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时常躺在兴安岭的辽阔里(组章)

时间:2023/11/9 作者: 星星·散文诗 热度: 18381
雁南飞(河北)

兴安岭深处的人和事

石头无言,但藏着真相。

  叔叔上山,石头砸断他的腿,没流一点血。叔叔用它磨刀,凹滑处留着叔叔的血。奶奶的脸石头一样凹下去,不堪入目的血色,磨着爷爷一起一伏的烟斗。

  兴安岭的木房里,土炕的温度烙干我的自尊。

  两棵榆树间的黄麻绳,婶婶在上面晾过倭瓜条、茄子干、兔子皮、羊皮,晾过四季和手工……唯独没晾过我尿湿的被子。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杯茶。在兴安岭咕嘟着别致的味道。

  三杯玉米小烧后,一碗飞龙汤后,男人们踩着热气雾气仙气上山。一米八的父亲爬上松树,穿梭其间。在我的仰望里,大不过眼前疾驰而过的松鼠。打落松塔,满地松子香。

  我的母亲,听别人故事,流自己的眼泪。

  母亲的公式里,我流她的眼泪,听着父亲的千秋大业:我的一段求学路等于父亲扛下山的1000袋松塔。

  兴安岭的沟壑和姑母的沟壑炖在铁锅里。

  榛蘑、榆黄蘑、元蘑、猴头蘑……木丛中的美丽堆满姐姐的柳条篮子。姐姐头上的野花,香过所有关于蘑菇的童话。

  美丽的东西常常是有毒的:碗内山珍美味,盛不下姐姐盈盈泪水。姑母说,是她把姐姐和蘑菇,一起摁在锅里的。

  姐姐和沟壑里的蘑菇埋在一起。秋雨过后,满山沟壑的蘑菇都是姐姐。

  那道沟壑,始终难以跨越。

轻轻掸去

这一年,就是许多年。

  锅碗瓢盆里盛满了祖母的眼泪。泥泞一路。兴安岭的厚雪,盖不住呼吸的长度和脚印的深度。炊烟趔趄肥沃的饥饿和季节的省略。

  我和弟弟跟在父母的后面,风雪跟在我和弟弟的后面,细瘦的大灰狗摇摇晃晃地跟在风雪的后面。

  一垄,又一垄。用钉耙,翻开泥土。父亲和母亲,在寻找遗漏的土豆……

  一个,又一个。用铁锹,打开洞穴。我和弟弟,在清剿田鼠的粮仓……

  许多年,就是这一年。

  掉在地上的窝头,美丽地冒着香气和温饱。窝头上的土,被祖父的两根手指轻轻掸去。轻轻掸去的还有:窗户纸明暗的尘,地窨外绕缭的雾,衣服和眼里森森的霜……

  那年的风,也掸去了大千世界身份的标签——

  我们狼吞虎咽从鼠洞里清剿的粮食。田鼠从容不迫地从地窨子里探出头,有滋有味分享桌角的饭粒……

  这一年,就是许多年。轻轻掸去,愿你谅我:年轻时节,我眉梢上挂着失眠的浅薄。

  许多年,就是这一年。轻轻掸去,请你懂我:此时此刻,我烟叶里卷着幸福的深刻。

在木刻楞里喝酒

一切到此为止。

  大地把伤疤藏在呼啸的雪中,白云把自己的溃败隐藏在风中,红松把疼痛隐藏在挺立中。

  棕熊在冬眠。树洞口无人叨扰。

  木刻楞里的油灯,唯一的花朵。盛开。

  寒冷和空白围困兴安岭,男人女人把一切都倒进杯里。

  大小、轻重、长短,推杯换盏之后交换了标准;悲喜、爱恨、恩仇,一饮而尽之后握手言和。制造和颠覆同时发生。

  天地很近,中间的过道是人间。一片圣洁、干净在过道中呼吸。

  一切到此知悉。

  昨天和味道捆扎在一袋袋山货里,明天和工具一起挂在墙上,今天和秘密凝结在长长的冰凌里。

  母亲在添柴。木头子温度爆表。

  泥坯火炕边的火墙,把潮湿和自尊一遍遍烤干,把褶皱和不合时宜一遍遍熨烫。八仙桌角落里的坛坛罐罐,装着温饱、念想,装着祷词、祝福和不可救药的乐观。母亲用抹布和鸡毛掸子,一遍遍擦拭。忘却和记住一起冻在窗外的雪堆。

  明早太阳升起。这一切,和谎话、豪言、碎语同样美丽。

  大山里,难分上下东西。有温暖和热爱就够了,在兴安岭,它们是北斗。

我走向树,树也走向我

夕阳,落下去。兴安岭旷野之上,陷入漆黑。

  密密的松林。我走向树,树也走向我。

  踩瘦松明的暗香。我什么都想,又什么都不想;我什么都怕,又什么都不怕。我和树互相扶靠。

  母亲的咳嗽,一起一伏。与灶坑里的火苗相应相和,明明灭灭。

  生活的滋味,母亲拜托给人间烟火。或立或倒,或泣或笑。树的影子,从土里从沙里从水里从岩石里,前赴后继而来……姿态不一的躯干肉身,燃烧责任和使命。

  母亲拾掇这样的夜晚,每一个都静得让人心跳。黑暗里光明的部分,光明里黑暗的部分:一边深藏不露,一边毫无保留。

  忽闪忽闪,我羞愧万分。一只鸟飞过母亲的头顶,我身体里的冰神陨形销。

  风,吹过来。 兴安岭遍地起伏。

  凛冽之中。父亲的沉默,一落再落。枝条上的晶莹和他的疼痛过往,凛冽消遁或愈合。

  俯首以曲,仰面以直,立身以正……树的影子,一片一片地整齐摆动,变换线条,漩涡生命的年轮,书写魂魄。

  对风的雕琢和检阅,树是虔诚的感恩者:一笔一画的精妙——

  宁折不弯或俯仰天地,标准活着。

  对树的肝胆和歌声,风是清醒的见证者:一摇一晃的入眼——

  向下稳扎根,向上入云天。

  拥抱天地。树在我的呼吸里过滤清洁和热爱。兴安岭肌肤如雪,一只鹰挺身而出,啄下温暖和安慰。

灯下我看着车票

舟行水上,河流不说话;鲜花盛开,泥土不说话;一片稻花香,星星不说话。

  母亲纳着鞋底,父亲修补渔网,灯下的兄弟在写作业。林中小屋不说话。

  遥望兴安岭。明月和醒着的我爬上树梢,兴安岭不说话。

  回忆,就是最后的那根稻草,在今夜把我彻底压垮:

  爷爷醒得早,板桥上的霜说了话;

  哥哥磨菜刀,菜刀说了话;

  奶奶买食盐,鸡蛋说了话;

  我在山外的课堂,描写兴安岭,啃过的馒头和咸菜,有滋有味地说了话……

  手里拿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闪耀的火花在说话。

  我这枚小小的钉子,在父亲的锤打下,挺直腰身远走天涯。

  灯下,我看着车票。我装满的行囊,能否向大山的静默和等待交代?那些烟酒糖茶,该如何跟母亲的伤疤和白发搭话?

  欲返兴安岭。疼痛在说话。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