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植物列传(组章)

时间:2023/11/9 作者: 星星·散文诗 热度: 15852
李俊功

  

泡桐:胸纳千万声



  一笼树叶一说话,头顶的天空顿然绿了。

  树干里打坐着调琴师。

  叶片上建筑了小小寺庙。

  他们,他们携手在莽苍的黄土上,放歌瓦屋、泥块和举头望明月的盈盈绿禾。

  爱干净的白云它会听,听梦,听泪,听镰刀,听灯,听往昔,听无处不在的意义,听凋零的冤屈,听你我……

  一株株泡桐,并肩站立平原的乐团。

  它们弹奏:积薪过冬,扫雪迎春,立夏一日等待一束束奇葩并簇。

  抹过眼泪,揉泡坚硬日子一若酸菜的苦命人,他谙熟泡桐里的歌碟,涵盖的欢笑和蔗糖,春风和秋收……

  不?不?一行行泡桐不就是千年修炼的情人?

  它在你的眼前搭舞台,在你的情感里晒书!

  那个独坐千年的豫東,和它的千里平原,是它广阔的抒情,以及,句读之间,流水、空气和蓝空一并归乡的情怯。

  说话的鸟儿,只是它的一粒很小很小的音符。

  活着的泡桐——

  活着的命,活过的风沙;

  活着的乐器,不老的苦难,夜和阳光,仿佛它的洁雪之舞、诗意元素。

  活着的不死魂:天地之间,徐徐弹奏的生命乐曲!

  那不是原初霜割冰裂、皮肤粗糙的泡桐树。

  它是重新活过来的光阴!

  徐徐——弹——奏——

  我的同村人闻风而聚集,涡河岸边,呼啦啦长高的晴空,仿佛一面宽阔无涯的焦尾琴,教会泡桐丛林的乡亲如何耐心倾听,那有声,与无声……譬如,泡桐一族,身体深处积年的清音,怎么都比人类嘴巴上虚张声势的粉饰,更其悠远、动情。

椹子树:掩映的勤黾身影



  记得桑葚挂红,那个逾墙的少年已经触摸到了乡村贫穷的寂静。

  可以设想出一个庞大的园子;

  可以设想出一个庞大的虚空。

  园里的桑葚和园外的农业,都在老祖母的含泪瞭望中,旋转有声,唉,她说不出黑夜的酸楚、难捱。

  说不出按压的内心焦躁!

  这似乎是无所关联的乡村物事:我竟然在此刻想到了年迈之年的祖母,她的孤单的身影,匆匆来去的小脚。

  我在十二岁的白灰墙壁上读漫无边际,斑驳土皮的超现实主义宣言。

  秋夜,也许是冬夜,按照它的课程表,天暗下来了,祖母的纺线车子,企图喊醒沉沉星辉。

  那声音,响亮,一把铁锹的掀动!

  寒贫岁月关于黑夜的耕耘,她相信终会有种下的桑葚树的抹绿添彩。

  我早已忘却。应该忘却桑葚树的神情之伤。

  掘洞的钻机,吱吱扭扭的旋转,祖母纺线车子连续敲打的零碎暗影,轰然倒塌的黑夜——

  钻探到一团凌晨的红日。

  莹莹晶晶,一颗放大的桑葚,在面前,火团闪现。

  豁然,照亮了她的满脸泪痕!一身疲惫!

  唯有她的黑夜,像是黎明的排版。

忍冬:大野微妙



  时间的鞭梢,有甩不脱的命!

  履雪前行的风,对于一枚发黄的树叶,绝不会旧事重提。

  以枝叶、花朵,所结手印,那不灭的灵魂,被大声召唤,安静一若奋蹄的骐骥!

  忍受冬天的欺凌,活过来的,你就叫着忍冬。越冬不枯,还有一颗企图跟随的内心。

  你是现时的证得:药效,清热解毒。

  我在廓清的大野,凝视一朵,两朵,无尽数的金银花。

  色质洁如金银,当此立世。

  自觉,是绝佳的品性。

  将身子一再低伏于无边大地,仿佛车过虚空,灯光隧道,石头和花朵上的盛典,有关事物和精神的飞翔。

  突然的崛起,一天之中,暖阳似将所有的光芒,开拓你芳美千仞的疆域。

  积雪,化作声音的倾听。像微笑,也像素色的慰藉。

  绝非仅仅自我的战斗,以己之力,仍要努力清除芸芸众生肥硕肉身,疾病的垃圾场。

公孙树:临寒不惧



  它牢记了,临风不寒。

  和飞尘保持了一颗心的距离。

  栽树的场景是时间的关系:必须立于根上,才绽绿,延展光阴的尺度,茂盛其花叶。

  是的,是的,那是栈桥。

  欲光之路,春天的升华,一切皆灵魂的温度。

  枝干,闩住了生死无念。

  它还是少了许多嚣世的回应。

  那年,我在法眼寺院门口发现了四株百龄的银杏树,它们隐居深山多年,仿佛打坐的佛陀,巍然,静洁,所有的山风似乎都经过了它们的过滤,含氧,凉爽,浸透着想象。

  看护前山后山,以及一道无声的溪流,竹林间的雅士。

  用满抱的果实,寄故人。

  用一页页的黄,喝退利益化的人群,对于物质和金钱醉醺醺的吹捧。那是药用和燃烧。拨去寒秋的云,又一次升高了。

  只是远眺:岁月浓情,与孤独同居。

  雾霭或者祁寒,遭受冷遇的枝干,剔亮雪光。

  它牢记了,临风不寒。

  像一尊尊雕刻的佛像。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