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塔鱼浜小札

时间:2023/11/9 作者: 江南诗 热度: 15785


  长畈里的山薯发力了

  山薯藤下,泥土咧开嘴

  笑眯眯,向合心生产队报告山薯家族的好消息

  它们,躺地里多久了?

  这会儿像老实巴交的红孩儿,害羞似的

  身板轻巧,跳入镂空的竹篰

  我外祖父力气大,挑回去,倒在公家的水泥场地

  等着塔鱼浜的农户们一个个认领回家

  二

  条凳长的八分埂

  埋着我永远一周岁的玉珍姐

  十岁那年,我背着草篰去八分埂斫草

  看到土埂两旁的旱田

  紫云英开得发情似的乐欢

  突然,我想我的姐姐了,蹲坐在花丛中

  将一朵紫云英拉向脸庞

  一瞬间,我滚烫的脸庞好似贴上姐姐冰冷的脸庞

  三

  腰亩天的渠道沟

  一到油菜花开

  菜花鱼成群结队到水田里来

  我卷了竹制的倒帘,做成一个簖的模型

  斜刺里插入流水急急的水渠

  不多久,鲫鱼、鲢鱼、鲤鱼、昂刺……

  某个时辰好,甚至来了乌龟和王八

  塔鱼浜的水族们,赶集似的,来到中午的蒸架上

  四

  严介里,断头浜

  河浜里的木桩上

  夏天停一只蜻蜓

  冬天歇一只麻鸟

  最是秋去冬来

  黄叶落满河面

  好似一条黄颜色的大毯子

  铺向河面,很多年,我的梦总做在它的上面——

  五

  棉花冈,野田畈

  我读初二的那一年(1981)

  冈上摆开盲太太的水泥棺材

  棺材两头翘,样子骇人倒怪

  很奇怪,每次我石门回家

  过盲太太那只相当显眼的棺材

  我一点儿都不怕

  我相信老人家就在我的脚底下,帮我赶走什么似的

  六

  小圩里,小得豆腐似的一块田

  我固执地认为

  塔鱼浜的塔就在它的边上

  那风铃传声的宝塔

  顶端儿尖尖的,竖一根刺(恰似一只地听)

  听着东南风、西北风和台风

  风啊,轮番地站上去

  唱歌跳舞吧,什么调?时隔多年我哪儿知道

  七

  隑壁路上挑来一副担

  那个矮墩墩的人我们叫他喊天鬼

  此鬼的吆喊声总先于他的脚步声

  扁担两头的担子放下

  喊天鬼一手擦脸上的汗滴

  一手啪嗒啪嗒扇蒲扇

  那一连串黑白的年月

  喊天鬼乌黑的芝麻糖真叫是好吃——

  八

  南田横风风火火扛来一只樟木箱

  啪的一声放在木桥的北堍

  木箱打开,里面

  一袭吱吱冒出寒气的老棉袄

  棉袄翻开,一堆的赤豆棒冰、奶油棒冰

  前者四分一块,后者五分一条

  卖棒冰的那个家伙叫三百三,翔厚人

  腰里的翻毛皮夹一拉,额角头的汗水和钢镚儿一同滴滴答答

  九

  六亩头,菊花开

  雪雪白白一大片

  好似天上的云朵落到地高头

  好似一枚塔鱼浜的彩色邮票

  咬咬牙,准备着漂洋过海

  而每到阳历的十一月

  男的女的,老的小的,凡塔鱼浜人,全都

  漂浮在厚纳纳的白云上

  十

  南沿是怎样的一条边沿

  从严家浜那头望过去

  好似一条绿色翻滚的地平线

  那里,塔鱼浜宽阔的、地肥水美的疆域

  地头的包心菜,经了霜

  光头和尚似的

  满脸的淳朴相

  恰似我一个一个走过木桥头的父老乡亲

  十一

  塔鱼浜,塔鱼浜

  一条不出名的水带子

  绕过来绕过去

  忽然就缠上了河埠头的大石头

  盛夏的中午

  它慷慨地接納了我们的小身子

  它的两岸,蓝花碗似的

  摆开两个同样的小村庄——河西庄和塔鱼浜

  十二

  墙内坟有一条墓碑我得记一笔

  老石头,繁体字,有点年份了

  棺材里的主人是光绪间的侍郎

  姓邹,可能是我的本家

  我查过本县的地方志

  未见载记。我出生和成长的那个年代

  通都大邑,荒村野店,全都在挖祖坟

  这条冷僻的墓碑,不拿翻,已属幸运,我还要拿它怎样?

  作者简介:邹汉明,1996年生。浙江桐乡人,现居嘉兴。创作以诗、散文为主,兼及文史、文论与诗歌批评。曾参加第十四届“青春诗会”(1997)。作品在《山花》《十月》《花城》《诗刊》《中国作家》等文学刊物发表。著有长篇散文《塔鱼浜》;出版有《远方,光线飞去》《在光线上奔跑》《江南词典》《少年游》《桐乡影记》等十余种著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