悄溜掉了。后来又飞来一只海鸥

  我还不是那姑娘,也还不是

  那海鸥。我知道这准会遭人质问

  对邻窗来说,我即邻窗

  对于那个姑娘,我即临窗的姑娘

  对海鸥来说呢?它,闪动海面,

  一句遗言都没留下。

  但,从那磷光翻飞的绿翅看,

  大海按捺着千言万语,正伺机倾尽所有

  别开生面的海

  我想像:建这片海的时候,这儿每一寸沙滩

  他的双足都曾一一丈量过。这儿,白帆帐;那儿,茅 草亭;

  要有石凳和木质的椅子,椅子只刷清油,

  以承托风的亲昵;要有冲沙子的水嘴,沁凉而甘 美的。

  当然,还要有灯,会令甘美更安全地拨开

  世事蛛丝,探测黑夜的幽深:如何编绳结网,

  捕获新一天的曙光。偶尔也飘过印着外文的风帆,

  提示这是“现在”,而非“往昔”的一个出神。

  在某处,他停下了,接着开始,一千步一万步。

  后来,他悄悄地离开了。遗下

  妻子一样的沙滩,母体般坦裎在不可逼视的

  记忆里——一种光芒,开着盛大的空荡荡。

  我的脚不小心踏上多年前的

  某个印迹,被灼烧了一般,我颤抖着,

  往一旁跳开。海在身侧开着马达,突突呓语。

  我想,要牢牢定位这个令人惊悸的地方,

  当我再来,它会当场摘下那朵火焰花。

  海上起了乌云

  海上

  涌起大团乌云

  雨还没落下。

  不是的,雨;

  也不是曾经的你,

  前一秒的我。

  此际,这乌云

  多切合实际:

  它不承诺,只是

  乌黑、笼罩。

  它以茂盛的“自我”

  塑造保持与表达的范本

  而我呢,你看到的

  不过是年届中年的

  一个女人,

  在自满与绝望中

  摇摆的钟表形象,那

  密集催促着的

  急迫滴答声,

  却不是我。

  我有不可调和的

  专属困顿

  你还没见过呢

  唯有笼罩的乌云

  可观照此刻:

  在极细微最末梢处

  某种“不可信”

  保持着无法折损的弹性,

  正准备锻造我。接盘

  这庞大乌云

  ——低空中氤氲的

  浓重雨意,已由“终究”之笔

  蘸着宇宙极深处

  冰凉的海水,飞升而出

  写下粼粼光斑,其象

  迹近于“空无”本意

  瞧,大海诗

  瞧,他们在此舞蹈

  时值黄昏,光线渐渐暗淡。

  地平线在退让。鸟群在迁徙。

  许多东西,不知道叫什么,没有怜悯,

  也无法理解。他们开始在一个个半围合型的

  草地上、山岗上、密林里——筑一面墙。

  半围合的海呢?他们躺下来,在光波荡漾的

  丝绒般的可能性上:躺下,伴着恒星与流星。

  躺下。你知道,这样会陷入某种沮丧,正如

  在蜂蜜的漩涡之中,仍然有某种坍塌,或者

  停顿。他们无法知道在头脑的桃源外面

  世界在发生什么。在此舞蹈?假如,一个变奏

  就将生活披露出来,那舞蹈就必须停下……

  无辜的玫瑰在半围合的栅栏中,奋力绽放。

  为培养完美的新人格,另外的四分之一栅栏

  需要先断裂、破碎,再分生,长出枝桠。

  而前来救援的露珠正在树林和草叶上

  迅速积聚,即将生成新的海洋。

  被撤销的海

  礁石,沙滩,游人几乎绝迹。

  一个大海空荡荡地敞开着门

  仿佛被遗弃

  它的低嗥是一种备受伤害的声音

  重金属击打空空的果园

  一个例外也没有

  当一个人偶尔跟着一只海鸥

  从这里经过,只有荒凉的海浪惊动他

  本想从云朵里钓鱼的人

  交出了他的秘密武器:

  形状不确定的乌云,干海葵,空了一半的扇贝

  它们变幻着图案和气味,

  但没有手,也没有脚踝

  作者簡介:窦凤晓,女,上世纪70年代生于山东省莒县,现居日照。出版诗集《天边的证词》《山中》。2012年度获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百优奖,2103年作品《山中》被推荐入选“鹿特丹—北京文艺网国际同步诗歌节”,2014年获“DJS-诗东西”年度诗歌奖;2015年获日照文艺奖。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