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一根穿过天空的角铁(组章)

时间:2023/11/9 作者: 星星·散文诗 热度: 10573
蒲素平

  青藏高原,八月。

  在东达山海拔5295米处,站立着一基刚刚组装好的铁塔。

  高个子的李金龙站在铁塔下,天空开始飘雪,白正慢慢覆盖大山。

  这么高的山,一旦白了,就直接与天空相接。

  铁塔下是几块碎石,身边的小草,正绿着。

  李金龙仰头看塔,塔上已无人,唯有金属闪着光芒。组装铁塔的人正在下山,低矮的背影,转过一个山头,看不见了。

  低头看草,高不过脚面的草。

  却高过了这些大名鼎鼎的群山。

  铁有铁的样子,塔有塔的样子,众多的角铁按图纸组装在一起,就是一基铁塔的样子。

  铁塔,包容了铁的坚硬,金属的光泽。包容了塔的稳重,电的光芒。

  一基铁塔在无垠的旷野,在大山上,在河滩里,目光指向生活的深处。

  每一根角铁都了不起。

  如果沿着铁塔的脉络,向回走。首先回到角铁,回到一双手的搬动,回到一场大火的高温中,回到铁矿,回到千米之下,回到来自暗处的物质中。

  回到劳动者中间。

  冰雹来的时候,李金龙正在五十米高的导线上弯腰干活,后背冲着天空。

  上是天,看不见的高,下是地,看不清的辽阔里,红枣一般大小的冰雹在跳跃,滚动。

  冰雹呼啸着,一次一次从天空冲下。

  此刻,李金龙能做的,就是把头低进胸堂,把后背留给天空,半趴在颤动的导线上,状如黑石,不动,不响。

  冰雹在身边的铁塔上,发出叮叮当当的撞击声。

  导线在灰蒙蒙的天地间晃动着。

  李金龙停止了劳动,在导线上半趴着。

  像一个雕塑。

  一个人站在铁塔高处,试着发出自己的喊声。

  几根角铁喊着口号,一步一步站在了风的上方。

  横平竖直的几根角铁中,有一根角铁借助绞磨机和一只手立了起来,进入云霄。

  多年前就有一个人,借助一个梯子,爬到了云彩上,去天空借了一把火。

  从此,光明就穿透阳光退去后的黑暗,降临人间。

  此刻,站在铁塔高处劳动的人,不声不响地忙碌着。这个不善言语,面孔黑亮的人,在冬天把寒风一次次挫败,连山顶上的巨石都低下了头,表达出深深的敬意。

  更多的日子里,角铁排着队。

  从铁塔工厂到工地,乘火车抵达山野。

  从手臂到吊车,从遥远抵达遥远。

  角铁的队伍威武得令人吃惊。

  离开铁塔车间后,乘着时间的脚步追击星辰。它们有着与生俱来的锐利,有着身体内部坚硬的骨骼。

  这多么符合劳动者的画像。

  默默的劳动中,内在的光芒穿透了天空。

  一

  太阳未出之时,组塔者,步上高空,以身体里的铁,完成对光的一种渴望。

  组塔者,沿着角铁向上攀爬,每上升一步,地球的引力就减去一分,他的身体就减轻一两,时间就向未来前进一步。

  光芒就明亮一分,目光就高过生活一寸。

  组塔者,用劳动完成一种高,用一把把螺丝,用一根根角铁,完成光的再一次新生。

  组塔者,手握角铁,无形的张力使角铁和手,形影不离。

  二

  天空下,组塔者,把高等级的电,揣在怀里。

  让看不见的电,以光之名,在大地上往复奔走。

  在人间落地生光。

  三

  组塔者,用手扫去天空的灰尘,用一根角铁的光,折射出生活的鲜活。

  组塔者,不知疲倦地在铁塔上爬上爬下,身后的岁月,在旭日与黑夜的变换中完成转身,生长。

  透过生活,远远看见组塔者劳动时低下的头颅。

  高过群山大冈。

  四

  组塔者,把一颗螺丝拧进去,从远处看,它就消失了。从高处看,它仿佛从没有出现过。

  从近处看,它又仿佛新生。

  组塔者手抓一把螺丝,无言地把螺丝帽拧下来,把螺丝杆安装进一个孔里。安装之前,透过空隙看了看前方,窄小,模糊,不知所处何地。

  把尖扳手插进螺丝孔里,用力晃晃。

  铁与铁的较量中,令时间炸开空隙。

  铁与铁的较量中,铁塔越升越高。

  五

  组塔者在安装一根主材角铁时,天空正默默展开岁月的时序。

  组塔者用扳手一下一下拧着螺丝,不觉已过中午。

  风,从天而降。铁塔晃动了几下,似乎,大地不再水平。

  阳光是金子也是尘埃,把一颗颗螺丝淹没。远远看上去,没有人能看出哪个是组塔者,哪个是角铁。

  走近了看,也不一定能分辨出,哪個是拧进去的螺丝,哪个是组塔者握紧的手指。

  六

  组塔者,从黑夜的反面追赶光,群山无法拦住他的脚步,直接追到了时间之外。

  他的身体成了天空的一面镜子,照出劳动者朴素的荣光。

  时间轻轻一晃,铁塔扶摇直上,向人间呈现一种光和力量。

  生活繁华,世界明亮。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