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石头喊疼

时间:2023/11/9 作者: 星星·散文诗 热度: 15424
郭 辉(湖南)

  我有几个发小,中学毕业后进了县麻石厂当工人,天天在一座巨大的麻石坑里砸石头。他们乐天知命,年复一年,渐渐就与石头有了感情,心心相通。

  他们说石头是有嘴的,会咬人。

  石头还会喊疼。

  翻滚时断裂时破碎时,或尖厉或凄咽或沉闷的一声声响,就是石头在喊,喊得人心里慌慌的。

  他们的话让我知道了,石头其实是活生生的,充满了灵性。

  而且,石头里面有诗。

  时代迅猛发展,诗的观念不断更新。现在来看,写诗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一类的话,似乎是过时了。但细细一想,仍有可取之处,那就是要写自己经历过的、熟悉的、感触最深的生活,写自己脚踏着的那一片土地。

  要注重历史感,时代感与语感,更要注重真情实感。既要面对和抒写社会生活,也要面对和抒写内心生活。

  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提炼,是至为重要的一环。

  又说到石头。

  石头存在了一千年一万年,大多是待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无声无息。但“天生我材必有用”,总会有被开掘的一天。

  我多次下过县麻石厂的麻石坑。

  那场景至今记忆犹新——

  爆破以后,乱石堆积。石匠们挥动着铁锤、钢凿一块一块清理着,用电锯切割着,敲击声中,轰鸣声中,溅起来一簇簇一簇簇火花,红红紫紫,光彩夺目。

  那是石头喷出的血!

  诗是神性的,来了灵感,一触即发。但这种神性,往往根植在理性之中,也就是对生活的认识,认知,解构之中。

  从广义上说,诗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但需要物化的表现形式。诗常常带有物性的一面,就像一棵树,一朵花,一只红胸脯的鸟,一道飞泻的瀑布一样,总是在一个神秘的地方,等待着有心人。

  而那个神秘的地方,正是诗人需要发现和开掘的生活。

  不能只是浮光掠影,而是要努力地深入,顽强地击打,从而绽放出诗性的火花。

  听说县麻石厂的那个麻石坑,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水坑。而我那几个当了一辈子石匠的发小,也早就退休了。只有手掌上的硬茧,还隐约可见。

  他们打磨出的那些石头,有的做了基石,有的做了台阶,有的做了桥墩……

  至今犹在。

  生命犹存。

  我搁笔了许多年,近几年又开始写一点散文诗,表现的是一种生活阅历,大多是耽于表象的抒情,是一些浅显的表达。

  既然还在写,为什么不能写得有内涵些,有力度些?

  我想到了石头。

  石头喊疼!

  写就要用心去写,写出石头的疼感来,写出生活的质感来!

  “石头的发言权,从来有想象力,有大空间,举重若轻。

  它所直抒胸臆的,正是我们对这个世界,默无一言的敬畏……”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