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笔底微澜(组章)

时间:2023/11/9 作者: 星星·散文诗 热度: 8157
符纯荣

  

岔溪口



  光线垂落下来,将岔溪口这枚纽扣,缝补在大巴山的衣领上。

  山崖陡峭、逼仄。一朵山花的璀璨,将一角不规则天空映衬得险要。

  那人站在阳光里,导引着牛羊行走的方向。与河水相伴而行,同样细水长流的光阴,在这个段落有着近乎默契的低调。

  没有谁在驱赶着谁。

  包括风吹雨打的日子,在岔溪口过得那么小心。

罐子滩



  远山。近水。古渡。乱石滩。

  苔藓躲在背后:一脉旧时光,悄悄染上墨绿色的锈迹。

  洗衣人时而起身、蹲下。颈口水急,正好去除生活中的谬误,稀释冥顽印痕;也将苦难藏在深处,等着虚妄或无知者的深陷。

  河水汇聚、奔泻。有偶现困顿的局促,就有冲破束缚的快意;有狂放不羁的轻佻,就有抵达平稳的从容。

  正如俗事沉浮:罐子滩涌动。过渡者淡定。浣衣人优雅。

  当她起身,生活中的冷色调,便有一分鲜活的红闪动。

日暮乡归



  再赶一程,沿途添加的疲惫,就将消退殆尽。再走几步,一条长路就将异途他乡彻底丟在身后,归于家的收纳。

  秋意阑珊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为你守住命运中的初心与珍重。

  一幢土墙房,总会等候在拐弯的地方。

  很快,暮色就会席卷过来。灯光揉去眼中的沙粒。炊烟飘向空际,为你腾空更多的温暖。

古刹深深



  每一种老旧事物,都有一副幽深面孔。

  屋顶的凹槽,善于接纳风霜雨雪;长绒毛的苔衣,晾晒过阴凉时光;瓦檐高翘,适合鸟儿朗声颂经;古木粗壮、厚实,见得惯浮生匆忙。

  关于安静,有时候是绛红色的。

  相对于墙体上精雕细琢的诉说——

  端坐的僧衣,比晨钟更加宽宏,比暮鼓更有耐心。

老院子



  从哪一个角度看过去,都是佝偻着腰身,力不从心的样子。

  一茬茬生老病死、日月更替,沿着既定路线义无反顾地走向终点,又像顽强的野草重获新生。

  面對陌生的来访者,那些温情并未走远。

  拂去尘土。

  每一件物什,都将散发亲人的体温;每一种记忆,都能交给你一条回家的路。

江陵古镇



  一阕古意,植根于吊脚楼的缝隙处,冒出一茬茬别具意味的新芽。

  绿藤攀上墙面。不同年代的心跳,需要找出荒废的爱情。

  一个古字,隐入老树、青瓦、石板、露台……偶尔现出身来,为志书添上供人揣摩的页码。

  风从巴河吹过来。气息里,可辨析出跑船人、盐贩子、背老二、粗布衣……

  曾经,水运繁忙,而现在已惨淡下来。

  ——仿佛流水运来一个古字,运走的,却是繁华本身。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